公司发布2017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11.1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390万元,同比下降19.84%。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8.29个百分点到31.15% (由于受到集采价格下滑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营收占比85%的基站天线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9.15个百分点到35.85%)。2017Q2,公司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6899万元,同比增长4.6%,公司营收重回增长,主业出现拐点。
1、中标订单收入保障公司业绩。运营商的天线集采,从中标到收入确认周期一般为8-10个月左右,因此通宇之前中标的电信大单(2016年8月中标2.69亿元,2017年2月中标3.36亿元,合计6.05亿元)在2017年确认大部分收入,2017年业绩将得到保证;中标的移动订单(2017年6月中标天线15.54万面,中标金额约为2.62亿元)将为2018年业绩奠定良好基础;2、运营商低频重耕与NB-IoT基站建设带来天线行业新需求。中国电信800M低频重耕将持续有订单落地;中国移动8月启动了集采窄带物联网天线110万面,中国移动将大概率重耕GSM900频段加快新建FDD基站构建NB-IoT商用网络;中国联通900M重耕LTE已获批,预计集采将很快启动;中广移动手握700M黄金频谱,启动我国第四张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我们判断在手订单以及运营商低频重耕带来的需求有助于公司营业收入下滑势头放缓,重新实现增长。
市场认为4G高峰已过、5G尚远,基站天线行业会出现明显的效益下滑。我们了解到,基站天线正在向大规模阵列、多系统、有源等方向发展,技术难度的提升导致基站天线价值和行业集中度均在提升,技术龙头通宇通讯确定受益。原因如下:①4.5G会率先使用大规模天线技术,4G到5G是渐进过程,大规模天线技术会率先在4G网络中使用,而不像市场预期的5G网络中才会使用,部分运营商已经在试用;②单系统天线→多系统天线,2016年国内基站天线仍旧是单系统为主,为节省天面资源和租金,2017年已经是多系统天线为主,多系统天线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比较难解决;③无源天线→有源天线,基站天线和滤波器的融合与小型化是确定性趋势,基站天线价值在提升,而且有比较大的技术难度。通宇通讯在大规模天线技术、多系统天线技术、有源天线技术等方面,均走在了行业前列。我们判断,在基站天线行业前所未有的变局中,通宇通讯将确定受益。
公司在手现金较为充裕,先后通过现金收购西安星恒通60%股权和光为光通信58.82%股权。收购西安星恒通是完善通信产业链布局,并有望获得军品资质切入军工通信市场;收购光为光通信是为从无线到有线布局,在客户、产品、生产、供应链等方面协同效应明显,可拓宽公司在产业链的产品线与商业生态圈的功能,将打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们预测,通宇通讯在2017-2018年将受益于运营商的低频重耕、4.5G建设,在这期间,多系统天线即会成为主流,大规模天线、有源天线会逐步渗透;2019年5G到来之后大规模天线、有源天线均会成为主流,通宇通讯有望大展拳脚。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21亿、2.66亿、3.61亿,对应EPS为0.98元、1.18元、1.60元,PE分别为34倍、28倍和21倍,给予“增持”评级。
考虑到基站天线良好的市场前景,华为进入给行业带来较为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下滑和市场格局的较大变化。
【兴业证券通信团队】
王胜 首席分析师 手机&微信18682255712
邢军亮 分析师 手机&微信18016229989
邹杰 分析师 手机&微信15921442134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柳路36号兴业证券大厦1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