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评互联网
★☆用互联网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环评信息化、资源共享、和技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功能梳理”与“产品设计”,只差一层窗户纸 ·  19 小时前  
91产品  ·  一分钟学会DeepSeek R1本地部署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产品优化:如何快速确定模块优化方向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客户总是“听不懂”?产品经理汇报中的致命误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评互联网

地方水务集团被罚超6520万元!

环评互联网  · 公众号  ·  · 2024-12-11 18:33

正文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威海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威海水务集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的处罚决定书。

经查,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威海水务集团滥用在威海市市区的城市公共自来水供水服务市场上的市场支配地位,限定新建住宅小区供排水设施设计和施工单位,收取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供水接入工程和排水工程费用,构成《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限定交易和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2024年9月30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没收违法所得34995636.22元;

3.处2022年度销售额1006852525.24元3%的罚款30205575.75元;

以上罚没款金额合计65201211.97元。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3种垄断行为之一,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维持或者增强其市场支配地位而实施的反竞争行为。

而该类行为极易出现在我国的公共事业行业(供气、供电、供热行业等),供水行业就是其中一种。

梳理发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水务集团身上发生。

山东日照、贵州省、天津市、江苏南京、陕西省等多地水务集团及下属给排水公司,都曾频繁出现该类垄断行为被处罚的案例。只不过像本次威海水务这样“败诉后遭6520万元重罚”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地方水务集团的环保问题“也真不少”

除了垄断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水务集团及下属公司也是“负面新闻”满满,其中就包括污水排放超标、未批先建等环保领域问题。

对此,不少环保人表示:以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应该是规章、制度森严的大公司,没想到也会犯浑。

污水厂出水超标、乱收污水费、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

2024年9月,鞍山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因未保证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被鞍山市生态环境局罚款4.8万元。

2024年3月,国中水务控股公司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豪峰)因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8万元。

文号为“并环罚字〔2024〕01001号”的处罚书显示,太原豪峰“2024年2月21日废水排放口COD在线数据为52.808mg/L,超标 32%,总磷在线数据为0.652mg/L,超标63%,存在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二项,太原豪峰被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8万元。

2024年2月,银川市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存在未按政府定价规定执行,多次向幼儿园、中小学及福利院等用户收取超额污水处理费,涉及金额高达239340.68元的行为,被宁夏市场监管厅处罚近100万元罚款。

2023年8月和2021年6月,大庆市水务集团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下属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两次因出水超标,被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分别罚款43.2万元、30万元!

违规收费、超许可取、未批先建

2024年8月,陕西省水务集团泾阳县供水有限公司,因存在违规收取水计量装置费的行为,被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2024年1月,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官网发布陵水黎族自治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未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开工建设案。

据显示,陵水黎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23年11月17日对陵水黎族自治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未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开工建设案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指出,陵水黎族自治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15日在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椰林农场建设的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高品质饮用水水厂工程项目在未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动工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陵水黎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决定对陵水黎族自治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出罚款375.3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4月,济南水务集团长清有限公司因超许可取水的行为,被济南市长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2万元。

2021年6、7月,济南水务集团分别因超许可取水、擅自开工建设等原因,接连收到济南市长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济南市城管局的行政处罚,合计5万元。

2020年11月6日,南京水务集团三个在建项目因存在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被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处罚80.5万元。

违反招投标法、非法占用土地、海域

2024年4月,上饶市广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因违反招投标法(涉及项目合计金额为3473.82万元),被处罚277905.6元。

2022年7月,鄂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因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被鄂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处以3.21万元的罚款。

2022年6月,大连市水务集团水资源有限公司因违法占地建房,被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处23万余元罚款。

2022年1月,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收到青岛海警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其存在未经批准非法占用海域的行为,受到4675.44万元的行政处罚。

除此以外,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水务集团高管频频落马的“负面消息”了。

全国水务系统腐败案频发

近年来,水务系统成为国企腐败现象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国企反腐打贪的重点领域,产生多起典型案例。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南粤清风”10月14日消息,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终止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违纪违法所得,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这是今年以来广东省内曝出的至少第五起地级市以上(含)水务公司高管落马案,涉及多名公司一、二把手,包括惠州、珠海、东莞、深圳、肇庆等市。而从全国来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至少20名水务国企高管或水务局官员被查,其中近半数为单位“一把手”。去年全国各地则有约30起水务系统腐败案发生。水务系统的反腐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相关专家指出,水务系统腐败案易发频发,并非广东一地独有的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多起水务腐败案件,显示其背后有一定的共性问题,值得各方重视。

就在孙波被“双开”前几天,吉林市纪委监委网站于10月10日公布,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孙大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在今年3月,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延明已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水务系统已有至少20名国企高管或水务局官员被查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中近半数为单位“一把手”。级别较高者除了上文提到的案例,还包括:3月,山东水投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葛兆生涉嫌严重违法被查;5月,中国南水北调原副总经济师、中原区域总部原总经理樊新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6月,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夏让欣(副厅级)涉嫌受贿罪,被依法提起公诉,等等。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水务系统发生约30起腐败案,涉及山东、贵州、江苏、四川、广东等多个省市,其中多数为地市以上单位,主要涉案人员多见单位一、二把手。

一位相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水务系统成为腐败“重灾区”,不仅反映个别人的道德败坏、法律意识淡薄,也暴露出该领域相关监督机制及企业内控仍需完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水务建设工程遍地开花。这些工程大多体量较大,且多由财政全额拨款,由此滋生出大量寻租需求和寻租空间。而在环境水务系统中,权力过于集中于个别领导或部门负责人的情况还较多,一个项目能不能上,合不合格,关键个人的意见往往起很大作用,这就给了腐败产生的机会。

为了堵上相关漏洞,有关方面进行了多种努力。例如,为了解决企业纪委书记“腰杆不硬”的问题,2016年,恰在深圳市水务局系列腐败案之后,深圳启动了市属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根据改革办法,市直管企业纪委书记人选,由市纪委会同市组织部门提名、考察。其任免由市国资委党委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改革后,深圳市国资委直管企业纪委书记由过去的内部产生,变为了上级选派。纪委书记对上级党委和纪委负责,其提名考察、薪酬福利等事项,则由市国资委统一管理,从而让纪检干部与企业在组织任免和经济上完全脱钩,有效破解了国企同级监督难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