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平:国内学者 资深媒体人
罗天昊:城市战略学者,著有《大国诸城》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目前,新冠疫情正好到了第一个两周观察期,可谓生死之间。能否迎来拐点,就看接下来的又一个两周。
当下,国家正集中人力物力,全力寻歼新冠病毒。
本次的新冠疫情,有非常明显的传播特点,即,各地病毒的严重程度,基本围绕其离武汉的远近呈现。温州等个别地区的爆发,也与武汉有莫大关系。
武汉疫情最重,其次是其周边城市如黄冈,孝感等,确诊人数均超过
1000
人以上,再次重灾区,是离武汉比较近的河南信阳,江西和安徽西部,湖南北部和和重庆部分地区。同时,京沪和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和人口流动频繁、陆空交通与武汉联系紧密的地区,挑战也很严峻。
为此,武汉决战,也必须按照此特点,构筑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分别是:
第一道防线:
200
公里半径,武汉都市圈为重点
第二道防线:
500
公里半径,周边省市为重点
第三道防线:
1000
公里半径,北上广深和川陕
(
1
)
第一道防线:
200
公里半径,以武汉都市圈为重点
这个区域内的地市与武汉距离最近,日常交流交往最频繁,也是目前疫情爆发十分突出的地区。湖北省地级市疫情最严重的孝感、黄冈等就是属于这道防线的城市。
以
2020
年百度迁徙数据作为对照,
2020
年
1
月
10
日到
1
月
22
日武汉未封城以前,目的地人口的所占比例,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孝感、黄冈、荆州、咸宁、鄂州。四个是武汉都是圈内城市,荆州至武汉也正好
200
公里。
这些地市是武汉市外来人口的主要输出地,很多县(区)超过
20%
的人与武汉有直接接触史,间接接触史几乎达到
100%
。同时,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医疗资源较为匮乏,农村人口为主,疫病防控意识较为淡薄,防控形势、疫情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现在工作的重点是:
1
、制定在国家和军队疫情防控专家指导下的防控指南及标准,尽快建立响应及时、高效运作的防控体系。
2
、派出公共卫生专家,列席政府防控工作会议,指导日常防控工作进程。
3
、防控物资重点倾斜,增强医护人员力量支援。
4
、在保证日常生活生产需求的同时,加强人员流动的管控。要以扶贫攻坚的力度,把政府的工作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个人。
5
、人口集中地区,深入到自然村,统一定时消毒。
6
、充分调动民间的力量尤其是成熟的公益组织,参与到信息收集、物资征集和发放等工作中间来。
第一道防线,至关重要。黄冈、孝感等地若控制不力,将成为新的病毒中心,严重挑战本次战役的全局。所以,必须严防死守。并且,鉴于这个区域公共资源薄弱,应集中全国之力,火速增援。
(
2
)第二道防线:
500
公里半径,周边省市为重点
从
1
月份武汉市流出人口看,这个范围涵盖湖北周边的几个省市,包括湖南北部,江西和安徽西部,河南南部,重庆东部,。
以重庆东部,河南信阳和南阳,安徽六安等地形式最为严峻。
这些地区也是武汉外来人口的重要输出地,与武汉经济往来密切,近期有大量人口交往。参照第一道防线工作进行部署,重点关注于武汉交流交往密切的市、县。
(
3
)第三道防线
1000
公里半径,经济人口密度大的省市
高铁时代,武汉被赋予了特殊天赋,但是,
这种天赋现在成为一柄双刃剑。
本次疫情难以控制,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在于始发地在武汉,通过高铁等陆地交通,向全国扩散的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非典时期。
武汉连接南北,扼控东西,襟带山河,雄视天下,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战略地位极度险要,
以武汉为圆心,其半径
1000
公里左右,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广深,西至成渝与西安,囊括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区。
要害的是,武汉高铁五个小时左右直达的北上广深成渝与西安,全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
也是经济和人口双重繁荣的城市。并且这些中心城市,再辐射其周边区域。
由此,武汉高铁五小时左右,直接和间接辐射,能够达到中国
80%
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六大城市,尤其需要重视未来一周的高铁和航空人流。尤其是高铁人流。
北京部分做法值得商榷。
北京部分企事业单位发出
2
月
3
日上班通知,结果引起
1
月底一股返京潮。部分人由于无法进入居住小区,被隔离在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