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工业大模型的演进及落地方向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 ·  昨天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经济压力大,看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背刺2.6亿人!比油罐车更毒的行业,专挑年轻人下手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8-07 16:00

正文

文/ 金错刀频道
图/ 视觉中国
点击这里边听边看

一辆油罐车,让无数中国人陷入焦虑。


但除了吃进嘴里的油,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却因为一个更“毒”的东西困扰。


无处不在的“串串房”,已经成为年轻人迈向社会能踩到最大的坑。



“串串房”来源于川渝方言,意思是房东买来用作投资的房产,自己不住,转手提供给租房平台出租的“伪精装”房子。


串串房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却藏着一个大坑: 超标的甲醛、苯、TVOC等致癌物。


在网上,不少人都爆料自己搬新家后就出现了嗜睡、咳嗽、乏力等症状,甚至不少人严重脱发、浑身起疹子。



2024年3月,一位“杭漂”00后女孩,就在多日工作后被检查出了白血病,被怀疑是租到“串串房”导致。


有专业的甲醛检测机构人员在网上爆料,市面上流通的串串房要比想象中高上不少。


根据新华网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统计: 我国目前有2.6亿租房人口,预计到2027年,我国的租房规模预计会达到2.8万亿。



越来越多的租房客,给串串房提供了绝佳的生存土壤。


在外打拼本就不易,结果频发的“串串房”事故让无数租房客的打工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


“毁人不倦”的串串房,背后让谁赚翻了?


因为串串房,
2.6亿人夜不能寐

租房的人越多,关于“串串房”的焦虑就越普遍。


其实,出租屋的甲醛问题已经由来已久了,不过地下室被清退、隔断房被整治后,串串房的危害才逐渐被搬上台面。



“串串房”焦虑的最大原因,就是它人畜无害的外表。


网上被曝光的串串房,一眼看上去都是干净整洁、装修精致、设计时尚的出租屋。


仔细一看,不止收藏夹里的“梦中情房”有串串房嫌疑,甚至自己家可能也难逃一串。



为了避免被甲醛腌入味之后“带癌上班”,广大租客们开发出了一门新学科: “鉴串学”。


鉴串第一步,就得甄别房子的装修风格关键词:


INS风、北欧风、禁欲系、工业风... 基本都是高危雷区,因为装修够简单,廉价家装也有了可乘之机。



从细节家装上,同样充满端倪。


单色花纹的落地窗帘、全新的雪白衣柜、亮到反光的地板砖、宜家同款的桌椅... 十有八九和串串房挂钩了。



还有踩坑的租客发表经验说:租房之前最好和小区物业、保安搞好关系,兴许能套点话出来,确定房子是不是串串。


“鉴串学”学的越深,租客就越焦虑。


不少租客都会发现:攻略看多了,房子越来越不敢租了,甚至自己家都越来越像串串。



租客们集体PTSD,在网上疯狂发自家照片求证“是不是串串房”,似乎稍微干净一点的出租屋就逃不了“被串”。


网友无奈道“连正常房子长啥样都不记得了。”


尽管年轻人绞尽脑汁甄别“串串房”,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房东们总会有办法。


有租客在租房时,发现自己的新家虽然装修简约,但是家具电器都看着比较老旧,空调甚至包着浆,就算是串串房,估计也被不少届租客的肺过滤了一遍了。



但在入住之后,这位租客一检测,发现房间内还是甲醛超标。


最后在网上一搜才发现,不少房东为了假装自己不是串串房,会刻意淘一些二手老家电,营造一种“老房子”的假象。


也有租客总结出了“绝不会踩坑”的租房三件套: 地暖、中央空调、无主灯。


原因也很简单,这三个装修项目各个价值不菲,如果出租屋里有这些配置,一定是房东打算自住的房间,装修方面肯定不会偷工减料。


但有了这些硬装,租金自然便宜不到哪去,囊中羞涩的租客们,只能望洋兴叹。



无奈之下,不少租客为了“躲串”,只能搬入租金廉价的老破小里,天天和返潮的下水道和蟑螂白蚁做朋友。


住着恶心,至少比住着要命强。


年轻人的“体面”,
养活这个千万灰产

甲醛房,从来都是话题焦点。


数据分析,我国家庭在夏季的甲醛超标率高达52.2%,租房更是重灾区。



即便甲醛房的危害人尽皆知,但串串房还能有生存空间,主要是精准击中了几个点。


第一点,就是租客追求的“体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白天受够了上班的苦,晚上也不愿意蜷缩在几平米的蜗居里受罪。


据《 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 》调查显示,现在的租客对租房“品质”的需求上升了34%。


而一间装修精致、位置合理、价格适中还能拎包入住的串串房,不仅足够方便,还能给朋友圈和小红书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串串房击中的不只是租客的体面, 还有房东的“懒病”。


出租房子并不容易,需要房东亲自完成联系租户、装修、采购、签合同等等一系列琐事。


《蓝皮书》统计,会有70%的房东把房子托付给中介机构进行托管。


但是把房子放在大型中介机构,会面临长期被空置、中介费太高等风险。


“懒病”发作的房东,就会把这一切托付给广大的小中介、二房东们。



不少亟需拯救的老破小和毛坯房,成了二房东们施展串串房魔法的用武之地。


这些专业搞串串房的“从业者”,主要看中的是串串房的暴利。


据统计, 经过“精装修”后的房子,往往能比原本的租金贵30%~50%, 一套5000元租金的老破小,装修完甚至能租出8000高价。


有一位住合租房的网友发现,自己家隔壁在上任租客搬走后,中介对其进行了一次快速装修,完事儿后租金立涨了800多。


二次装修改装后出租的房子,占租房市场的50%左右。



装修价格越是便宜,租房的利润空间也就越高。


一些二房东会和专门的装修公司合作,为串串房提供装修和配置服务。


对装修行业来说,做一套串串房,再简单不过。


墙面使用廉价的墙漆,或者干脆贴满墙纸;家居使用廉价板材,稍微拼接一下;有的装修甚至连电线都采用的劣质电线,根本带不动大功率电器。



而墙的漆面、粘贴墙纸的胶水、廉价的板材,都是公认的“甲醛炸弹”,甲醛释放甚至能长达数年。


据从业人员曝光,装修一套老破小串串房,最少也就能花4万多元,如果按照房租的溢价来算,出租2年不到就能回本。


一般的串串房出租合约都为5年左右,按照如上的计算方式,5年二房东就能净赚十多万。


串串房的坑还不止一个,由于装修过于廉价,房间经常需要维修。



一些串串房装修公司会主动和二房东达成协议,为租客提供维修服务,由于大部分租客都是年轻人好说话,所以维修工作轻松且好赚,这样下来也不少赚。


不少刚租房的年轻人还以为自己遇到了热心肠的好人,殊不知自己已经深陷在串串房的深坑里无法自拔。


久而久之,围绕串串房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


有的机构在宣传时,会详细地列出串串房从收购到出租每一个环节中能榨出的“利润”。



根据某机构的宣传语,从拿房到出租,一套房子在“串串化”之后,年利润数万不是梦,有老师傅从业6~7年,已经收入上千万了。


租客和房东都追求的“体面”,成就二房东们和串串房贩子们的钱包。


串串房的坑,远不止甲醛


对串串房受害者来说, 维权比除醛更加艰难。


不少维权者,都会把《民法典》第731条作为维权的理论依据。


法律规定: “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不少租客在网上“实锤”自己租的是串串房之后,立刻火急火燎地去跟房东掰扯,但往往都会踩中第一个坑: 检测难。


想证明自己租住的房子是“串串房”,光凭借网友肯定还不够,还得有数据作证。



不少人拿着自己购买的甲醛试纸说事儿,但检测试纸的准确度本就颇受争议,房东肯定不认。


曾经有租客在第一轮起诉时,就被房东驳斥“检测无效”,最后只能花钱请来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报告,才让房东哑口无言。


但专业检测机构也并非说请就请。


甲醛检测机构必须获得CMA资质,且鉴定甲醛需要在房间中多处取样,检测也需要一定时间,检测价格不菲,单次检测就在500~1000元之间。



不少打工人都在这一环节选择放弃,只能在家中摆满绿萝,通宵开窗来最大程度降低甲醛的伤害。


搞定检测报告只是考试,随后就得迎来第二个大坑: 起诉艰难。


当租客踩坑维权时,才发现自己即将面对房东、二房东、装修方、中介乃至物业之间无尽的踢皮球。


二房东、中介和装修方之间往往身份模糊,租客们想起诉都找不到目标。



一位租客在和二房东维权时,对方干脆有恃无恐地表示:“从起诉、调解再到立案、开庭,这期间有的是时间,我有时间陪你耗。”


有的房东还会因为租客的投诉和维权“倒打一耙”,反过来告租客骚扰自己的日常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