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公
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
全文
1810字,4分钟
看京东如何抢滩医药市场
刘强东带领京东再次向医药领域发起冲击。
昨天(11月1日),一篇名为《震惊!京东互联网医院全国招医生》的文章在医药圈广为流传。该文称,凡是加入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均可轻松工作,获得阳光收入,
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金字招牌照亮你闪耀的名医之路。
健识君登陆京东商城的官网看到,其医药频道子栏目下赫然显示着京东集团与微医集团的合作页面,并开启了问诊模式。截至目前,
京东互联网已设置了内科、外科、皮肤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七大科室在线接诊服务。
微医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健识君介绍,早在2016年11月,微医旗下乌镇互联网医院正式入驻京东平台,向京东平台用户全面开放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所有京东用户,从京东医药可直接进入乌镇互联网医院,并享受在线问诊、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和在线购药等医疗服务。
但一年之前的合作,为何会在此时被媒体广泛曝光?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是京东有意为之。“双11临近,京东平台上销售的医疗保健类产品,由微医全部托管,这种借医疗品牌发力医药电商的战略,是为了抵挡规模更大,品牌更有优势,势头更为强劲的天猫医药馆。”
必须承认的是,无论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京东在医药行业不间断的“撩汉”行为,已让刘强东的野心暴露无遗。
刘强东亲自挂帅
督战京东进军医药行业
最近,刘强东为拓展京东的医药业务不吝亲自“跑腿”。
10月27日,京东物流与怡康医药共同启动了云仓战略合作,在解决医药供应链方面展开合作,打造“医药云仓”在西安的落地,这也是京东布局西北的首个“医药云仓”。
9月20日,科大智能公布资产收购预案,拟向京东锦泉和宏兆投资定增配套募资6亿元,其中京东锦泉拟用4亿元认购定增,而京东锦泉的背后老板为刘强东。
8月30日,刘强东亲赴银川,与银川市政府签定多项内容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在银川陆续落地智能物流基地、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医院在内的多个项目。
(签约现场)
从刘强东的日程安排上看,医药,仿佛将成为京东的重要战略版块之一。据商务部发布《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1.83万亿(人民币),这对于市值区区600亿美元(约合3965亿人民币)的京东来说,是一份难以拒绝的市场机会。
但截至目前,京东始终承接医药电商的零售药品配送服务,这仅仅是沾了医药产业的一个边,产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距离真正的医药领域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
巨大的市场蛋糕,似乎也不断刺激着刘强东的神经,誓要拿下医药流通市场。早在2011年7月,刘强东曾在微博上高调宣布,京东商城正式涉足医药市场。他还表示“这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式的联合封杀、工商投诉和无数诋毁文章等着我们!我们也希望平静发展,只是京东低价理念和医药暴利的冲突实在难以避免!请医药同行们手口留情!”
投资超8亿
京东医药布局谁能懂?
事实上。京东集团始终与医药行业有着不解之缘。早在2011年,京东就和九州通达成合作,合资重新组建好药师,在网上售药领域布局,只是在合作两年之后,双方选择分手。
很显然,此次合作的失败并未扑灭刘强东对医药行业的投资热情。据动脉网数据库不完全统计,京东从2013年开始自建京东医药后,便打开了它的医疗投资大门。这4年一共投资了13家公司(其中2家自建,1家合作,1家战略投资,9家投资),投资总额超过9亿。
(图片来源:动脉网)
在这些投资合作中,京东1.5亿投资上药云健康曾被业界普遍看好。2015年5月,上海医药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处方药的线上销售平台及线下配送网络。上药承诺,成为京东在处方药电商领域的独家合作伙伴。这无疑为京东注入了进军医药行业的“信心”。
分析人士指出,上药云健康从医药分开改革的大趋势出发,欲借力京东的互联网平台优势,承接从医药机构外流的“电子处方”,为医药电商导流。
然而,两年过去,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已进行过半,“药品零加成”带来的,并非药品流通产业、互联网+医药产业所想象的,大量“电子处方”外流。医药电商平台,仍以OTC、保健产品的销售为主要业务。
但,阶段性的挫折没浇灭京东布局医药领域的热情。
近年来,京东陆续打出“医药云仓储战略”,为各大药商提供物流、仓储、配送服务;与微医等机构合作,打造互联网医院,涉足在线诊疗。
不过,与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京东在医药链条上,频繁投入,广泛布点,却唯独缺少最关键的一环——医生(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名医生)。
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京东开始挖医院的“墙角”,全国招医生了~
下一步,刘强东还会在医疗领域豪掷多少?京东会否涉足实体医疗?或想腾讯那样,广投互联网医疗企业?也许,要问奶茶妹妹。
编辑:Shi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