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01833)发布2024年中报,首次扭亏为盈,实现盈利超6000万,调整后净利润为近9000万。公司战略业务稳健增长,保险及金融客户端服务收入持续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DRG/DIP改革的深入推广,对医疗和保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平安好医生作为中国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在实现管理式医疗落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技术创新赋予公司持续的前进动能,助力公司服务效率提升及降本增效。
平安好医生在2024年中报中首次实现盈利,并持续增长。公司战略业务持续稳健增长,保险及金融客户端服务收入实现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DRG/DIP改革的深入推广对医疗和保险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平安好医生作为专业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需适应并应对这一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管理式医疗是医疗健康支付的可行之道,平安好医生作为中国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在实现管理式医疗落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公司通过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平安集团赋能。
平安好医生对新技术保持敏感,持续建设、探索和提升医疗前沿的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在平安健康平台上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基于五大库构建的“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大模型,采用自研技术,助力公司服务效率提升及降本增效。
8月20日,平安好医生(01833)发布2024年中报,期内公司营收20.9亿元,首次扭亏为盈实现盈利超6000万,调整后净利润为近9000万。战略业务持续稳健增长,保险及金融客户端的服务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3.4%,企业端的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收入达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8%,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及盈利能力的蜕变意味着平安好医生(01833)迈入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一、DRG改革重塑保险和医疗行业的基本逻辑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4 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求 2024 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 DRG/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这意味着DRG/DIP改革进一步深入并在全国范围推广。
DRG,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将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以组为单位确定医保支付标准。DIP,即按病种分值付费,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用大白话说,我们的医保要控费了,要把钱用在钢刃上,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市场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合理满足。社保作为社会的基础性兜底机制,广覆盖、保基本是它的特征,而哪些个性化、高品质的需求,比如特需医疗、康复需求、进口药、没进医保的创新药,甚至包括一些“非标准”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心理疾病)等,则只能靠自费或者商业保险解决,由此,中高端的商业健康险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事实上,在控费和高品质的服务的矛盾中,管理式医疗是已经被国际证明的一条效率可能更高的可行之道。
管理式医疗本质是医疗健康支付方与医疗健康服务提供者合作,通过健康风险管理、服务流程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等方式共同参与医疗服务的平衡,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最佳化的一种方式。
要实现管理式医疗就需要建立一个网络,这个网络里面有支付方,也就是保险,有健康资源供给方,包括医疗和医药,有需求方,也就是健康保持及恢复的需求市场,还要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把需求方(商业保险的购买者)、供给方(医疗和医药)、支付方(保险公司)高效组织起来。
而平安好医生(01833)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管理式医疗的落地。目前,
平安好医生(01833)是中国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持续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的样本、它是是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以及平安集团管理式医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平安好医生(01833)深度发挥医疗赋能作用
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到今天,早已经走过野蛮发展阶段,迎来了高质量、精细化运营阶段。要摆脱价格战的泥沼,就必须构筑产品的差异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就必须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要低成本销售保险,就必须给客户一个不得不选择你的理由,面对新形势,中国平安给出了保险+医疗、保险+居家养老两张王牌,而这两张王牌的核心都是健康服务,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平安好医生(01833)的身上。
医疗方面赋能,平安好医生(01833)针对三大支付方的差异性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在战略2.0深化阶段,公司把支付方分为F 端、B 端以及 C 端,其中 F 端支付方是指平安集团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综合金融业务客户,B端支付方是指企业客户,C 端支付方是指个人用户。
公司把自己原有的业务归类为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医疗服务是指提供照护生命、诊治疾病的健康促进服务,以及为实现这些服务所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服务。健康服务主要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的服务。公司不断调整与管理式医疗战略系统性较低且盈利能力也较低的部分,聚焦资源发展战略业务,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大幅度改善,同时极大程度对中国平安集团赋能。中国平安2024年中报显示,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近1600万客户。
家庭医生赋能方面,平安好医生(01833)通过整合家医服务、专医服务、专家医生服务、就医服务资源,实现“小病急速诊、慢病规范管、大病精准转”的端到端就医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其医疗团队已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超2900位专家医生,同时围绕8大专科建立23个专病中心。通过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陪伴式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与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客户对身体健康少看病的需求支持共赢。
居家养老赋能方面,平安好医生(01833)持续深化医、住、护、乐等场景服务体系建设,链接60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赋能平安集团主业,优化客户体验。截止2024年6月,平安好医生(01833)联合合作伙伴构建"护联体、住联体、乐联体",共建行业服务标准及质量监督体系,使得"保险+居家养老"模式探索再进一步。根据最新的中国平安中报,其居家养老已经覆盖全国64个城市,累计超12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平安好医生(01833)披露的居家养老业务数据吻合。与与此同时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这同样离不开平安好医生(01833)强大的“医疗+护理”资源赋能。
在新形势下,平安集团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要创新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而平安好医生(01833)正是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是平安集团打赢未来商战的一把利刃,两者早已经紧紧绑定在一起了。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集团28.6%的新增客户来自于医疗养老生态圈,现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68%,而近1600万平安寿险的客户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中新契约客户使用健康服务占比近70%。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在中国平安7月15日关于可转债的公告中说,募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集团医疗、养老新战略发展的业务需求……”,平安的医疗和养老战略能不能成功很大部分就看平安好医生(01833)能不能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