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九次方大数据
创建于2010年的九次方大数据,是中国最领先的大数据资产运营商,中国第一家提出数据资产运营的公司,同时也是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创始者。公司坚持以“贡献中国数据智慧,释放全球数据价值”为使命,致力于构建完整的大数据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九次方大数据

数说辉煌70年丨开封:从“豫老二”到“桥头堡”,按下数字快进键

九次方大数据  · 公众号  ·  · 2019-10-03 08:58

正文



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在开封,随便捡起一块古砖,仔细翻看,便能寻找到一段历史;随便捧起一片旧瓦,认真品读,就是半部中原文明印记。


开封作为拥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历史上曾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经历一次次水患、兵灾,又一次次从废墟中拔地而起。岁月的洗礼,使开封这座城市有非同一般的从容和气度,有说不尽的故事,有许多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推进,开封在保持完整的城市格局和文化肌理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结合传统产业发展实际,推动“大数据+”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以大数据广泛应用为重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今天的八朝古都,将古与新完美地结合,处处绽放出新时代的异彩。

主动作为 “数字开封”提档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豫老二”到国企改革时期的“老大难”,再到新时代河南改革发展的“桥头堡”,开封市在探索中主动拥抱大数据,为古老开封的经济运行按下了“快进键”。



2010年,开封市委、市政府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开启了建设“数字开封”的发展大幕,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2013年,开封市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2015年,开封市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开封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拉开“互联网+城市”“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智慧发展大幕。


2016年,开封被国家正式纳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理念带动新发展,新机制促生新动力,智慧开封走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2017年,开封市提出“三平台”融合目标(建设城市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易平台、智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构建政府、企业、公众间的信息共享枢纽。同年9月,开封市政府与九次方大数据合资成立开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部署公共信息融合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数据共享开放的价值释放。


2018年,开封市获得“2017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惠民城市(创新类)”称号,在全国300多个地(县级)市新型智慧城市中,其城市惠民服务排在第21位。


开封市还专门成立了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开封市“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开封市“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开封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项目建设带动形成城市智慧发展格局。


此外,围绕强基、善政、惠民、兴业和安全五大方面,开封市谋划了包括政务、交通、人社和城管等重点领域核心业务在内的26个重大应用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让政务更畅通、生活更便利、创业更舒畅、城市更宜居。

优势引领 产业结构华丽转身

对开封来讲,开就是开放创新,封就是传承坚守。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发展数字城市,除了统筹全局进行数字城市建设顶层规划之外,还应从城市特点出发,有目标的进行城市革新与转型。近年来,开封市坚持把发展动力转换作为重要的抓手,打出转型发展的“组合拳”,推动了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开封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封城市软实力的最突出优势。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为抓手,开封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发展理念,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让文化的创新力充分释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提质发展的新业态、新动力。


交通区位优势是开封的另一个明显优势。众所周知,开封距离省会郑州仅40多公里,借助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开封市积极推进郑汴港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533”工程建设,发挥郑汴两地融合发展的先发优势,推动郑汴港人才、资金、技术、文化等领域融合更加紧密,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引擎区。开封市尉氏县65平方公里纳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随着开港大道的建成通车,郑汴港“金三角”架构初步形成,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方面,开封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2018年11月,开封市政府印发《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开封市“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并将开展“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等十大行动。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技术催生新业态。从数字开封发轫起步,到如今产业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再到朝着数字经济强市阔步前行,一个“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的开封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政企合力 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极

2019年7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19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中心、数字化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在省政策指引下,在郑汴一体化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重大机遇下,开封市卯足劲发展数字经济。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制度机制,河南大学等高校的科技支撑,国内为数不多的国际互联网专用数据通道,省内领先的“互联网+政务”“智慧城市”探索经验……都为开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面向城市建设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需求, 开封市 始终探索着市场化合作运营新模式。基于此,开封市与九次方大数据达成积极共识,组建开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建设,共享政务数据惠及民生。


开封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融合服务平台,立足于构建开封市大数据资源体系,全面推进开封市开展政务数据资源梳理及信息资源标准建设;探索建立开封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和管理机制;逐步扩大城市数据交换共享范围;建立相关数据资源标准、出台政府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和面向社会开放的制度规范及相关法规。


在开封“333526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体系”中,建设公共信息融合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共享交易平台建设、智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建设,并列为“三平台”融合目标。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融合服务平台不仅在河南全省率先完成了同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对接,也为政府重点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服务,为开封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对接以及自贸区“二十二证合一”业务的办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平台支撑。


而这,只是开封数字化的缩影。经过多年实践,开封市新建平台系统70多项,部门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智慧城管、智慧人社、智慧政务等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大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蓝天卫士”、大气扬尘监测平台、开封市民之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平台、自贸区开封片区网上办事大厅、智慧不动产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亮点纷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