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浩容
【80后/作家/咨询师】 哲学、教育双博士生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 著有《心灵驯兽师》、《烦恼心理学》等书 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公众号:故事心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灯会现场,两名男子被警方带走!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吟了这首诗,明天就开工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约满!售罄!四川多个景区最新公告→ ·  4 天前  
四川日报  ·  刚刚,孙杨紧急回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浩容

观影│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高浩容  · 简书  ·  · 2018-02-16 23:59

正文


这两天看了一部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女主角就像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她们是背景帝、分摊聚餐费用的分母,很少真正被人重视,他们并非想要当个独行侠,却在人们的视线中,活出独行侠的样子。


于是,有些人就把他们的爱恨嗔痴,推到这些幽灵般的活人身上,使他们成为背锅侠,人们茶余饭后八卦的话题之一。但没有人真正会向他们求证,因为他们并没有受到人们真正的重视。


然而,有些人是真正想要成为背景,不希望受到太多的重视,但有许多人并非如此,他们只是没有能力做到(不知道该怎么做,某个角度来说也是没有能力的一种)。

因为一般而言,人都有被关注的天生欲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去观察幼童,我们会发现幼童希望自己被关注。两岁开始,他们会通过各种表现,希望得到周围人们的注目和称赞。


那时的我们,对于希望别人关注,进而采取的连贯行动,是那么直率而自然。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纠结在「被看见」,和「不想被看见」两者间摆荡呢?


我想起在写作的历程中认识的一些人,他们一方面摆出很谦逊的样子,另一方面却非常希望自己被看见。但因为能力搭配不上他们的欲望,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自信,所以更多时候他们只能八卦其他人,他们无法真正谈论自己,因为他们可能觉得他人不会真正感兴趣。


好吧,这可能也是事实,确实多数人都不感兴趣。


但「不被他人感兴趣」,和「希望别人对自己感兴趣,却装作不在乎的样子」,两者有天壤之别。


可是要去应证自己到底是否令人感兴趣,实在是太残忍了。所以假装自己不在意,或者推迟验证自己是否让人感兴趣的答案,就成了一种保护自己心灵不受伤的方式。


就像只要一直单恋着,不要告白,基本就不会面临被拒绝的危险。


确实有时被关注是危险的,因为并非所有关注都来自他人的善意。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片中的女主角,她并不是不想被人关注,但她在人生的过程中见证那些被不当关注的危害。


但即使她十分低调,恶意依然找上她,从口语丛生的办公室,通过网络社群发酵,一度让她成为命案「理所应当」的杀人疑犯。


有些人因为美貌、才能或善良,被他人妒忌,于是遭受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伤害。


就像白雪公主,她受到继母王后的忌妒。


所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显现害羞,或推却被关注的热度。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或不喜欢,害羞或自信心不足。


并非问题的核心都在个人身上,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是使人面对活出自己的冲动,裹足不前的原因。


因为有些人真心可怕,他们的关注带着复杂的情绪,甚至是伤害他人的动机,好比前面提到的忌妒,以及其它动机不善的想法。


这时,让自己成为背景,淡出在他人的视线之外,就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尤其处在这么一个危机四伏的网络时代,避免留下生活的痕迹,有时是为自保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