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手术量连续4年上海第一,这家医院咋做到的?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9-25 21: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400张编制床位,12.1万出院人次,手术例次已经连续4年在上海市所有医院排名第一,年业务总收入40.8亿。”


作者 | 李兴鹏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1400张编制床位的体量,2016年完成手术量9.82万台,出院人数12.11万人次,门急诊人数426.6万,医疗业务收入达到了40.8亿元。手术例次已经连续4年在上海市所有医院排名第一。”9月23日,在医学界传媒主办的“2017现代医院运营管理实战研修班”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现任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闻大翔给出了仁济医院2016年的医疗运行数据,并分享了仁济医院在学科和人才建设方面的经验。



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


“如果你给朋友推荐上海的医院,你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哪家医院?”甫一上台,刚刚履新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仅仅数日的闻大翔,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想仁济肯定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多数人往往会先想到中山、瑞金、华山等医院。”闻大翔坦言:“就我个人的感受,从医院品牌影响力来看,仁济并不是特别好。”


其实,如果细看仁济医院的历史,这家创办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的医院,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也是全国第二家。然而经过173年的发展,虽然有东、西、北三个院区,但到现在医院的 编制床位数才140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1800余张 。对此,在医院工作了20多年的闻大翔表示,“1400张编制床位数,放眼全国来看,床位规模要比很多地市级医院甚至一些新建的县医院都要小。”


定位亚洲一流标志性医院


然而,虽然体量不大。但仁济医院的定位却很高。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仁济医院也不例外。”闻大翔表示,根据上海市的总体规划,上海未来要打造成亚洲一流的医疗中心城市。重点建设瑞金、中山、华山、仁济等医院,并使这些医院成为亚洲一流标志性医院。


围绕这样的目标,仁济医院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九字方针。据闻大翔介绍,相比较“稳增长”,从2011年开始至今,仁济医院的重点其实放在了 “调结构、促转型” 这六个字上。


“仁济医院如果未来想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标杆医院, 我们一定要对我们收治病人的病种和我们手术的病例要进行聚焦和优化,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医院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而不是和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去抢生意。 ”闻大翔坦言,这也是基于仁济医院的现实考量。“作为院长、学科带头人一定要学会思考和改变。改变什么?理念和诊疗模式。”


连续4年手术例次排名上海第一


“1400张编制床位,12.1万出院人次,手术例次已经连续4年在上海市所有医院排名第一,年业务总收入40.8亿。”闻大翔在分享仁济医院的主要业务指标时给出了仁济医院2016年令人惊艳的数据,着实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据统计,2016年,仁济医院出院人数12.11万人次,位居全上海第二位;门急诊人数426.6万,位居上海第一。此外, 仁济医院当年还完成手术例次9.82万台,排名上海第一。 闻大翔介绍:“这样的手术量,在全国医院中也是排名靠前的。为什么我们这么小体量的医院,能完成这么多手术量?这跟我们推广日间手术是分不开的。”


在各项指标的助力下,2016年仁济医院的纯医疗收入达到了40.8亿元,在上海市排在第三位。“但另一方面,仁济医院2016年的平均住院天数也降到了 6.12天 ,这在全上海市是最低的。”闻大翔介绍,“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最新数据,已经降到了5.88天。”


平均住院日上海最低


在会上,闻大翔还提到了去年医学界智库发布的《中国医院平均住院日排行榜》,在这份榜单中, 上海仁济医院2016年的平均住院日排名全国第三位 ,位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重庆西南医院之后。并且居于全上海40多家三甲医院之首。


熟悉医疗行业的人都知道,平均住院天数(Averagelengthofstay,ALOS)是评价医院医疗效益和效率的综合指标,ALOS的长短与病种手术构成、医疗设备、医生水平以及护理水平等因素有关。ALOS数据的差距也是造成医院营收数量悬殊的一个因素。中国首次将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管理的指标,可追溯至1955年,平均住院日被列为城市医院管理四大指标之一。


2014年中国平均住院日为9.6天,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多接近3天。而仁济医院在去年就已经将平均住院天数也降到了6.12天。


鼓励患者到二级、社区医院


“此外,全院药占比,2016年也降到了34.17%,今年上半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药占比降到了 31.8% 。”闻大翔认为,“我们要认清一个趋势,未来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真的不能再依靠药品和医用耗材在增加医院的收入,这是必然趋势。因此,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合理控制住药品和耗材的费用。医院不要靠这个挣钱,而且现在也挣不到钱。”


“大家试想一下,药品完全零加成以后,意味着整个药品在医院的流通过程,从原来的的可创造利润的单元,变成了成本分摊的单元。如果总量越大,而且一些慢病门诊又是以配药为主,而且药占比还很高,为了完成这样的门诊量,医院还要付出房屋、人力、水电等成本。”闻大翔坦言:“对于三级医院而言,这样的门诊没有含金量。”


闻大翔绍,去年仁济就提出来,2017年医院的门急诊量、手术例数全部要求做“减法”。“我们鼓励以配药为主的慢病患者到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去。在手术上,简单的手术除教学需要外,也尽量交给基层的医院去做。这也是分级诊疗的要求。”


大医院医生医教研不可偏废


“要做一个懂科研的临床医生。”对于大医院医生的医教研问题,闻大翔的的态度十分鲜明。 大型教学医院医、教、研三者不可偏废,而具备科研素养,可以让临床医生从繁重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临床技能。


在医学教育方面,2014年10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加拿大渥太华医学院共同建设的“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并落户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据悉,这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领域唯一获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2015年5月15日,仁济医院与渥太华医学院签署了仁济医院作为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合作备忘录,成为国内首家北美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仁济医院近几年在科研上的进步。据介绍,2016年,仁济医院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95项,纵向科研经费数10514.6万元,连续5年破亿元大关,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占总经费60%,国自然项目维持在90项以上。闻大翔介绍,2017年仁济医院国家自然基金中标109项,创历史新高,破上海记录。排在全国医疗机构第四位,上海第一位。


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实力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方法、工具围绕以患者为核心,贯穿于医院的整个医疗体系之中的管理过程。据《医学界》观察,仁济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信息数据库,每月发布医疗质量绩效简报,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闻大翔介绍,在这些数据中,门急诊重点关注人次、总费用、均次费用、药占比;住院重点关注出院人次、手术人数、总费用、均次费用、药占比、耗材占比。月报中包含医院总体运行情况监控,并且横向比较三级综合医院水平,纵向比较自身同期数据。


“建立数据库,对医院总体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可以清楚地知道各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对不达标的科室进行警示作为考核依据,对院内院外、同期费用情况进行跟踪,可以有效控制费用过快增长。”闻大翔表示,通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给各个科室产生压力,也给他们带来动力。“以胃部恶性肿瘤为例,医院收治人数排名上升2位,2016年均次费用为49755元(市级医院平均水平60457),均次药费为10874元(市级医院平均水平18833),均为全市最低。”


李兴鹏

医学界记者,专注医疗政策报道与解读






版权申明 |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