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
导语
专家简介
指导医师: 范红星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曾先后主持广东省卫健委、广州市科技局课题,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实用型专利1项。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术者(主刀):李振辉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术者:毛振林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术者:钟泽龙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本期病例
简要病史
患者: 男,62岁
主诉: 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痛1个月
既往史: 鼻咽癌放疗史、糖尿病。
查体: 未见神经系统阳性定位体征。
辅助检查:
生化: TG:2.13mmol/L↑,TC:5.91mmol/L↑、LDL:4.45mmol/L↑,糖化7.7%。
颈动脉彩超示右侧颈总动脉近段至中段血栓形成并完全性闭塞,左侧颈总动脉狭窄(70%~99%),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50%~69%)。
头颅MRA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交通段信号减弱、狭窄。
头颅PWI示左侧小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灌注减低。
DSA: 1.右侧颈总动脉闭塞 2.左侧颈总动脉近段重度狭窄 3.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4.左侧椎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V2段通过吻合支向右侧颈内动脉远端供血,后循环通过右侧后交通动脉向前循环供血。
术前影像
TTP、MTT:双侧延长,右侧明显。
脑血管造影
手术预案
病例特点: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症状轻,以眼痛为主要症状,双侧颈动脉病变。
主要诊断:1.右侧颈总动脉闭塞 2.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重度狭窄 3.2型糖尿病 4.高脂血症
拟行:右侧颈总动脉闭塞开通术+脑保护伞下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
难点预案:导丝能否通过闭塞段,闭塞段血栓清理,支架准确定位及释放。
手术器械
手术过程
右侧颈总动脉慢闭开通
黑泥鳅顺利通过闭塞段
多功能管顺利通过闭塞段
“冒烟”证实在血管真腔
经多功能管释放保护伞,交换6F中间管抽吸清理血栓,抽吸过程患者诉眼痛加重,取出数块暗红色血栓
造影见保护伞有血栓脱落
中间管维持负压并回收保护伞
造影未见颅内血管栓塞
球囊扩张
4.0球囊扩张从上到下扩张
扩张效果满意
释放自膨胀支架- Wallstent 7*50mm
支架贴壁欠佳,仍有中度狭窄,拟5.0球囊后扩张
后扩张支架
5.0球囊扩张从上到下扩张
扩张效果满意
释放自膨胀支架: Wallstent 9*40mm
支架释放及贴壁良好
右侧颈总动脉顺利开通,支架形态良好
恢复前向血流,未见远端血栓逃逸,患者眼痛症状缓解
左侧颈内动脉球扩(4.0*30mm)及支架置入 (Wa llstent 7*40mm)
左侧颈总动脉球扩(4.0*30mm)及支架置入 (Wallstent 9*40mm)
预后及转归
术后患者眼痛较前缓解;
术后CT未见脑出血及明显肿胀;
术后2周复诊头颈部CTA血管通畅。
总结
鼻咽癌放疗后合并多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双侧颈动脉狭窄发病率高;
颅内外动脉慢闭开通仍存在争议,尤其是症状较轻患者,需衡量风险及获益,同时考虑手术难度大小及材料是否齐全;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分期处理可能不利于术后血压管理,容易导致高灌注综合征,同期处理者高灌注出血风险可能更低;
Wallstent自膨胀支架 对病变颈动脉修复能力良好。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载的内容、信息、评论仅供参考,与公司的立场无关。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判断评估本页面提供的所有信息。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内容,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进入 “ 和缓学术 ”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
钱江晚报 · 文理不分科后,这道神题火了!还好小编我毕业早 8 年前 |
|
央视文艺 · 《直通春晚》“鸡”战正酣!谁能抓住最后机会顺利晋级? 8 年前 |
|
漫心情 · 做好每件平凡事,方能成就不平凡! 8 年前 |
|
更美 · 一周颜值红黑榜 | 王子文暴瘦脸凹陷、杨紫的脸意外的不僵了? 8 年前 |
|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我骄傲万分,为了我能有幸死在这块土地上 8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