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进程,特别是智能驾驶技术的重要性和竞争态势。文章指出了2024年是汽车高阶智能驾驶的起始之年,城市NOA的量产及无需高精度地图的全国通行技术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文章还详细列举了智能驾驶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和概念股,包括核心芯片、雷达系统、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载配套解决方案和车载摄像头等细分领域。
文章强调了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的核心,智能化是下半场的关键,并指出2024年是汽车高阶智能驾驶的起始之年。城市NOA的量产及无需高精度地图的全国通行技术已成为竞争的新焦点。
文章详细列举了智能驾驶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和概念股,包括芯片、雷达系统、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载配套解决方案和车载摄像头等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文章指出了高速NOA和城市NOA功能正在向主流价格区间扩散,预计到2025年年底,乘用车NOA的渗透率将达到20%,并强调了细分领域的核心企业与概念股的发展状况。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电动化是上半场的核心,而智能化则将成为下半场的关键,”这一观点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4年,被誉为汽车高阶智能驾驶的起始之年,众多汽车制造商纷纷将智能化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初步尝试智能驾驶技术之后,各大领先车企正致力于开发端到端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随着高速公路NOA功能的规模化部署,行业的竞争重心已经转移到更具挑战性的城市NOA领域。领先的车企都在力争实现城市NOA的量产,以及实现无需高精度地图即可全国通行的智能驾驶技术,以此作为衡量智能驾驶水平的新标杆。
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了《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的课题报告,指出高速NOA和城市NOA等功能正在向10万至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扩散。预计到2025年年底,乘用车NOA的渗透率将达到20%,相比2024年上半年,预计将翻近一番。
智能驾驶产业链解析:细分领域核心企业与概念股盘点
一、核心芯片(车规级)
兆易创新(国内存储与MCU双龙头企业,与多家Tier 1供应商及整车厂建立长期战略关系);
瑞芯微(专注于AI芯片,提供智能计算和图像处理能力,端侧AI芯片市场领导者);
北京君正(提供车规级芯片及微处理器,虽然在车规级MCU市场尚小,但具有发展潜力);
全志科技(研发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及车载处理器,支持多媒体和智能计算);
地平线(未上市,专注于智能驾驶芯片);
黑芝麻智能(香港上市,提供车规级计算系统芯片及解决方案);
文远知行(美股上市,提供L2至L4级别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
二、雷达系统
1. 激光雷达
禾赛(纳斯达克上市,激光雷达产品领导者);
速腾聚创(香港主板上市,全球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领导者);
万集科技(提供激光雷达及智能交通设备);
炬光科技(为激光雷达提供核心部件);
永新光学(国内激光雷达精密光学元件供应商);
光库科技(专注于1550nm激光雷达元器件);
赛微电子(激光雷达MEMS微振镜已实现量产);
福晶科技(提供少量激光雷达光学元件);
水晶光电(供应激光雷达光学元件);
长光华芯(车载激光雷达芯片通过车规认证)。
2. 超声波雷达
奥迪威(国内唯一以超声波传感器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比亚迪的二级供应商);
保隆科技(提供超声波雷达及胎压监测系统);
豪恩汽电(百度自动驾驶核心供应商,与萝卜快跑在多产品上达成合作)。
3. 毫米波雷达
德赛西威(提供毫米波雷达及域控制器);
华域汽车(24GHz/77GHz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豪恩汽电(自主研发毫米波雷达,已批量供货);
雷科防务(参股公司生产毫米波雷达);
亚太股份(参股公司研发4D毫米波雷达)。
三、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德赛西威(提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算法);
中科创达(支持多芯片平台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