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请辩
专注治疗逻辑硬伤,这里是蔡叔传递认知的道场,还不置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湖南工商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招募博士英才!四川工商学院2025年诚邀您共 ...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 ... ·  6 天前  
国家大剧院  ·  今晚19:30 乐中喜闻春之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请辩

低端人口刺痛了谁?

请辩  · 公众号  ·  · 2017-11-28 16:52

正文


1 / 哪里是阶层


社会的阶层,犹如一张透明的纸,存在,却看不见。


你很难定义自己是哪个阶层的人,包括整个社会关于中产的定义,到现在也没统一。


用金钱来划分?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准不一样,同样的收入在二三线城市是中产,到了一线城市可能就穷酸了。


那用生活状态来划分?把中产的那些个行为列出来,也不行,有人明明仅够温饱,也用中产的方式在生活。


所以阶层是模糊的,人人都在心里认为自己是上一个阶层的人,却在言语中表达出自己是下一个阶层的人,毕竟"显得穷酸"有时有点好处,但一旦在基本确认对面的人暂时不会向自己讨要好处,而他竟然对自己的实力不甚了解之后,又会不着边际地吹起牛来。


这就是人性。


基于此,一触及到“低端人口”的表述,大家都沸腾起来了,纷纷把自己划入其中一员,显得同仇敌忾,因为自认低端是一种安全的习惯,同时,高端的人自认低端也能有些优越感,毕竟别人会说“你还低端?那得有多少低端人口啊”,如此,便自我感觉良好了。


但若是换一种方式,一个真正低端的人把他们拉到一起,说我们怎么怎么样,他们则像看到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



2 / 谁更在意


所谓的低端人口,大家从心底里对它的定义应该是做着最底层的可被绝大多数人替代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享受不到同等的社会保障,艰难度日的那群人。


注意,是心底里,嘴上是决计不肯承认这个概念的,一方面是要维持面儿上的道德形象,另一方面是为了自身安全感的需要,因为按照这个标准,很多人自己也都有机会“滑向”低端。


年轻人在一线城市工作,虽说月入过万,然由于基础的财富积累几乎为0,又少有人做着少有人可替代的工作,吃了上顿也常会焦虑下顿,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低端人口”的打击面其实是蛮广的,它不仅刺痛了真正的低收入人群,还刺痛了那些看似中高收入但少有存款朝不保夕的年轻人群体。


他们奔走相告,声势浩大地反对这个称呼,声称要保护低收入人群的尊严,但其实,他们保护的,只是自己那颗焦虑不安的心。


不过就算不叫“低端人口”,改叫“城市建筑师”,其实当人们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它便又成了一个不那么好的词。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词听起来舒不舒服不在字眼本身,而在于指代。


3 / 谁更不配


我常听说,有相当一部分的北京土著,希望将北漂清理出去,还他们工作机会,还他们教育机会,还他们廉价的学区房,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都是劣等,都是来抢夺资源的,都应该被驱逐。


其实这真的挺蠢的,如果你想清理的是低端的北漂,显然跟他们竞争资源的你,只不过是低端的土著而已,你跟他们的区别,无非是你或者你爸爸早来了北京。而将他们赶走之后,你也就成了这座城市的低端人口。


如果你想清理的是高端的北漂,那可得清楚,一座城市的繁荣靠的是什么?是人才,赶光高端的北漂,学区房倒是廉价了,可你艳羡的那些工作机会也随之也去,一样没你的份儿。


北京是所有人的北京,不是某一群有北京出生证明的土著的北京,如果你对竞争激烈的现状感到不满,最该清理的,就是你自己,因为以你的竞争力,本不配生活在这里。


4 / 刺痛了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