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忘路
文艺地浪来浪去,有趣地讲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成为亚冬会火炬手:平凡人的“高光100米” ·  昨天  
新周刊  ·  专访徐冬冬:我和尹子维真的很小清新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 ·  3 天前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忘路

今年你还回家过年吗?

大忘路  · 公众号  · 杂志  · 2021-01-20 23:15

正文



昨天朋友圈炸了。


七天核酸阴性证明。

14天居家健康检测。


大家的心态都有点崩:


还能不能回家过年啦???



搁以前,谈到回家过年,可能还会有人觉得年味没那么足了,把春节称为一年一度高消费高消耗大型探亲旅游纯粹受罪的全民运动。


回家还要见一堆唠唠叨叨催婚催育的亲戚。

可是经过疫情后,每个人特别是在外地的打工人都特别想家,更意识到“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是多么可贵。

就在大家都期待着过年回家甚至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的时候发现:

可能回不了家了。



想起曾经有人用表格总结过我们的一生——

如果将人生量化,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每过一个月,在一个格子里涂掉,全部人生就在这张纸上。

而我们跟父母见面的时间是这样子的:


假设我们的父母平均五十岁

他们的人生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天天见面

你能陪伴他们的时间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一个月见两次面

你能陪伴他们的时间就是这样的



假如你们一年见一次面

就会是这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珍惜和父母见面。

特别是春节这种举家团圆的日子。

在外面扮演情绪稳定的大人的我们,都期待着过年回家做回「孩子」。

只要一踏进家门,我就是小公主。爸妈给我换上了很少女的新床单,冰箱里塞满了我爱吃的,妈妈拿出我小时候最爱的玩具 ,说一直替我保管着童年。

爸妈一个劲往我碗里夹菜,不管在外面受过什么委屈,吃过什么苦,这一刻都被抚慰了。


过年为什么想回家?




/想要热热闹闹的。
@可达小甜饼

我是武汉人,去年疫情爆发没回家,那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一个人在外地过年。

今年不想这样了,太冷清了。

我想喝爸爸熬的莲藕排骨汤、菜苔、腊肉,去归元寺数罗汉,和儿时好朋友去KTV唱歌。

今年还要一个人过年的话那真是呜呜呜呜悲伤来得太突然。



/想和妈妈斗嘴。
@不讲李

亲妈就是在你回家第二天后开始和你battle。

早上起不来床,她说我这德行怪不得还没嫁出去 ,我说还不是遗传你。

让我陪她走亲戚我不去,她说我白混社会这么些年了维护人情都不懂,我说你这社交能力隔代遗传的,你孙子懂就行了。

跟她说要保持身体健康,她说:你少惹我生气就行了。

在父母面前的我才是真实的我。不是为了三两银戴几层面具的我。


/想念和三姑六婆过招。
@落日飞机

六姑问现在工资多少时,答 不提啦,没您儿子一半多!

王妈问找到对象没,答 我没您女儿幸运,估计您抱孙子了我都还没谱呢。

大姨问都开放二胎了你还不抓紧,答:“哪养得起啊,不像您儿子赚的都可以养几十个呢。”

每年都熟悉的台词,今年也想听。



/想念小镇生活

@突突


在老家有青春时代的一群铁哥们。

回去后我又从Angela 变回了翠花,我们去高中时代常去的网吧玩通宵。去 老地方打牌,看完电影去常去的店喝奶茶。

远离了996,远离了赚钱压力,真的好快乐。

支撑我在漫长岁月中工作的一个信念是回家过年,短暂逃离生活压力。




/想和爸妈贴对联。
@啊漫

其实爸妈真的不太懂我的世界。直播、网购、网游,互联网时代把他们推得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