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陈思勤 傅鹏 通讯员/黄嘉庆 郭哲涵)26日,广州首座
芯片
制造厂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我们要在这里打造一个辐射全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聚落,产业链每一环的发展都离不开珠三角。”
粤芯
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明在动工仪式上透露。
粤芯半导体除了带来总投资70亿元的12英寸芯片制造项目外,15家上下游企业随之而至。明年还将有400多名来自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的顶尖技术人员扎根广州开发区。项目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未来将形成千亿元产值,填补广州制造业“缺芯”空白。
芯片被喻为“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粤芯项目集合全球顶尖技术团队,可以在12英寸的晶圆上“切割”出90—180纳米级的芯片,月产量达到3万片,产能是8英寸晶圆芯片的2.25倍。在李海明看来,无论是广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车等领域的布局,还是深圳的消费型电子产品、佛山的家电制造,都离不开多功能、高节能、高耐压的90—180纳米级芯片。然而如今芯片产量不足需求量的一半,粤芯项目可以快速填补市场缺口。
“‘广州芯’产业破局在即。”在广州市光机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看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初具雏形。
延伸阅读
两千亿级产业“加盟”广州知识城
粤芯项目动工暨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启动建设。方伟文 摄
26日,广州迎来两大IAB相关产业的标志性项目。
总投资70亿元的广州首个芯片项目(以下简称“粤芯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破土动工,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同日启动建设。粤芯项目填补广州制造业“缺芯”空白,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1000亿元产值,该项目选址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新能源新材料价值创新园内,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同日,宝能集团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动工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首期规划产能5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达产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两大千亿级项目同日动工,预示着“广州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风口’”的步伐从未停顿,而且动力十足。
粤芯项目填补了广州芯片产业空白,将为广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转型升级;宝能新能源汽车项目将对广州巩固提升汽车产业优势、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中国的“德州仪器”▶▷
广州首座芯片厂开启“芯”时代
随着粤芯项目的破土动工,广州长期以来“缺芯”的困境将得以破局。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明表示,项目的量产能力突出:可以在12英寸的晶圆上“切割”出90—180纳米级的芯片,其产能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8英寸晶圆芯片的2.25倍,建成后预计能月产3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
放眼全国,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到30%,而且目前已有的12英寸芯片厂多面向“高精尖”产品,而消费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制造等领域所需的多功能、高节能、高耐压的90—180纳米级芯片却几乎“无人问津”。粤芯项目将针对这一市场缺口,满足中国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混合制程芯片需求。
“粤芯项目将有望打造成‘中国的德州仪器’。”李海明表示,该项目旨在打造中国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 为营运策略的协同式芯片制造项目,“IDM意味着我们不是代工厂,而是从研发设计、品牌到终端应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同时,在其动工的前一天,15家企业“携手”签约落户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同时,成立一只规模达5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