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法在线
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这里有全面、详细、持续更新的专业学习、升学考试、求职工作等精华内容。感谢关注,欢迎多多推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飞资料库  ·  做项目如何避免情绪焦虑和自我内耗 ·  11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13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13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一个笔杆子的习惯里,藏着他的进步空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法在线

在法大读小众专业是怎样的体验?

青法在线  · 公众号  ·  · 2025-01-24 09:30

正文


编者按: 23年推免季,笔者有幸上岸了法大小众专业;24年的秋季,笔者就此开始了蓟门桥下、小月河畔的三年求学生活。彼时的许多梦想和期待,今朝的许多见闻与感慨,都在这篇小小的经验贴里,和大家一一分享。

第一部分

等待研究生的,是一堆考试和论文


笔者所在的专业,是CUPL典型的小众专业。但治学严谨的CUPL并未因此放松对小众专业的要求。

01

关于师资

授课师资既包括本学院的老师,也有从其他学院、实务部门邀请的大牛老师。在一些偏向实务层面的课程,学院会开展接力授课的形式,邀请理论、实务界的实力派老师为我们授课,完全不用担心理论和实务脱节。

02

关于授课形式

但小众专业、小班授课,日常的pre和提问是少不了的,基本上所有的专业课、选修课 都会有pre,时长在40-50分钟左右


少数情况下还会有pre后的同学 提问环节 ,需要当场回答各式各样的问题,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反向督促自己好好准备,不然回答不出来会很尬sos)

03

关于学习压力

综合来说, 日常上课的压力=pre+课堂提问+结课论文 ,日常的课后作业目前暂未出现!

04

有何不同?

如果要问小众专业和热门专业有什么不同,笔者个人感触最深的就是 学科交叉性较为明显 。不仅是CUPL的强项法学,政治学、逻辑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老师也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介绍。


同时,笔者所在专业的老师也在强调毕业论文要注重学科交叉性,为我们日常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但敢于迎接挑战,就多一分战胜挑战的勇气,未尝不是一种收获哦~

打开课表,你就知道,9周左右和17周左右结课的课程都会存在!尽管部分课程是考试结课,部分课程是论文结课,但是二者都和我们所理解的法学期末考试“背多分”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教学设计的区别,笔者所学专业研一上学期的结课考试较少,论文结课占据主流。但从笔者和其他专业好友交流的情况看,二者的难度所在各有不同。

01

考试篇

结课考试主要包括思政类公共课、英语GET考试和专业课考试,前两者一般为闭卷,后者根据课程教学安排,闭卷、开卷均存在。


1. 闭卷考试面面观

闭卷考试就不多说了~简单聊聊吧!


(1)思政类考试

“背背背”还是少不了的,但要注意同步信息差,很多时候各个班同学的信息碰撞起来,背诵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一定要问问同时间考试(并且确定和自己专业考一张卷子的同学)他们没有讲到的内容 ,咱这边放心放弃!


(2)英语GET考试

这就是一场“刷题”战了,大家直接到某宝或某拼搜索“研究生学位英语GET考试”,就能看到试题册了~


2. 开卷考试小提示

不过, 千万别以为开卷考试很简单! 题目的开放性很强,很难直接锁定某一章节或板块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准备。


所以图书馆会在考前掀起借书高潮!某些专业经典书籍(如张明楷教授的“太皇太后”)会瞬间被借空,互助群内还会频频出现“求借”信息。


即便老师提供了授课所用的PPT,也并不意味着搜集的压力就减轻。根据个人了解的情况,部分课程的知识交叉性较强,老师讲授某部门法的同时,还会介绍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研判出必考点、易考点并非易事。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还是有一些tips的:

1


授课老师发表的、与考试专业相关的论文 一定要下载+打印+标注好老师的核心观点。

2


不要放弃打印+熟悉老师的授课PPT ,救急时刻写上其中涉及到的、扣题的内容,或许能“抢救”一些分数。

3


尽早借书! 最好是较为综合的书籍,如《XX国际公约》的课程,优先选择出版年份较近、出版社较为权威的书籍。借到书之后,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去看,日常多翻翻,做一些标注。

4


可以专门做一个参考资料的目录 ,写清楚材料的类型(论文、书籍、PPT),材料内容的大纲以及页码(书籍可以直接放目录),节约考场上查阅的时间。

5


形式上也要注意 ,分点作答、字迹工整,不要写的过于密集,每一段要有一个概括句,方便老师阅读。

02

论文篇

1. 论文的形式要求

【查重】从笔者所在的专业来看,结课论文除非老师特别提醒, 学院方面不会设置查重要求 ,大家可以稍微放心一些。


【格式】但是论文的注释体例、排版等问题,不同老师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标准,一般是要求我们按照某一期刊的注释体例进行调整,大家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即可。


【字数】笔者所在专业的情况是, 选修课3k-5k,专业课8k+ ,基本上都是只有下限没有上限hh


【论文升级】如果大家有特别感兴趣的主题,可以精耕其中一篇论文,并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能否继续发展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找工作或者申博期间就可以更加自如了!


【论文提交】如前文所述,结课的时间有所不同,但是并不代表期中结课的论文可以期末交!所以, 最好在开学1-3周 的时候就着手期中结课论文的写作~


【选题tips】在课程较多的情况下,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减轻一些准备论文的压力。比如大家选定一个主题,然后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举个栗子,如果想深入研究盗窃罪,可以分别从《盗窃罪死刑存废的历史梳理与原因分析》《盗窃罪死刑存废的理论背景与实践影响》(仅仅是打个比方,题目还需要多多完善)来准备论文写作哦~


【定题+列大纲】大家要注意两个小问题:

一是题目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想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所以,在提交题目给老师之前(部分课程会要求汇报结课论文大纲的哦)可以自己先想一遍,应该如何表达自己论文的研究问题,不要出现无从表达,或者表述前后不一的情况,老师很可能会让我们重新选题!!!

二是不要把论文大纲写成教材目录 。笔者就不止一次地听到老师的提醒,“你的论文不能写的像教材”而规避“论文教材化”的好方法,也是保持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意识谋篇布局,论文就不容易写出平铺直叙的感觉了。


2. 论文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如何形成,如何落实到写作过程中呢?笔者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两个小方法。


(1)多看论文

特别是C刊、核心期刊上与专业相关的文章(要看最新的哦)。 大家都很忙,看非常多肯定不现实,这时候就要求精!把一篇文章学到位,学透人家的思路组织方式、行文风格、资料来源等,日积月累也是收获满满。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不断接触前沿性的问题,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发现自己兴趣领域的研究空白,写论文的创新之处就不难实现了。


(2)多写论文

不要总停留在构思、写框架阶段。 论文写出来, 还可以在老师、师兄师姐的指导下修改 ,但是如果连修改的内容都没有,我们就会非常被动。


虽然现在AI很发达,但是 千万不要拿AI造论文。 一方面,这对自己的学业不负责。学术训练是“用进废退”的过程,形成工具依赖之后,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虽然法大研院没有明文规定查重要求,但并不意味着不会抽检结课论文的质量。存档的结课论文不定时面临检查,如果被查出来,结果大家都心知肚明。

各个专业、师门的情况不同,笔者个人的研究生生活就是充实版的。在活儿多的时候,“食堂——宿舍”(偶尔加个快递站、外卖柜)就是一天的行动轨迹,甚至不会迈出宿舍楼,直接开展“宿舍——超市”的战线。忙碌的时候,咖啡、茶也是“续命搭子”,也会在微信状态里设置一连串的“疲惫”,但是无论压力多大,都不会放过自己。久而久之,这些信念扎根心头——

01

遇到问题,不要迷茫,不要慌张

查资料,整数据,写材料,做调研……在接到各种各样的任务时,多想想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为什么又是我的活儿”“怎么又有活儿了”,更不要去和老师说“老师我不会”,也不要用某神器速成的结果敷衍老师,更不要在超过老师设置的提交时间后来一句“老师对不起,我是真的做不了”。


与其在ddl面前被动,不如多多主动,多向师兄师姐、老师请教。在实在拿不准的时候,提前汇报自己的大致思路、方法,避免“返工”。


即便真的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提交,一定提前和老师说明情况,不要抱着“老师忘记了”“我不说老师也不会在意的吧”的心态。

02

尝试理解导师的良苦用心

也许不同师门的风格不同,但是每位老师的初衷都是希望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有时笔者会在忙碌结束后思考,现在出错,总比未来进入实务工作出错要好;走出师门,谁还会这样一点一滴、手把手地教我们呢?累一点,学到的也会多一点。


如果繁忙的工作是一杯美式,那么学会自我释怀,就是在给这杯美式加最好的糖浆。

第二部分

无论如何,给自己的日子加点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