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分享书的一切,我们约起来,一起谈书论道,带上灵魂混社会。欢迎各位分享书摘、书评、读书笔记等。回复“约书”查看往期内容。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
●
有一股风正在吹,它的名字叫“极简主义”。近日,人民日报再推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将这股风吹进人们的生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念。
整理自《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趋势》
在百度搜索“极简主义”,能找到相关结果约3,260,000个;搜索“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相关结果约966,000个;搜索“极简主义设计”,相关结果约2,520,000个。为什么今日世界风行极简主义?
简单地说,这里面包含着物质时代对消费主义的反制,有抱朴见素的传统东方美学,也有化繁为简的现代简约主义思潮。
物质的极大丰富,增加了一个困难,叫做“选择”。电影《搏击俱乐部》里说:“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我们的大战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
而极简主义的兴起,正是在一个物质、信息、人事,各方面趋向繁复甚至过剩的时代,一种自觉的放弃。
爱因斯坦曾说:“任何一个有知识的蠢货都能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而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则需要智慧和勇气。”
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生活是高节奏和复杂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焦头烂额,有些人乐在其中?因为有的人善于简化项目流程。
国际上深受关注的时间管理专家弗格斯•奥康奈尔在其著作《极简主义:风靡欧美的工作与生活趋势》一书中提出的第一个理念就是“避免复杂,追求简单”。
先弄明白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理清事情的优先顺序,制定事件的连续性计划,对结果和预期有所界定,并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进而修正计划或行为,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时间和精力是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许多终日忙碌的管理者却鲜有成效,究其原因正是分不清“重要的事”与“紧迫的事”。从极简主义的观念看来,管理之道就是简化之道,避繁逐简、以简御繁。
19世纪的大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这段话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写照。
现代性催生了欲望,挤压了宁静的内心。减少外物才能将自己从无穷无尽的物品中解放出来,从无穷无尽的欲望中解放出来。奉行极简主义的人都熟悉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极简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在于精简生活用品、精简信息,精简流程。减去多余的物品只是手段,认清自我才是目的。
极简主义的重点不在于器物或者理论,而在于自己的内心。需要简化的不仅仅是眼睛能看见的物品,还包括看不见的思想和情感。重新审视自我和人、事、物之间的关系,精挑细选出对当下的自己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
通过削除身边不必要的人与事物,探寻到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事、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去追求,从而获得最大幸福、最大的精神自由。
中国人仅仅是一代人之前还在经历物质极大的匮乏,我们的父辈养成了一个线头都要收集起来的习惯。获取资源原本是人类的重要本能,但是今天的社会物资极大丰富(极不发达的地方除外),不知不觉,过剩取代了丰富——物资过剩、营养过剩、信息过剩。商业社会也鼓励人们消费,时代创造物品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世界范围内都陷入一个矛盾的世界:外在物质极大丰富,内心却一片荒芜。外在的信息爆炸式增长,但是深入内心的交流却极其罕有。人们一方面追求张扬个性,另一方面不可避免面临各种压抑。
于是现代思潮开始反思人的异化问题,极简主义理念正是提倡舍弃外在的物质获得内在的自由。
在英国,也有倡导极简法则的人,他就是很有名的畅销书作家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他将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一条条简单的法则,分享给每一位想从容应对生活的人。他的书刚一上市立即风靡欧美,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240万人在按照理查德·泰普勒所建议的极简法则行事。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00多万册,成为欧美史上最畅销的一套心理励志书,也是英国家喻户晓的经典长销书,其影响力不亚于《哈利·波特》。
“泰普勒人生法则”系列图书在欧美各大机场重点陈列
商业社会有各种诱人的故事和心理的技巧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拥有更多”也的确在某一时刻带来享受的快乐,但是占有物质的快感实际上很短暂。正如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说:“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拥有越多,生活越复杂,最终人们成为物质的奴隶。
现代对物质过剩阻碍心灵的批判可以很明显看到千年前中国哲学家老子的思想:“五色令人目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被日益繁多的消费品淹没,对美的感知力日益减弱,这便是物对人的异化。
无法舍弃过剩物质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只有活在当下,返朴归真,才能摆脱匮乏的恐慌。
在《极简主义》一书中,给你拓宽了很多思维模式,告诉你生活的答案原本应该特别简单,不要费那么多时间绕圈子。而且这本书也极简,没有腰封薄薄一册,里面的字号和行间距正好符合我们轻松阅读的范畴
.
他告诉你,做一点计划永远比盲目尝试要好得多,要真正理解你努力想要做的事情。你要的到底是喝口水,还是买一柜子昂贵的茶具茶叶。
这是一本自助手册,风靡欧美的工作和生活理念让我们学会简单。咱们人类费了多大劲才学会复杂思维啊,发现又走偏了,现在得回来。
作者是个絮叨的老头,他一遍一遍嘱咐你“别想多了”“有近路”,直到书的最后,把他的观点又浓缩成了提纲,为了无论你翻开哪个部分,都能领略到极简主义的精髓。
《极简主义》/
(英)
弗
格斯·奥康奈
尔/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04
下面是好消息时间......
社会学了没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送福利啦~
评论区留言获得点赞数前五的读者
我们将赠出《极简主义》
小伙伴们快来参加活动吧~
截至2017年7月17日22:00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