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对算法加持的大数据“杀熟”要精准打击 ·  2 天前  
政事儿  ·  被撤职的副所长,为何有人给他寄锦旗? ·  4 天前  
瞭望智库  ·  特朗普归来,全球这个领域要变天?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中亚告别了英俄、美苏争霸的旧历史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6-08 09:56

正文

文 汤姆·哈珀

► 英国萨里大学在读博士,专攻中国外交政策

中亚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如今由于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外溢,这个历史上丝绸之路曾穿过的地区正重新获得关注。历史上长期以来,中亚一直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扮演着十字路口的角色,诸大国曾将这里作为战场,争夺土地和影响力。无论在19世纪“大博弈”(原文为Great Game,西方历史学界专有名词,特指英国与俄国之间围绕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展开的、贯穿整个19世纪的政治与外交竞争——观察者网注)时期还是在20世纪的“冷战”年代,中亚都曾是世界上最具战略价值的地区之一。

自本世纪初开始,由于美国展开反恐战争,中亚重回人们视野,而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将中亚国家推至聚光灯下。考虑到当下时局的变化,过去200年来中亚地区波澜起伏的地缘政治竞争很可能将迎来新的高峰,而人们如何看待中国影响力时隔多年重返中亚也将在这大一背景下获得解答。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在中亚的新角色,客观真实也好,主观臆断也罢,这种对中国的格外关注本身其实已经是地缘政治竞争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中国重返中亚已经构成该地区持续多个世纪精彩历史的最新一章。

中国与中亚:龙的回归

从历史上来说,尤其从19世纪中叶起,中亚地区一般被视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不过中国人出现在这一地区要早得多,公元前202年建立的中国汉王朝曾开辟出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通往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时期,这条“丝绸之路”甚至延伸至更加遥远的欧洲,而中亚地区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

随着苏联的分崩离析,进入本世纪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相继进入这一地区,当然,准确地说俄罗斯人其实从未离开。从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大国的恐惧、抱负和他们复杂的历史记忆。

狮子与棕熊

中亚地区最精彩的历史是由19世纪的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撰写的。当时这两大霸权都质疑对方在中亚的动机,英国人认为俄国对英属印度有不良企图,这在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的那本《王者归来——1839-1842的阿富汗战争》中有详细记述。英俄之间这种互相猜疑基本上塑造了这两大霸权国家的中亚战略甚至亚欧大陆战略。

威廉·达尔林普尔的《王者归来——1839-1842的阿富汗战争》封面(资料图)

正是出于对俄国动机的担忧,英国开始将阿富汗纳入视线,而英国的这一动作反过来也对俄国入侵印度起到了刺激作用。英国派出间谍亚历山大·伯恩斯(Alexander Burnes)潜入阿富汗更进一步导致英俄两国在该地区战略矛盾的升级。最终矛盾的激化体现在第一次英国阿富汗战争,在此次战争中最有名的当属英国埃尔芬斯通(Elphinstone)将军率领的军队1941年在阿富汗甘大麦(Gandamak)遭到的惨败,近乎全军覆没。英俄两国“大博弈”的这段历史固然是浓墨重彩的,但此后中亚地区的舞台上又上演了更精彩的剧目。

20世纪的帝国主义危机

就在英俄两国在中亚地区乐此不疲地争斗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Mackinder,1861-1947,英国地理学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他将历史和地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当代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战略学的创建者——观察者网注)于1904年出版了《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一书,这时已经接近英俄“大博弈”时代的尾声了。

麦金德在书中提醒英国政府,不应过于依赖海军力量,否则英国将很难维持对中亚甚至整个亚欧大陆的控制。麦金德认为,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很快就会受到某个陆权国家的挑战。在他的设想中,这个陆权国家很可能兴起于一个叫“核心大陆”(Heartland)的地区。他认为,这个陆权大国的崛起将从铁路技术的发展中获益匪浅,因为铁路运输比轮船要快得多,军事力量的投放效率也将借铁路在亚欧大陆的普及大大提高。

虽然麦金德的声音在英国国内应者寥寥,但他的见解在德国却收获了知音,德国战略家卡尔·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就是其中之一。豪斯霍费尔“二战”时对德国纳粹的军事战略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在追求“生存空间”(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理论的术语,其发明人拉采尔利用生物学概念与当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思想,认为国家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要有能满足它生长和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就是不断扩大的领土和殖民地——观察者网注)时,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就体现出这一思想的影响。

英国学者哈尔福德·麦金德绘制的世界地图(资料图)

“二战”结束后,麦金德的理论在美国战略家那里获得了新生,并在“冷战”中得到应用。根据他的理论,美国对具有重大地缘战略价值的地区进行了干预,并对苏联进行了围堵。例如,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美国对阿富汗穆斯林游击队给予了秘密援助。与19世纪英俄“大博弈”时期相似,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其实是出于遏制美国影响力的考虑,苏联不希望看到美国的影响力渗透进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渗透进那些中亚的穆斯林国家。随着“冷战”的结束,大国竞争的新时代开始了,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最新的重量级玩家。

熊、鹰和龙

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成为大国竞逐的舞台。当初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曾为了印度次大陆大打出手,而今人们则觊觎着里海地区丰富的资源。俄美关系也好,第二场“冷战”也好,这一地区都是必不可少的背景。

不过,中国影响力的回归近年来也日益明显。中、俄、美三国正是中亚新时代的主角。与英国忧虑俄国的扩张主义相似,中国也对美国2001年干预阿富汗局势颇为敏感。北京担心,美国对阿富汗伊斯兰武装力量的打击其实是其希望进一步参与该地区事务的幌子,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包围。

中国的新“丝绸之路”

也许最能代表中国影响力回归中亚和中国雄心的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也有人称其为新“丝绸之路”。这一倡议其实反映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有人认为,在中亚地区,“中国影响力的崛起”并非准确描述,“中国影响力的回归”才是事实。中国希望能扮演19世纪欧洲大国进入中亚前,中国早就扮演过的角色。

英国学者哈尔福德·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封面(资料图)

(观察者网马力摘译自5月8日《帝国与全球论坛》网站)


猜你喜欢

快讯:卓伟等19个八卦账号突然被封!官方解释原因(附名单)
来了!第一波高考满分作文
网友记忆中的高考科目…山东人看了想喝酒,贵州人看完想唱歌

转载规范请后台回复:转载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email protected]

QQ 292091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