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底线思维  ·  美国的天字一号工程,被波音水灵灵地玩坏了 ·  22 小时前  
政事儿  ·  霍启刚:非常荣幸! ·  昨天  
政事儿  ·  俄方:俄美两国元首会晤准备已开始 ·  昨天  
半月谈  ·  全力合围,“职业闭店人”这下悬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蝇贪蚁腐”屡打未绝,关键要补齐监督短板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21 18:15

正文


半月谈评论员 字强


时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显示,2024年立案调查现任或原任村支书、村主任10.4万人,比2023年增加4.3万人。“蝇贪蚁腐”如何根治?

“蝇贪蚁腐”屡打未绝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自上而下层层压实推进,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但在一些地方,“蝇贪蚁腐”现象不可忽视。

西部某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半月谈记者介绍,一些基层单位形成站队式、抱团式腐败,而农村地区“吃喝风”“圈子文化”“山头主义”仍然存在,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 一些农村地区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还未形成,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

截留冒领直接损害群众利益。 云南省富宁县阿用乡民政办原主任黄金辉在社会福利资金补助发放名单校验和推送银行代发过程中,违规将与611名群众相关的残疾人补贴等资金共计2314笔16.75万元占为己有。

无视村务规范谋取私利。 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玉成庄村委会原主任冯魁违规将其亲属申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骗取扶贫资金20万余元。

违规处置、侵占集体资产。 云南省梁河县杞木寨村党总支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廖昌然伙同村委会班子成员虚报套取财政资金和村集体资金,违规发放交通补助共计3.68万元,廖昌然个人领取2.75万元。

基层监督存短板

部分地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个别县市区党委政府没有向下加压,导致部分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受访者认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基层监督的一大短板,其中存在运行情况失真、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以及虚报、瞒报、多领、冒领等现象。

村组干部涉嫌职务违法行为时,因其身份主体多元,其行为、手段、资金来源综合认定存在困难。 云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举例,在具体办案过程中,作为法人代表,村组干部使用村集体公司资金是否非法,较难精准定性。

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基层同级监督难度大。 多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表示,基层在履行同级监督职责时,顾虑和压力较大,尤其在现行监督体系下,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不明显。

此外,镇、村两级党组织存在重发展、轻教育倾向,村组干部全周期管理也存薄弱环节。 受访纪委监委干部认为,部分地区开展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有的也未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相关案例通报一念了之、一读了之现象较为突出,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效果有待提升。

提升基层监督效能

云南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周建军认为,当前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虽对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程序有规定,但仍存在有法不依、违法难究等问题,也存在一些制度设计滞后于基层实践的情况。“应加强立法工作,出台相关解释或指导意见,设置基层组织权力边界,强化对相关人员的惩戒刚性约束和结果应用。”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申斌建议,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责的法律效力,提供群众参与监督的制度化保障,维护群众对基层重大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推动基层公共事务透明化和公开化提供基本准则。

当前,基层部分监督主体之间联动、贯通尚缺乏制度依据,“信息孤岛”“数字壁垒”仍然存在。云南民族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曹鲲建议,国家层面应予以统筹,加快构建基层跨部门、跨领域行政执法和监察执法的制度体系,建立跨系统、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机制,提升基层监督效能。



来源 :《半月谈》2025年第3期
原标题《超10万名村干部被立案调查“蝇贪蚁腐”仍在,监督短板尚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