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共食谈
食品与营养行业公共话题讨论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公共食谈

陈君石院士: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同样安全,有科学共识!

公共食谈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04-20 17: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丨 洪广玉

来源 丨公共食谈(ID:ggst01)

全文共 2388 字丨阅读需 5 分钟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这是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4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食物进化》观影暨转基因科普交流会上,食品安全权威科学家陈君石院士解读了美国毒理学会的声明,再次强调:大量科学数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同样安全和具有营养,这也是科学界的共识。


△ 《食物进化》电影片段 版权所有:电影制片方


《食物进化》是一部公平而理性地探讨转基因话题的纪录片,影片于2017年在北美上映后受到媒体的一致好评。此次在北京举行观影活动,电影制片人斯科特·肯尼迪也来到现场和媒体交流,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生物技术、农业经济、科学传播领域的专家也分享了转基因科普和产业化方面的观点。


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ISGA)为活动的举办提供了重要的支持,ISGA的多位农民代表来到现场,分享了南美转基因种植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积极影响。阿根廷是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2018年轮值主席国,阿根廷免耕农民协会主席佩德罗·维尼奥表示,中国是ISGA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们非常认可在中国进行转基因科普工作的价值,所以从2014年起就陆续和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参与公众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指导,食品营养与科学传播联盟主办,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观看了电影。


△ 观影会现场


转基因食品经过系统评价

安全性不值得担忧


2017年11月,美国毒理学会发表了一项关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安全性的立场声明,该声明表示,在20年中,没有任何可证实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次活动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对该声明进行了解读。


陈君石说,该声明的主要观点是:转基因作物中表达的蛋白质经过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程序,新作物和母体作物在营养和非营养成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其它如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物表达、动物致敏性试验等方面也未见异常,因此可以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和具有营养;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与其安全性无关,而是出于消费者知情权的需要。


“对于人的消化系统来说,它不区别是不是转基因食品,所有蛋白质进入人体都一样进行消化吸收,至于它是什么基因,并不会影响人的基因,不必因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陈君石说。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正在解读


转基因产业化

农民和消费者受益最大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农业经济学家黄季焜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关于转基因产业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显示,以1999-2001年间的调查调研为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每公顷能为农民增加收入1857元;1997-2003年,因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累计增加收入128.6亿元,并累计减少了农药施用量31.7万吨,农民施农药中毒概率从22%降低到4.5%。


△ 转基因抗虫棉和非转基因棉花的对照(网络图片)


黄季焜的研究还显示,转基因抗虫玉米如产业化其经济效益极为显著,与基准年份比,以虫害一般年份为例,预计2025年能拉动GDP增加534亿元,增加幅度约为0.05%,其中消费者受益最大,每年可获得386亿元的收益,其次是猪禽业每年可获益104亿元,对农药行业则会一定负面效应。但黄季焜也指出,城乡消费者并没有充分了解到这项举措对自身利益的影响。


也有人会问,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已经“十多连增”,大家也不愁吃了,传统育种也能用,为什么一定要发展转基因?黄季焜表示,农业生产并不只是“增产”的问题,还在考虑农民的收入提高、健康和环保问题,“转基因具有综合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减少进口、改善环境,还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农业经济学家黄季焜教授正在分享研究成果


各国农民代表谈转基因

在减少农药使用上优势独特


转基因产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全球累计数十亿公顷的种植已经证明,这项技术可以为全社会带来各种福利,那么,如何让更多消费者接受这项技术呢?


阿根廷免耕农民协会主席佩德罗·维尼奥表示,作为一名阿根廷的农民,他和家人也吃这些转基因食品。很多人拒绝转基因是因为他有恐惧情绪,所以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这项技术,了解转基因的过程。


巴西大豆生产者协会副主席费尔南多•卡多雷介绍说,转基因技术减少了化学投入品的使用,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只要消费者看清这两点,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费尔南多•卡多雷还表示,中国和巴西一样,有很多地方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都会面临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而巴西的经验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因为病虫害而使用农药的情况,这是转基因技术的独特优势所在。


巴拉圭大豆生产者协会董事艾诺·米歇尔斯表示,要解决全球众多人口的粮食问题,我们需要使用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先进科技,但令人忧虑的是公众仍然缺乏转基因技术的相关信息,需要告诉他们科学的知识,尤其要让公众知道任何一个转基因作物在市场前都要经过漫长、严格的审评,所以它们是安全的。



专家谈传播得失

公众需要“真实的信息”


《食物进化》制片人斯科特·肯尼迪也来到观影现场,分享了拍摄背后的感受,他表示,拍摄过程中最令他感触的是,一些反对转基因产品的人表面是在传播谣言或不正确的信息,但背后是想推广其它的产品——比如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当然是可以选择的,并不是不能选择,但如果你说只有选择有机产品才能拯救地球,才是好的母亲,这是不能接受的观点”。


《食物进化》制片人斯科特·肯尼迪分享观点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点评了《食物进化》这部电影,他认为该片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角度视角,比如其中一个镜头是南非的父亲非常激动地说“因为种植转基因,我现在交得起给我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了”,很有人情味,这是和中国的“科普”很不一样的地方。另外这部影响给予了正反两方充分表达的机会,强调对话、交流、沟通,这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谈到了中国在转基因科学传播上的得失,他认为科学家需要和反对转基因的人进行对话和沟通,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技巧,同时,我们还要传达农民的心声,要发出农民的声音,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科学家和政府官员都应该为农民代言。


△ 中国农大 罗云波教授谈转基因科学传播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表示,科学传播最重要的是把客观事实传递给公众,同时最重要的还有培养公众正确的思维,即很多认识的形成要基于科学事实,而不是基于流言和感觉。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将继续加大转基因科普宣传力度,组建科普联盟,举办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回应公众的关切。



编辑:leon


互动话题

你信赖转基因食品吗,买过吗?


后台回复 “辩” 入群讨论,虚席以待!



点击 关键词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鸿茅药酒丨鸿茅药酒2丨鸿茅药酒3丨 五毛食品 院士实验 国务院定食谣 麦当劳拒开箱 卖“拍黄瓜”被罚 婴配奶粉“抢”注 “三只松鼠”霉菌超标 罗云波评“毒鸡蛋” 白藜芦醇神话 “极草”6年之争落幕 深圳“食安监督条例” 泸州老窖香水 “药食同源”拟扩容 不能选的保健品 阿胶无用 食品界人大代表 川贝枇杷膏 走红丨 食药监改革 星巴克“致癌” 总局挂牌


文章转载联系

公共食谈编辑 微信丨fcc1881074780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