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的一个难题是:
底层技术的差异化正趋向于零。底层模型,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可购买的“商品”。
这种现状,
也让 AI 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们非常痛苦,因为在引擎盖下实现差异化的方法,少之又少。
我们今天分享一篇来自
美国种子前和种子阶段的风投机构 NFX
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文章。
我们做了简单的编译,希望对后台的创投朋友们有帮助。
一,人工智能是水
水有三要素:1,必需品;2,无处不在;3,每个瓶子里都装着同样的水。
或者更确切地说,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就像是“瓶装水”。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
我们在应用层考察了数百家生成式 AI 公司。其中,许多公司的引擎盖下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是现实:将会有 100 个团队试图开发与你一样的生成式 AI 应用。此外,还会有一些既有大公司在争夺你的市场。
长期以来,“技术”一直是软件初创企业的差异化因素。如果你能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东西,那就足以保护你——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然而,
我们在 AI 领域看到的是:技术从一开始,就无法为你提供任何保护。
AI 的技术差异,是一条不断缩小的护城河。对于现在大多数创始人来说,你必须围绕着“差异化”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观点,需要对如何取胜,有一个清晰而积极的看法。
比如,考虑一下分销。(但这里是现有大公司的地盘,所以老规则并不适用)。考虑一下品牌、营销、GTM、价格、客户服务。但是,你不能再把这一切都嫁接到最后了,
你需要深入地了解——你如何以其他人无法做到的方式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你需要关注你所服务对象的心跳与情感。
你需要给他们一个 "为什么"。
或者是,一个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者,至少是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
每当我们观察任何类型的科技公司时,我们时常会问自己:什么是技术差异化?什么是难以复制的?
现在,AI 初创公司在引擎盖下实现差异化的方法少之又少。他们为自己公司运行的公式如下:
但这不会让你走得太远。
实际上,你的 AI 公司需要的公式有以下乘数:
(数据 + 模型)x 用户体验 x (分发 + 客户感知价值)= 您的新人工智能 MVP
在数据与模型方面,现在,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差异化。当然,会有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源,可能会让你获得暂时的优势。然而归根结底,单单靠数据是不够的。至于模型,则大多数都可以互换。
这就是现状。
那么,还剩下什么呢?
请再看一下这个公式:
(数据 + 模型)x 用户体验 x (分发 + 客户感知价值)= 您的新人工智能 MVP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加密领域,我曾经说过加密应用的用户体验就像是“吃玻璃”一样痛苦。没有人能找到一种无缝的方式,将这项技术带给足够多的人。而现在的人工智能,也如此。总会有人想出一种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AI 使用方法,而且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儿怪。
在分销方面,既有大公司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以利用海量的用户数据来实现 AI 的个性化。
这已经是一场很难打赢的战斗
,因为除非你能够抢占别人没有的用户数据,否则,你的对手就是已经遥遥领先的既有大公司。人们每天都会登录 Instagram,或在公司的 Sharepoint 或 Google Drive 中保存他们写过的所有文章。
在这方面,
也许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是:
提供 AI 解决方案之外的价值,然后,再嫁接上去。这又回到了我们的 "人工智能试金石 "测试的第一部分:
请问自己,如果你把人工智能从你的推销方案中剔除,这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而这其实是一个心理游戏
,我们认为
初创企业在这里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如果你能够从一开始就正确地塑造品牌,那么即便是最丰富、最平淡的材料,也能够注入情感价值。
我们都知道:
每瓶瓶装水里装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一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
-
在美国,其实 90% 的自来水都是可以安全饮用的。
对比以上这两组数据,也就是说:由于战略性的营销、分销以及文化推动,人们仍然购买瓶装水。事实上,现在瓶装水是美国销量第一的饮料。……
NFX 思考框架的剩余全文需要大家到我的知识星球阅读。进入我星球的方式见下方:
说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在微信公号写的东西和我在知识星球写的不一样,关心美国创投圈和美股二级市场的专业读者,请移步到我的知识星球。如下扫码登录(老星球用户续费请见底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