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户选择定制店的主要原因是面料好,那定制店可以考虑转型卖布了。
经常看到一些定制店在自己的广告中,宣称自己卖的「某面料品牌是来自全世界最好的面料」,虽然看起来好像大家都这样,但是内参君却感觉隐隐有些不妥。
你多半不会因为一个理发店的洗发水好而去剪头发,也不会因为旅店的早餐丰盛而去住一晚,凭什么要求客户觉得你的面料好,而来你的店里定制衣服呢?
服装面料通常不是时装设计师或服装品牌研发的,服装的领子、袖子等,也缺乏版权和专利权保护,因此,成衣品牌大多在技术结构之外的地方,寻找流行趋势的方向和灵感。
反观当前的定制,却陷入了一个怪圈,或许是对自身品牌的不自信,仿佛,如果不用知名的面料品牌打底,都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的店面,极尽全力的为面料商做免费宣传,并以此来提高定制服装的价格,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作为定制店,不谈面料,不谈工艺,还能谈什么?
这就需要反思客户的真实需求,一般来讲,客户定制衣服,无外乎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
生理上,通过穿着更合体的定制衣服,来掩饰体型缺点,突出体型优点,心理上,通过
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形象,感觉
自己的与众不同,产生心理优越感。
针对客户的需求,定制店可以把服装
的四个基本要素,
色彩、廓型、线条和造型
,作为与客户交谈的主要话题方向。
色彩有自己的性格,哪种颜色适合哪类肤色的人,这与审美有关,却与标准无关,毕竟,现在已经过了那个依靠面料色彩区分社会阶层的历史阶段了。
作为定制店,帮客户挑选合适颜色的面料,最好的办法,不是去套用理论,而是把面料贴近客户颈部周围,用眼睛去看,多用几块去对比,无论是客户,还是你自己的眼睛,都会告诉你,最优的颜色选择应该是什么。
客户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定制店的话,也会左右客户的决定和判断,因此,了解不同行业的着装色彩偏好,了解色彩适宜的场合需要,甚至是市场的流行趋势,
对定制店来讲,都是极其重要且非常必要的。
有些服装的挂相很好,但那是成衣品牌,为了吸引客户,而做的一种视觉传达效果,定制店要做的,不是让衣服挂起来好看,而是让让客户穿上衣服后,觉得自己更好看。
服装有廓型,人也有廓型,人穿上服装之后,廓型又会有静态和动态的变化,使之既不完全符合服装廓型,也不完全符合人体廓型,
对定制店来说,了解各类服装穿上身之后的廓型效果,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头脑中有廓型的概念,才能通过数据清晰的表达自己对服装廓型的具体要求,量体数值
,只是定制店与工厂针对廓型交流的约束条件,而非最终的服装效果,合体的廓型可以掩饰客户的体型缺陷,突出客户的体型优势。
线条在服装里包含的意义很多,可以是结构,可以是廓型,可以是比例,从服装美学的角度上来说,线条所解决的只是一个平衡度问题。
用线条塑造美感,就是平衡人与服装的关系,
通过恰当的结构线设计,用服装的线条,改善客户的人体线条,让客户的体型在穿上服装之后,更富有美感。
这里的美感,当然包含了合适的长度和比例关系,
既然选择定制,客户就没法接受,长到拖地的裤子以及肥到可以藏枪的西服了,
脱离人体着装后的效果,单纯探讨线条的美感,对定制客户而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造型包服装细节和服装搭配两方面内容,整体的效果,就是造型,造型的表现,就是形式感。
有些客户体型很好,但不会搭配,可以通过指导客户搭配,让客户看起来更好;
有些客户体型不好,但很会穿衣服,很有品味,则可以通过帮客户设计服装细节,让客户的衣服看上去更精致。
针对不同的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是不一样的,
没有任何一套方案,可以应对所有的客户提出的各种复杂情况。
对半定制客户而言,大多数客户在咨询面料好坏或工艺优劣时,不一定真的想了解更多细节,只是在权衡定制店的生产成本,看是否还有折扣的余地罢了。
如果客户再询问相关问题,定制店不妨反问,你是想做一套衣服衬托自己,还是做一个移动的广告牌,来衬托工厂和面料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