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aoz的梦呓
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茅酒圈  ·  i茅台抢购成功后:买还是不买? ·  21 小时前  
茅酒圈  ·  i茅台抢购成功后:买还是不买? ·  21 小时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春晚幕后 | 让更多人了解生态保护建设工作者的故事 ·  昨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春晚幕后 | 让更多人了解生态保护建设工作者的故事 ·  昨天  
大众网青岛  ·  王健林,突发! ·  昨天  
大众网青岛  ·  王健林,突发! ·  昨天  
杭州公安  ·  杭州公安发布两大利好消息! ·  昨天  
流媒体网  ·  报告推荐|《屏论IPTV:2024行业深度洞察》 ·  2 天前  
流媒体网  ·  报告推荐|《屏论IPTV:2024行业深度洞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aoz的梦呓

中东出海浅谈

caoz的梦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5-07 22:12

正文

走马观花看迪拜


今天早上乘坐新航航班,从迪拜返回了新加坡。


为了证明自己真的不是贪玩,还是要写一点关于中国企业出海淘金的话题。


实际上,就移动互联网而言,现在如果你说,你打算出海去中东淘金,我讲真一句,已经有点晚了。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了一批,而且成绩都很不错。


就电商而言,浙江执御是会议里频频被提及的名字,在中东已经有相当的市场规模和收入水平;此外,全麦电商在中东的步伐和进展也值得关注。 顺便说一下,这次在迪拜的交流中,还很幸运的遇到了非洲电商的第一名,也是来自中国的创业团队,kilimall。基于电商的基础,他们也在打造当地的网上支付平台,所以后续我们如果拓展非洲市场,游戏本地化支付也可能需要跟对方有深入合作。


就游戏而言,龙腾中东的成就有目共睹,其他也有一些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游戏领域斩获颇丰。而新加坡的mozat公司,借助于强大的本地资源,(沙特实权王子入股企业)在中东游戏市场也有不错的成绩,其创始人殷先生至今仍然是中国国籍,其研发团队主要也在中国。


就新闻资讯而言,已经有多个中国创业团队类似今日头条的产品在中东攻城略地。而今日头条预计也会有参与投资相关领军企业的可能性。


此外,直播市场,中东最大的阿语直播平台 7Nujoom 也是中国创业者创建的,(意外的是,这个创业者居然也是我的粉丝,很惭愧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贪玩和偷懒,我应该是可以在迪拜跟他约见一下的。好吧,坦白了,还是贪玩了。)其他多个中国背景或中国企业投资的直播平台,比如yalla,bigolive 也开始在中东发展市场。


所以,之前我有提过,中东移动互联网,来自中国的创业者和中国团队,已经近乎抢下了半壁江山,和欧美巨头直接争夺市场。


再说个好玩的,迪拜的王思聪,(哈利法塔的开发商儿子,不算埋汰王思聪吧)从阿布扎比和沙特的王室和基金那里总共融到了10亿美元搞电子商务,从欧美电商巨头企业挖了不少人才,但目前进境并不算太乐观,他的一个顾问是定居新加坡的中国人,也是我的好朋友,其实也建议过他们,尽可能跟中国的技术团队和创业团队合作,欧美人的作风和创业理念可能很难在这种市场和中国人对抗。浙江执御的成绩就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典型案例。


那么说这些,是一个基本的概况,但从更垂直的领域,可能依然有很多值得做的东西。


比如在猎鹰国际现场有个问题,阿联酋的国民,他们福利那么好,房子不用自己买,教育不用花钱,医疗不用花钱,那么他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呢?对方回答,旅游是最大的国民开支。这种有一定宗教禁忌,预算有非常宽裕,还可能有一些特殊诉求(比如带着猎鹰啥的)的旅游,我觉得应该不是tripadvisor,priceline, expedia, airbnb们可以覆盖的吧。


比如目前免费落地签政策实行后,阿联酋中国游客巨多,大部分本地商人都会一点中文打招呼,张嘴就是“习大大,彭妈妈,好朋友。” 那么我觉得中文培训可能也是一个市场机会。


此外一些垂直分类的机会,比如遇到一些在试图从事母婴电商,团购平台的创业者。(多说一句,中东最大的母婴电商是欧美人创建的,也听了他们宣讲,但产品比较高大上,适合本地土豪家庭和一些高收入阶层,而中国创业者的市场目标,价格和产品选择更中国一些,更适合当地工作的外国人。)


再者,几百万外国人在阿联酋工作生活,租房市场也是很大的机会,类似中国已经有很多青年公寓这样的项目,我觉得其实是可以复制的,这边租售比还是很高的。


那么再往下,一些更具体的问题


1、公司注册的问题

在本地注册公司,通常需要本国人做担保人,而且本国人应该拥有不少于51%的股份,我知道有些公司是签两份协议,一份是股东的构成,本国人拥有51%的股份,另一份是公司的权益分配,那么对不起,这个51%的股东只能拥有1%左右,作为酬劳。毕竟只是借了一个名字。


但在自由贸易区注册公司,则无需遵守该规定,完全可以外国人100%控股。

自由贸易区是什么呢? 不是具体的区域,而是散落的很多独立的办公楼或办公区间,其共同特点就一个字,贵。


阿联酋公司注册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有真实的公司注册地址,并且必须保证有一定的使用面积,所以基于此,如果需要养一个可以外国人100%控股的公司,那么用于办公场所的租金,我咨询了一下当地的中国创业者,据说年费用需要在几十万人民币的样子,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据说今年政策上可能有一些调整,成本有可能存在下降的空间。


阿联酋公司注册的好处是什么呢?只要你从事的不是金融行业的生意,是完全免税的,没有利得税,没有营业税,甚至没有个人所得税。 不过如果你从事进出口贸易,有5%的进口税是必须的,一些特殊行业的贸易产品会有重税,比如烟酒这样的东西。


2018年1月1日起,海湾六国统一实行增值税,但这个税率具体怎么操作,以及限制条件是什么我也不太懂,阿联酋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按照协定的最低标准5%实施。但增值税会以怎样方式征收,以及具体征收原则,我是不太懂的。


2、员工招聘和成本的问题


阿联酋有大约30万中国人,大约大部分在迪拜吧。


那么实际上前文也说过,其实迪拜的低端工种工资并不高,主要依靠外劳,众所周知中国最近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目前中国人在低端工种上,价格其实并无优势,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更具有优势,其中印度人英文更好一些,而巴基斯坦人宗教习惯更贴近一些,更不用说他们有地理优势。


基于如上,越来越多的低端工种的中国人其实在离开迪拜,回国可以赚更多,何苦在40度+的太阳下受苦。但前文也提到,一些跨国机构,中国的跨国公司,以及甚至于迪拜政府,都非常热衷于招聘中国员工来迪拜工作。(迪拜酋长挖角丛宏斌先生,就是为了通过他引入更多中国高端人才来迪拜工作)


我问了一下这边的创业者,也从中国招聘IT技术人才来迪拜,第一,工资不见得比中国高,或者高点有限。第二,是工作签证的成本,有一年一签,有两年一签的,工作签证的成本,每两年好像七八千迪拉姆一个员工吧。第三,要 给员工强制上一些保险,但从工资占比来看,肯定没中国的医保社保高。


当然,作为人才,如果你来迪拜发展,房价其实真不贵,但房租还是有点贵的。车和油便宜,但日常消费还是有些贵的,如果收入水平不足够高,生活质量肯定不如在国内。


3、办公成本和公司维持成本


公司办公租金蛮高的,如果是自由贸易区会相当贵,但如果不是自由贸易区会好很多,具体数字我没了解太清楚,公司维持是否有财务审计的成本我也没搞清楚,这块有很多细节还需要后续进一步核实。


4、政府支持和扶植


这个其实阿联酋应该说是中东创新精神最佳的国家,从他们的建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开放,大胆。


迪拜未来加速器,政府资助的孵化器,与迪拜的酋长在同一栋楼办公,重心领域是数字医疗,电商,以及其他高科技领域。(数字医疗被多次提及,印象深刻)。但我跟他们的中国籍员工沟通过,(嗯,迪拜政府部门的中国人蛮多的,很意外的发现),我就很不客气的吐槽,我说你们这楼下都是名品店,咖啡厅餐厅都贵的要死,还有这楼里的高大上健身房不是免费的吧。对方表示,哦,他们也是点外卖的,吃不起楼里的餐厅,健身房据说是迪拜最贵的。 那我就很直言不讳的说,这么高大上的配套,根本不是创业孵化应该有的氛围。对方也很坦诚,说其实这里都是经过几轮筛选后,有一定规模和阶段的项目,才会入驻这里,早期创业肯定不会在这里,这里经常有中东各国元首和领导参观访问,所以有很强的PR性质,并非完全是基于创业孵化的诉求。


那么我就说的现实一点,其实无论在哪里,所谓政府支持,锦上添花肯定是会有的,雪中送炭就别指望了,还要创业者自己多努力。


迪拜政府也一直欢迎中国企业来这里发展,特别是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中东的一个窗口和中转站,那么中国企业通过迪拜深入中东,甚至欧美,是他们特别强调的,他们也表示愿意为拥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中国企业做商业指导,帮助这些企业进入中东,以及欧美市场。这也是这次交流活动最重要的目的。


最后,汇报一下整个活动,是由当地的创业公司epanda主办,源码资本,白鲸社区,中国电信驻中东分公司等多家机构协办的一个中国阿拉伯技术峰会。


该活动的行程包括迪拜加速器的参观交流,当地政府机构的致辞和介绍,中国资本机构及知名技术专家的产业分享,当地资本机构及创业公司的分享和路演,迪拜猎鹰国际的参观交流。以及由中国电信赞助的交流晚宴和酒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