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胡歌,突传新消息! ·  昨天  
新闻广角  ·  “复仇”日本队!中国男篮晋级亚洲杯正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高考英语题曝光后,这两本理工鸡娃宝典火了...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6-15 12:26

正文


每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就会开始分析下考题!前两天数学结束了,今天我们来分析下高考英语题!最重要的当然是阅读了!

据我们观察,24年的北京高考英语试卷,发现:

2024北京卷C篇阅读出处-Scientific American

2024北京卷D篇阅读出处-New Scientist

2023北京卷C篇阅读出处-Scientific American

2023北京卷D篇阅读出处-New Scientist

2024海淀一模C篇阅读出处-Scientific American

2024朝阳一模D篇阅读出处-New Scientist

这两本科普外刊,最近我们还推荐给大家,Scientific American和New Scientist刊物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科普刊物, 适合14岁以上,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 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科普杂志,是美国最古老的连续出版的科学杂志之一。该杂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45 年,当时它被称为《科学美国》,并在纽约市创刊。

杂志的创始人是鲁弗斯·波特和阿尔弗雷德·惠特尼,波特是一位发明家,他希望通过创办一份科学杂志来推广科学知识和技术,惠特尼则为杂志提供了资金和管理支持。

欢迎点击查看介绍👉 ISEF造假大瓜实锤!中国队奖项腰斩后,包校、上中妈妈都开始抢这本理工鸡娃宝典...

《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创刊于1956年,以周刊形式出版。它是一个自由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内容关于最近的科技发展,它的网站开始于1996年,登载每天的关于科技界的新闻。杂志被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广为传阅,被认为是与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齐名的大众化高水平学术期刊。

它们报道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科学研究、技术进展和发现。深入分析特定科学问题或现象,涵盖各个科学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天文学等。

欢迎点击查看介绍👉 哥大、剑桥学霸公开申请秘籍:打竞赛还不如坚持做这件小事…

而不管是走高考路线,还是追逐藤校,还是申请牛剑,最顶尖的竞争已经 越来越趋同 了: 既能拿出顶尖成绩,又要证明自己在专业领域有足够探索。理科学霸们打竞赛、做科研,文科精英们写论文、做活动……

牛娃们各显身手,但我发现他们都高度重视一个普适性利器: 阅读

毕业于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托福119分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Oliver同学在“爸爸真棒”直播中就曾分享:

虽然在小学、初中时期我上过一些不同机构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但我认为对我英文硬实力提升最大的就是阅读——不止是 阅读文学作品 ,还包括大量的非文学文本,包括 外刊杂志 中的书评影评、新闻、科普类文章,等等。”

比如, 惠灵顿进入牛津生化专业的Eric同学 就曾跟“爸爸真棒”分享自己的 阅读心得,一个字:「广」

牛剑多个专业官网都有推荐阅读书籍:

△牛津大学数学专业推荐书籍(部分),可见他们对阅读的推崇

然而Eric觉得,这些并不够:

大学推荐书单就好像作业一样,每个人都会读。如果只读这些,你和其他同学就没有区分度,你要读得更‘广’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因此我读了很多国外科学杂志上的文章。”

Eric推荐的,就是这本来自英国、世界顶级的科学杂志:

New Scientist

新科学家

New Scientist(简称NS)创刊于1956年,跟《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简称SA)齐名,是世界唯二、zui顶尖的「大众科学刊物」。

跟SA一样,New Scientist 也不是由同行评审,而是由各个领域的专家为大众读者写作,了解最新科技发展、高端科学项目、科技活动等等。

而更胜于SA之处在于,New Scientist 创刊67年来都保持了“周更”的节奏,以周刊形式报道科学资讯, 至今已出版 3468 期!

因此,New Scientist 在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专业人士中享有极高地位,它很难得平衡了「新鲜」和「深度」:

够快!



紧跟时事,几乎第一时间能全览科学界最新动态;

够深!



相比一般媒体浅层报道,提供了专业解读和深度聚焦,让大众读者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

所以,英国几乎每所高校、中学都会订阅,理工专业、A-Level/IG课程的学生和导师没有人不读这本书。

除了享誉科学界,New Scientist 在语言学界也是“香饽饽”。

它多年被留学党称为 “标化zui高频题库之一” ,SAT/托福/雅思/GRE考试中经常能见到杂志原文。雅思考试中的出现频率据说有20%,10篇阅读题有2篇出自它,简直是押题必刷!

这两年国内英语考试比如高考、四六级、研究生英语... 也逐渐开始从中取材。比如 ,2022年新高考I卷英语阅读D篇 --

就来源于2019年New Scientist的原文。

出版社跟我说,三四年前New Scientist 在国内还主要流通在精英知识分子圈和高端留学圈,这一两年大有出圈的架势,订阅量翻了几番!

目标理工科、冲牛剑藤MIT的国际校学霸们不用说都是人手一份,现在已经卷到目标英高、美高的初中生和想两条腿走路的体制内尖子都慢慢把目光锚定于此。

阅读的重要性,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都知道。英美教育中理科不能靠刷题,文科也不能”靠蒙“,门门功课都需要大量阅读。

比如美高、美本上一堂社科类课程,课前课后都要读十几页、几十页参考文献。阅读能力不过关,不止作业写不出、直接影响GPA,还决定了对所学专业的深度理解、思考。

New Scientist 这样权威、有含金量的读物,一本书解决三个问题:

  • 极大拓展学科知识,无限延伸“T”字人才的这道“横”;

  • 纵深研究专业领域,跟牛津、剑桥、藤校教授们自如交流,打造独一无二的学霸人设,不需要中介刻意包装;

  • 快速提升语言能力、词汇量、阅读水平,自带“押题功效”,再也不用花大价钱搞标化。

一年52周,每刊40-50页,不知不觉累积2000多页的hard reading。毕竟,阅读,从来都是“超低成本、超高效率、超强辨识度”的赛道。



订购信息

6280/全年52册

上新优惠价 5980元

(每月寄送一次)

适合年龄:14岁以上

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

👇欢迎扫码下单👇


同步全球科学新闻‍‍

深度解读科技背后的价值






世界顶尖科普杂志很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学美国人》,我们还介绍过给青少年读者编写的How It Works(《万物)等等。

但New Scientist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每周出版的科学类杂志。

NS有一个副标题,叫 News-lat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可见他们引以为豪的,就是紧跟科学前沿、挖掘新闻时事中的科学视角。

每周出版,意味着时效性更强,对策划要求也就更高。到底有多NEW?我手上最新的两本分别出版于 2023年12月9日(昨天)和 2023年12月2日(上周六),够新吧!来说说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题:

☆  AI  ☆

AI 是2023年毫无争议的年度热词!

从年初GPT横空出世,快速引爆教育界、学术界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引发争议,迭代出新不断刷新认知,以“一己之力”拉动科技投资热潮...

现象背后,AI从科技角度到底有哪些创新和趋势,是我们普通人没有关注或不好理解的? NS过去两周的期刊里,从不同角度capture到不同领域中AI的进展和发现。

△材料科学领域

△科技领域

△算法领域

目测 AI 在2024年还会继续领跑“热搜”,科创项目、科研话题都可以就此展开,而基础知识和认知,真的要靠读NS这样的刊物去储备。

☆ 天气 ☆

天气作为大众最为关注的科学话题,今年可谓刷足了存在感。

全球多项气候记录,都在今年被打破。已过中国传统的“大雪”节气,然而这几天上海的气温暖如春夏!

如此反常现象在2023年为何屡次出现?NS最新一期也花了大篇幅报道和探讨相关话题。

比如,近期全球备受关注的气候会议有哪些洞察:

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开幕。

以及我们如何科学预测和“防治”气候问题。

气候话题,不仅是科学话题,也是商业、人文、社会话题。提倡“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藤校,从来都非常关注这类议题。如果学生在这方面有专长和探索,说不定有机会打动未来招生官哦!

另外,我还发现, NS也越来越多在关注中国科学界的动态

比如,最新一期杂志中特别报道了“中国发布的天宫空间站图像”。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科技展现大国力量,是未来几年可见和确定的趋势。

New Scientist 的 科学新闻占全刊比重近三分之一 ,而挖掘时事中的科学视角是NS的畅销全球的“看家本事”。

既带读者同步全球科学新闻,又用深度科学诠释时事背后的意义,因此我觉得NS相比仅仅提供科学知识的普通科普杂志更值得阅读。

理工科zui全专业探索

打造独特T字学霸‍‍‍‍‍‍‍‍‍‍‍‍






New Scientist 有四大重磅栏目:

News: 报道全球科技新闻

Views: 抛出专业人士的观点和解读

Features: 深度聚焦热门科学话题

The Back Pages: 探讨生活中的科学

每期薄薄一本,阅读起来毫无压力,但内容却超级丰富。

☆ 一刊涵盖各领域科学分支 ☆

News 栏目是NS的王牌,除了报道全球最新科技趋势,也涵盖十来个不同的科学分支。

👇科技👇

👇人口👇

👇太空和物理👇

👇计算机👇

👇动物学和环境👇

👇脑科学👇

👇太空探索和天体物理学👇

👇健康和精神👇

👇动物学👇

从大热的计算机、心理、社会学,到传统的工程、物理、生物都有涉猎。每个领域还有不同分支,极大拓展了科学的涉猎广度。

对于目标理工科的孩子,如果能有机会提前接触这么多科学分支,对各个学科领域、专业方向有所了解,就更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愿意去探索的领域。


☆ 专业评论和解读 ☆

NS的Views栏目则是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来解读,比如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认识科学新闻、接触专业领域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科学,“看懂”科学。很多科学评论真的打开了新思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深度聚焦热门科学话题 ☆

如果说广泛涉猎是牛娃必备素养,那么深度探索某一领域、打造独特个人长板,则是牛剑藤苗子的“独家秘笈”。

Features则是深度聚集热门话题,帮助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纵深做研究。每刊居家3-4个话题,一年下来就有200个话题可选!做科研、打竞赛的孩子,不怕找不到切入口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探讨生活趣味科学 ☆

NS虽然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但面对大众读者,让读者发现科学之乐趣也是重要责任。

每本刊物最后都有少量篇幅聊一聊生活中有趣的科学,比如:做饭中的科学原理?在家怎么看星星?这样的话题,全家都能参与。

还有puzzle等游戏,学术词汇大起底,对英文词汇量又信心的娃还挑战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