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夜读】能扛事,也是一种才华横溢 ·  2 天前  
冯唐  ·  远离内耗最好的方式:简化一切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你最关心的吃货版“一带一路”建设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9-29 22:21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世界上有一个让所有吃货都垂涎的宝藏,叫做中国厨房。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吃货到底有多NB?

多少人出去旅游奔走,为的就是满足一个吃货的追求。

生蚝和大闸蟹在欧洲造成生物灾害,但是到了中国就可以被端上餐桌。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欧洲国家的情况叫做“烦恼”,用吃解决起问题来,毫不手软,招招致命。

他们能将生态危机吃成生态平衡,不仅如此,这些吃货们还能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变换花样地做出一道道至尊美味,用舌尖促进欧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凡是能用吃解决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够不够吃的问题,所以,强大的中国吃货绝对可以连接起全世界。

古代有丝绸之路成为欧亚交流要道,现在有“一带一路”连接欧亚经济发展。从古至今,要说能真正能促成这些通路连接的原因,还得归功于古今中外的吃货们。

中国美食、中国茶叶、中国白酒……样样都是让外国人欲罢不能的“中国味”,而要靠吃货们搭建起舌尖上的“一带一路”,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三有原则——无脑饭桶蜕变高级吃货

不是所有能吃的人,都可以称做吃货。就像是没读过书的人走过全世界,都只是个邮差,同样的,没有美食品鉴感的人,就算吃遍全世界也只是个饭桶,吃货,是一种对爱吃、会吃的群体的一种尊称。

从此,也衍生出来一个概念叫做吃商。

吃商高的人,食物进口就有反应,要么眉头舒展,连下几箸,甚而大赞好吃,引发一串评论,要么浅尝即止;吃商低的人,往往等一桌子菜都吃完了,也没什么反应。

每一个吃货,都是一个吃商极高的美食探测器。他们对吃从不马虎,对吃的高标准苛求让他们记住各种美味,并能选择最适宜的环境、伙伴、甚至服装来与之相配。

中国吃货,是绝对可以站在全球食物链顶端的吃货,在他们的眼里,最能搭配各色美食的中国味是什么呢?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国白酒。

中国传统“饮料”中,茶叶、白酒各具特色,茶有茶道,酒有酒道。先苦后甜的茶叶,让吃货们回味无穷,但论舌尖上感官的丰富程度,白酒是芬香先入嗅觉,辛辣再入味觉,而当酒划过喉咙,则变得清甜无比,这其中的百般滋味,更令人着迷。

再加上著名文学大家余光中曾在《寻李白》中写道:“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载满中国诗意,充分显示出白酒最特别的中国风味,则更让各位吃货心驰神往。

所有吃货的梦想,不仅仅是吃遍天下,而是从普通吃货,一步步晋升为高级吃货。

如何实现?

吃货们需要用“三有原则”约束自我,不断修炼升级。谨记“三有原则”就能以最快速度晋级高级吃货,不仅美食享受一口不少,还能收获一票吃货们艳羡的目光,何乐而不为!

“三有原则”之一有意趣:不能低头狂吃,要给吃加点意趣

刚才说了,吃商高的人从不会埋头就吃,而是在吃上非常讲究。法式大餐世界有名,但我们都知道,吃法餐时要穿着得体、举手投足尽显绅士风度,每道菜品井然有序,连搭配的酒和刀叉的使用都有极为严格的讲究。容颜变得淡定,灵魂变得优雅,这就是高端意趣的象征。

而到了中国,中餐的上菜速度往往奇快无比,想让中餐更有讲究,还得依靠喝酒来增添意趣。中国酒桌上,增加意趣方式则是:古有行酒令,今有竹节杯。

何谓竹节杯?这是一套汾酒特殊设计的竹节杯,外形似清雅竹节,上下各有开口,均可用来盛酒。各种讲究——双眼皮,望星空,探照灯,再来个“举一反三”(即上一杯,下三杯),一帆风顺,承载中国的传统寓意,借用这款专属意趣酒具,让整个喝酒氛围变的奇妙无比。

“三有原则”之二有境界:要有“色味共品”的境界

在法式大餐中,并非盛得越满越好,而是很有讲究,有时候还会在盘中来些“留白”,味觉视觉共享盛宴。

而在中国讲究“色香味意形养”,“色”为远观之感,无论与人距离多远,都能够吸引食客来到美食之前;

“味”是入口之关,也是评价一道美食最核心的标准,因此这六大要素中“色”与“味”最关键,需要最顶尖的搭配。

作为中国白酒祖庭的汾酒,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甲等大奖章,其精湛的酿造技艺历经代代酿酒大师的匠心与智慧,传承至今,已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此顶级的酒“味”,需要怎样的“色”来搭配呢?曾与世界顶级奢饰品LV合作过的艺术大师徐冰,成为了顶级“酒味”搭配顶级“酒色”的不二之选。

“骨子里的中国”与“The Spirit of China”是代表中国的中文与连接世界的英文,艺术大师徐冰通过艺术将两款字相融合,置于瓶身之上能够连接中外,让全世界读懂骨子里的中国。

汾酒将古今酿酒技艺的传承,载于酒瓶之中,这样贯穿古今与中西的色与味,也正是高级吃货们对于境界最高阶的追求。

“三有原则”之三有品质:持有品质第一的态度,对美食要求严格。

绿色健康永远是品质生活下最直观的映照,著名导演贾樟柯曾说过,山西人的土特产生意,不仅仅是电影和煤炭,更重要的还是山西汾酒。他在见证过汾酒精细的生产过程之后,极为盛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