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吉林大学杨新一课题组,Nature ... ·  4 天前  
实验万事屋  ·  看看这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发的14.7分Nat ... ·  2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重磅引才丨@2025海外优青,山东大学微生物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如何一眼看穿文献里的自噬Fig.?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5-08 08:35

正文

要速读文献,首先要熟悉的是文献中各种Fig.,等你什么时候一眼就能看懂,比如下面这张图:

这是自噬研究中最常见的图,要怎么样才能一眼就能看懂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这张图上所涉及的自噬研究的工具。

左边这个荧光图片,采用的工具叫做GFP/mRFP-LC3,是一种质粒或者慢病毒过表达带两个融合蛋白的LC3,因为LC3是自噬体膜形成的关键。

所以,过表达GFP/mRFP-LC3后,这个融合两个荧光蛋白的LC3会包在自噬体表面。

当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开始自噬的时候,对酸性敏感的GFP,荧光会被淬灭掉,也就是绿色荧光会变弱,但是红色的不变。

于是就会有这样的效果,就是自噬增强后,Merge的Fig.里,绿色会变少。

我们回到刚才的Fig.里,可以看到,加入这个miRNA后,Merge图里的绿色荧光变弱。那为啥GFP的图里好像没变?估计是他贴图的曝光时间不一致吧,太短可能单一荧光会看不清。所以需要通过Merge图来分析自噬变化。

还有一种技术是自噬研究中最常见的,就是LC3的两种形态。LC3-I在Atg3/Atg7的作用下,会变成LC3-II。而LC3-II是形成自噬体膜的关键,当自噬体降解后,LC3-II会在Atg4B的作用下,还原成LC3-I。是不是有点绕?

你只需要记住,LC3-II增多代表自噬形成增加,LC3-I增多代表自噬减弱就可以了。

于是我们返回头看那张Fig.,这里的Baf A1(巴弗洛霉素A1)是自噬抑制剂,它的功能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所以加了BafA1后LC3-II不会被降解还原成LC3-I,而是累积在那里。不加BafA1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加入这个miRNA后,LC3-II增多,自噬增强。

…华丽丽的分割线…

李莫愁博士:好了,这样,你应该也能快速了解自噬的文献中最常见的这种Fig.是怎么回事了吧?这种Fig.是自噬研究中最为常见的,这个Fig.所在的文献是:

发表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IF=5.378)。对了,1000份试用装还有一部分没送完哦,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申领。

这次我们送出1000份试用装,每份能完成20次的口腔或者唾液的DNA抽提哦!5月7日-8日申请试用装免快递费。过后的话邮费10元,不过邮费能开发票哦,发票内容:核酸提取试剂盒或核酸提取技术服务。点击阅读原文来申领吧!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



延伸阅读:

文献里那些一脸懵逼的图:转录因子

天啊!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LncRNA数据库的话,那就……

是谁灌垮这些杂志的?是我们么?

还有人在发MicroRNA相关的高分SCI么?

禁断的神器:哪几本杂志更可能接收周星驰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