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诸海滨科新先声
新三板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唐史主任司马迁  ·  生物钟还是这个点起来,那就顺手码码字。昨天除 ...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祝大家蛇年大吉!净值长虹! ... ·  4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问:蛇年除夕,两千人开电话会。哪个行业能这么 ... ·  4 天前  
XYSTRATEGY  ·  【兴证策略】春节期间关注哪些大事? ·  5 天前  
江苏新闻  ·  深夜暴跌! ·  4 天前  
江苏新闻  ·  深夜暴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诸海滨科新先声

【安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热点解读电话会议纪要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3-13 16:29

正文

时间:2017年3年12日

主持人:安信证券计算机行业高级分析师 吕伟


一、介绍环节


主持人: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晚上好。最近人工智能在市场的表现特别火热,包括从年初以来,龙头公司科大讯飞和最近两会以来整个人工智能板块的出色表现,都已经赢得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大家可能也对人工智能最新的一些产业政策,包括一些公司的变化都非常感兴趣,我们作为A股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持续跟踪研究的最紧密的一个团队,我们今天特别组织这个电话会议,跟大家做一些更深入的沟通。


首先,我希望跟大家复盘一下,整个A股人工智能几次投资机会的一个脉络,这样大家可能会更清晰,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时期。实际上这次人工智能的这一轮风潮,可能我们要回溯到2006年,当时是由加拿大的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章,这个文章第一个讲明了深度学习在描述数据广泛上的应用情景,第二个是给出了一个多层深度神经网络的很好的训练方法,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深度学习一个大规模应用时代的来临。尤其在这个论文发布以后到了2012年在谷歌几个巨头引入这个算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都对这个深度学习引发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非常看好,工业界都在疯狂涌入。


对于A股来说,实际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的投资机会是来自于人脸识别的,大家都知道,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的汤晓鸥教授,首先把人脸识别算法做到了超过人类的肉眼。到了2015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A股有一些比较敏锐的上市公司,已经率先捕捉到这个产业机遇。当时是以佳都科技、东方网力等为代表的公司,通过外延也好,通过合作成立子公司也好,当时迅速切入了人脸识别的领域,而且当时正值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银行崛起的阶段,我们也是在市场上首次提出了人脸识别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现在我们再回顾来看的话,无论是支付宝的刷脸,还是各种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注册认证,包括商业银行也融入了人脸识别的功能,实际上这个观点也在逐步验证。当然来说佳都科技可以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取得了非常高的涨幅,这实际上是A股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投资机会。

那么到了2015年9月份的时候,从整个A股来说,我们第一次从全球的产业,来研究整个人工智能各个细分领域的一些情况,发布了《人工智能——现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这么一个深度报告。在这个报告之后,当10月20号左右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催化,我们国家的李克强总理在双创会议上,专门与百度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小度进行了亲切交谈,可以显示出政府高层对于人工智能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了。我们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么一个政策信号,那一段时间也是重点推荐人工智能,这是A股来说人工智能整个板块开始表现,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


第三次投资机会是2016年的年初,也就是AlphaGo实现了全民的人工智能的科普。从AlphaGo开始,全球的所有人都深深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对我们未来会有多大的影响。其实当时市场是在熔断后不久,在那么平淡的市场,当时我们发布了一个布局三月份人工智能行情推荐的标的,在那段时间是逆势上涨,这是人工智能的三次投资机会。


随后,我们深度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实际上芯片产业是每一轮科技变革最先启动的一个投资机会,我们可以回顾英国移动处理器芯片设计公司ARM,现在大概90%以上的移动处理器的核心都是由它来设计的。从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的这几年,这个公司在英国的股价上涨了超过一百倍,所以在人工智能这么一个更大的计算变革面前,很显然现在公司会有一个更大的机会。当时我们在2016年4月份第一个发布报告推荐英伟达的投资机会,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美国科技股涨幅第一的公司。从此之后,在2016年我们在系统的研究了芯片以后,我们又非常深入的去在9到10月份,我们发布了一个深度学习的深度报告,给大家阐述了为什么深度学习能够给人工智能带来一个这么大的变化:核心就是深度学习实际上是把原来的一些算法问题变成了数据问题,很多靠人经验积累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一个数据积累的工作,它就会变成一个数据训练的过程,被经验积累的一些大部分的工作,实际上逐步都有可能会被深度学习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给替代。

最近,板块有非常好的收益,我们上周也发布了《人工智能的春天来了!》专门提示这周以来的一个机会。这也是基于我们对政策和产业的最新调研的结论。政策上不用说,人工智能成为了现在两会上最大的"网红":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地方。第二个就是大家也看到了,现在在微信上传的视频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安徽省代表团审议的时候,专门留下来去看了科大讯飞董事长给他演示的两个人工智能产品,是赞叹不已。第三个就是昨天下午央视专门直播了科技部部长在两会期间的记者会,如果看过直播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基本上那个记者会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围绕人工智能的,部长也是第一次给大家透露了,国家现在正在制定人工智能的专项规划,他说出了一个时间点,就是在两会以后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这个规划是系统的,从政府组织多个部门,到企业家,包括一些年轻的创业团队,都加入到规划的政策过程中。


另外一个政策上重要的催化,就是今年可能会到来的,大家应该会注意到,“十三五”科技规划里面有一个中国科技2030项目,这个相当于是新时代的“两弹一星”项目。当时提出了四个方向,第一个是类脑科学和类脑计算;第二个是新一代移动网络;第三个是量子通信和和量子计算;第四个就是深海深空探测。当时人工智能是划分在脑科学和类脑计算里面的,今年年初科技部专门指出,考虑到人工智能现在的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力,考虑专门新分了一个人工智能2.0项目,而且提出了一个时间点,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规划完成,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当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第二点就是产业上的变化,我们也多次跟产业界最前沿去做了接触,因为一级市场来说的话是非常火热的,我们也知道包括红杉资本这些基金,现在因为处于互联网的后半场,很多都不再过多的去聚焦互联网的投资,基本上都在火热的投资人工智能,可能比二级市场还要更火热。这些投资过程中,是不是都是一些概念呢?我们调研的结果是不见得,很多公司人工智能的一些独角兽公司,从去年开始无论是收入还是盈利都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它们的增速非常快,有的公司可能已经增长了数倍,已经达到了数亿元以上的量级,它们的毛利率非常高,这个就给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工智能变现,从速度和能力上来说,可能的进度要比当初的互联网还要更快。


最后就是我们回到A股来说的话,龙头公司科大讯飞,我们看到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年初它自己制定了一个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计划。很多人对科大讯飞有两个疑问,第一点就是它制定这个股权激励计划的时候,它的一个考核要求是从今年开始,大概四年的时间,基本上每年的一个收入的增长率都在30%左右,没有要求业绩的考核,可能很多投资者会觉得这个考核标准比较低,我们也做了一些统计。在过去三年,A股的所有公司中,能够收入规模在30亿以上,同时又能保持每年30%增速的,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没有一家。 曾经浪潮信息因为去IOE的带动可以做到,但是它从2016年开始,收入增速就已经预告开始下滑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考核标准,实际上也是公司对于从今年开始的行业的收入会发生拐点的一个重要信号。第二点就是,实际上很多人会觉得科大讯飞的估值很高,因为这个公司的估值很少有低于70倍过,但是在考虑估值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到,整个公司潜在的利润空间。第一点就是公司实际上有一个接近一千人的人工智能团队,公司投入的研发规模,在最近几年每年都是接近收入的30%,这个不但超过了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甚至连全球最顶尖的,华为、谷歌这类靠研发投入巨大的公司在比例上也不落后,这就显示了一个公司巨大的潜在的发展能力。


第三点就是,公司现在处于教育行业的快速的扩张期,这部分市场推广、人力成本,大家也知道,讯飞的语音输入法有四亿多的用户,包括它的AIUI、万物语音的云平台,其实背后对机房的消耗,对各方面资源的消耗费用是非常大的,这部分每年可能要吃掉四到五亿的利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虑它的潜在利润,科大讯飞的估值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它今年为什么从年初至今,除了新股之外,应该是在A股里面涨幅数一数二的原因。无论从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的A股龙头公司来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人工智能它处于一个产业落地的非常重要的拐点。


另外一方面,我们看看今年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拐点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从2014年开始,我刚才也提到了,人工智能一开始大家炒的都是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同质化的公司比较多。无论是亚马逊的Amazon Go在零售上应用,还是去年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京山轻机它在利用智能学习来做槟榔的检测,降低人力成本,现在在很多的行业,它意识到会使用深度学习这个工具。所以今年我们预判会有很多的新兴行业,会把深度学习引入,不再是原来的图像识别也好,人脸识别也好,这样的一些非常同质化的行业里面。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未来最受益的人工智能的公司。 实际上我们觉得从现在来看,A股可能安防公司做人工智能的比较多,以往来说的话,人脸识别的盈利方式无非是通过API调用或者是离线授权这些方式去盈利。单纯通过算法盈利是比较难的,最好是通过软硬件结合来卖整体的软硬件设备,这样来盈利空间会更大,包括我们在一级市场的调研,在一系列产业的了解过程中,也确实是很多公司都转向安防方向去,而且带来的收入增长非常大。我们最近推荐的黑马工大高新也是这么一个思路。


另外从几个方面来讲,我们也是一直强调的,实际上对于整个A股来说的话,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一些大数据行业,就是拥有非常好的结构化数据的行业。比如说医疗、医疗影像;第二个就是金融,金融是数据结构化做的最好的行业;第三个就是科大讯飞所做的教育这个行业;第四个就是要关注一些人力资源非常密集的行业。比如说一家公司所做的槟榔的工业检测,原来一条生产线大概需要20多个女工去检测,在人力资源很密集的一个行业,如果引入深度学习能降低人力成本的话,带来的利润弹性是非常大的。


我们想说明几点,当然深度学习现在不能说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算法,或者人工智能技术也没有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但是不代表它就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有几个角度是可以考虑的呢?第一,可以限制它的一个使用范围,在确定的专业的领域内用人工智能,现阶段做通用的这种机器人,或者通用的智能产品还是不太成熟的。我们可以把它划定一定的范围,比如说就在金融的领域,包括大数据征信或者说在投资的领域。比如说局限在医疗影像识别这个领域,包括自动驾驶,现在百度所做的就是在划分一个固定的园区,在固定的园区之内,我们可以做一些自动驾驶的工作,而且会取得非常好的体验。比如说它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它就有十多辆的自动驾驶的汽车,在乌镇互联网大会这个限定范围给大家去试用,那个就是可以做到,体验和各方面都做的比较成熟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不是做一个决定性的判断,可以去做一些选择,就是给出多个选项。其实搜索引擎是最早把深度学习引入的商业系统了,但是搜索引擎就不是直接给你多个判断,不是直接给你搜索的结果,它是给你多个你搜索结果的选择,让你从中去选择。所以人工智能现阶段,如果不能做到一个非常确定精准的程度的话,它可以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就像给人一个多项选择,像辅助医疗这个行业就是逐步在学习搜索引擎的这一套算法和做法,这是我们对现阶段人工智能应用的两个方案。


第三个就是大家会觉得人工智能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对于数据可能会觉得,除了金融、医疗等一些领域之外,可能很多行业的大数据没有那么容易去获得,我对这个的判断是比较乐观的,大家不要忽视资本和政府的力量。从资本的角度,大家看Uber和滴滴也是2013年才开始并网的,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在三四年不到的时间内,全国的Uber已经装上了,这是资本的力量带来的一个非常快速快速的效果。现在一级市场人工智能投资的这么火热,很有可能在很多的数据领域,能够打破一些瓶颈。第二点就是政府的力量,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往的一些限制数据的瓶颈,比如说医院有一些数据孤岛,比如说有一些行业有数据不开放的,我相信如果政府强力要求发展这个行业的话,我们国家政府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很多的瓶颈都是可以消除的。


最后我们再强调一下,我们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第一个优势,从最新的深度学习的论文统计来看的话,中国的整个深度学习的论文的一个数量并不比美国少,你去看整个,包括谷歌也好,包括全球各个人工智能最领先的研究机构和公司的一些领军人才,很多都是华人。深度学习如研究基础理论是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的,而我们中国是从小非常重视数学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二点就是一个中国的数据优势,就是刚才我所提到的,中国的数据的资源量是非常大的,美国想要做到人脸识别数据,想要超过中国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二个就是,数据的另外一点在数据的获得上面,因为欧美是非常重视数据隐私的,相比而言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限制因素会少一点,一些数据是很容易快速拿过来来产生应用的。我举个例子,IBM大概在前年收购了一家叫做Merge Healthcare的医疗影像公司,花了十亿美元,而实际上大家都知道,IBM的算法肯定是不会比这么一个小公司差的,它很希望拿到这个公司的医疗影像数据,对我们中国来说,实际上很多医院的影像数据通过国家的一些政策支持,或者一些科研合作,实际上就可以获得一些自己需要的数据。


第三点就是中国的人力成本的优势,我们在产业调研上来看的话,数据标注成本,在发达国家是挺高的,甚至有一些数据标注的专门的公司。对中国来说,其实数据标注并不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在中国来说可以快速的把人力成本给降低。当时在一次人工智能大会上,猎豹的董事长傅盛当时开了一个玩笑,他说蓝翔技校很快就会开设这么一个深度学习数据标注的专业,人力成本肯定会降低的非常快。


作为A股人工智能第一团队,我们不但最紧密跟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动态,同时最早从芯片、算法、国内、海外等多个维度40多篇报告全方位推荐人工智能这一战略方向,更组织深入调研了国内几乎所有人工智能明星独角兽企业,在提出“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成功预测AlphaGo大胜李世石之后,我们进一步指出“2017年将是各行各业拥抱人工智能之年”,如今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给我们巨大鼓舞,继续坚定看好这一战略方向,重点推荐科大讯飞、同花顺、东方网力、北部湾旅、思创医惠、浙大网新、和而泰、神州泰岳、工大高新、汉王科技等。


二、问答环节


问:我想问一下,未来人工智能在这些智能终端,比如说机器人或者是智能家居的一些硬件上,会不会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OS系统?比如说类似安卓的这种系统,如果有的话,哪家公司会做出来?

答:实际上这已经出现了一个趋势,在语音交互方面,在今年的CES展上,有个非常火的东西,就是亚马逊的Echo音箱里面,它实际上嵌入了一个ALEXA的语音平台,它已经嵌入到很多的智能产品里面了。只要嵌入这个系统以后,你的智能硬件就可以实现语音交互的功能,还可以调用一些语音的程序进行语音控制这样的。国内来说的话,目前语音识别的龙头当然是科大讯飞,他们自己也提出了AIUI的语音操作界面,比如说你做一个智能台灯或者一个物联网的智能设备,只要嵌入一定的麦克风和相应的硬件模块,你的云端就可以调用它的云平台的语音的AIUI的操作系统,你就可以实现智能语音交互的功能。而且这个可以想象未来的空间是非常大的,这是每一个产品里面都要嵌入硬件,都是要收费的,另外像云端如果需要更好的语音识别的服务的话,你是要收费的,这个弹性非常大,未来非常有前景的方面。当然,包括国内还有百度也是做的非常好的,前几天在家居家展会上还专门和美的、海尔合作,在美的和海尔的家电设备里面嵌入百度的duraOS系统。


问:如果在未来的竞争中,国家会禁止外资,比如谷歌来跟国内的企业竞争吗?在政策上面。

答:现在的谷歌就是进不来的,现在国家也在制定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因为这个东西,第一个它的语音识别,实际上是很多语音数据都被它掌握的,这涉及到一个数据安全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话,实际上不比互联网和计算机,有很多的语音操纵、无人驾驶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甚至有的时候是人命关天的设备,所以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在这个领域对它的信息安全的要求,只会比以往更高。


问:如果讯飞跟百度比的话,这两家会不会在OA系统上只剩下一家?

答:目前来看还看不到,因为现在能够把语音识别体验做到非常极致的,也就是这几个巨头,因为它需要非常高的门槛和瓶颈,所以本身就不是一个那么红海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又是新兴的开拓阶段,不会说两个互相争只剩下一家的情况。


问:我再问一下讯飞的问题,它现在跟李克强总理推荐了一个翻译机,这个产品现在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答:实际上这个产品是去年年底在发布会上第一次与大家见面,今年也是给李克强总理专门演示了翻译机,这个机器的价格是2999元左右,处于刚刚发布的阶段,应该很快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