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首席骆思远及其团队倾心打造,为投资者挖掘行业投资价值保驾护航! |
老骆行业周观点
2017.07.17
前言
本周周报内容很多,希望大家耐心阅读。大致上基本的内容,就是2Q17高企的库存调整已经结束,3Q17开始进入一波不错的旺季,7~8月iPhone8配套零组件会先跑一波。但由于设计、制程、组装问题, iPhone8真正大量组装还是会“迟到”,落在9月份发布会之后,一直到10~11月以后真正的量才会出来 ,因此4Q17还会比3Q17更旺( 看怎么解读了?悲观的人会认为3Q17不用期待,毕竟又迟到了,盛况要等到4Q17 ),基本上就是逐季上扬。
台湾电子产业是全球重要的风向标之一,我们选择在 苹果 iPhone8和 特斯拉 即将量产的重要节点,于7月份的第一周07/03(一)~07/07(五) 连续5个工作天,在台湾调研了14家代表性电子企业,涵盖了 苹果 及 特斯拉 产业链,涉及半导体晶圆厂、半导体存储、PCB硬板、FPC软板、综合被动组件、专业电感、光学镜头、5G通信、智能制造...等细分子领域,了解到最新的重要信息,除了台股以外,对A股及港股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上周, 台积电 和 大立光 法说会都表明了2Q17财报不佳的现象,这和我们说2Q17 “五穷六绝” 相符( 即便当时A股电子股价表现不弱,但那是因为别的板块更烂的错觉 )。 台积电 认为2Q17是谷底、最坏情况已过,3Q17营收将较2Q17成长近16%( 但低于市场普遍预估的20%,因此有“低于预期” 的说法 ),且4Q17仍可持续成长,4Q17甚至可望刷新历史新高纪录,明年1Q18淡季不淡的概率很高( 但大家都等不了那么久 )。
值得注意的是, 台积电 3Q17为 苹果 代工的A11处理器10nm制程,预估仅占3Q17营收的10%而已,一直要到4Q17才会大幅上升,也 隐藏了苹果iPhone8还要继续“迟到” 的疑虑。 iPhone8真正大量组装绝对不是现在,而是要拖到10~11月以后,所以美国的感恩节档期不一定来得及贩卖,而光靠年底圣诞节档期,然后今年12/31大刀一切,iPhone8销售数字肯定不好看。
上周 台积电 法说会释出的信息,等于间接证实了 苹果 iPhone8继续“迟到”,整个出货量会拖到4Q17才会上来,所以有些人的解读会比较悲观,但其实3Q17状况还不错。iPhone8零组件确实在3Q17全面启动了, 即便因为设计、良率问题,使得iPhone8量产时程一再延迟,不过iPhone8题材依然可望在7~8月发酵 ,但这个操作难度会越来越高,我们认为在9月份iPhone8发表之前, 苹果概念股还是可望呈现向上走势,一直到邻近9月份发布会之前,资金就会开始撤出 ,然后选择观望。
简单地说,目前已经进入3Q17旺季,iPhone8零组件也全面启动,但因为卡了一颗A11心脏量还不够大,以及OLED版设计及组装良率问题, iPhone8真正量产时间还会延迟,因此3Q17零组件先跑一波,4Q17还会有另一波更强劲的旺季在后面等着 。
核心观点
3月份电子那波行情,一度把 苹果 iPhone8提前反应完了,紧接着iPhone8“迟到” 时有所闻,且因为2Q17所有的智能手机都相当疲弱、半导体库存调整时间拉长( 消费者对iPhone8有所期待、潜藏换机需求,且iPhone8尚未问世前,非苹果不敢贸然大举推出新机 ),于是2Q17「零组件淡季不淡落空 + 半导体传统旺季失灵」,使得4月以来情绪较悲观,5、6月份行情也较诡异。
到现在正式步入7月份、迈入3Q17传统旺季,而且3Q17「递延+堆叠」效应正在发生,所有零组件,包括 苹果 、非 苹果 、国产手机…,所有配套零组件都已全面启动,3Q17是近年来最为强劲的一次3Q旺季。但上周 台积电 法说会释出的信息,等于间接证实了 苹果 iPhone8继续“迟到”,整个出货量会拖到4Q17才会上来,所以有些人的解读会比较悲观,但其实3Q17状况还不错。
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一下,2Q17当时部分企业存在基本面不佳的现象,不过2Q17当时因为别的板块股价表现更烂,所以造成电子股表现依旧强劲的假象。这个潜藏的利空因素,在市场开始要反应上半年中报的时候就会突显出来。
到那个时候,不妨再陆续从电子零组件撤出资金,可以转往其他板块,或干脆转进半导体封测股;别忘了,我们一直说晶圆厂6月中旬流片量已经开始急速上升,晶圆产线跑2个月之后,大约8月中旬左右,半导体封测产能就会急速上窜,预料届时 长电科技 、 华天科技 、 通富微电 …等产能都会被塞爆。
小结,我们维持推荐主轴的slogan「 立冬超安信 」: 立讯精密 、 东山精密 、 超声电子 、 安洁科技 、 信维通信 ( 排名不分先后 )。其他本周推荐则包括: 华天科技 、 胜宏科技 、 宏发股份 、 艾华集团 、 长信科技 、 蓝思科技 、 横店东磁 、 中航光电 、 科森科技 …,另外建议关注: 合力泰 、 顺络电子 、 硕贝德 、 华正新材 、 汇顶科技 、 田中精机 、 晶方科技 、 联创电子 、 法拉电子 、 水晶光电 、 三环集团 、 风华高科 、 麦捷科技 、 顺络电子 … 。
风险提示
包括DRAM和Flash的记忆体IC,以及面板显示屏幕…等零组件,因为供需失衡而致使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又出现 苹果 iPhone8改采全面屏面板、变更指纹识别方案,且HOV等国产手机也全面进入全面屏设计,有可能造成产能更迭出现青黄不接、零组件缺料、出货时程递延…等问题。而中长期盖晶圆厂和无尘室的,万一美国总统川普对中国来个Trade Ban,那么盖那么多晶圆厂却拿不到核心设备,事件的发展就会变得很尴尬。
1.7月台湾电子产业链调研,3Q17旺季基本确立
台湾电子产业是全球重要的风向标之一,我们选择在 苹果 iPhone8和 特斯拉 即将量产的重要节点,于7月份的第一周07/03(一)~07/07(五) 连续5个工作天,在台湾调研了14家代表性电子企业,涵盖了 苹果 及 特斯拉 产业链,涉及半导体晶圆厂、半导体存储、PCB硬板、FPC软板、综合被动元件、专业电感、光学镜头、5G通信、智能制造...等细分子领域,了解到最新的重要信息,除了台股以外,对A股及港股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9月份预料会发布3款iPhone新机,包括十周年纪念OLED版的iPhone8( 到时候名字可能不会叫做iPhone8 ),以及iPhone7和7S系列的2款。iPhone8将会采用屏幕内指纹识别( 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取消指纹识别 ),识别区的盖板玻璃一定要减薄,但这个工艺和方案备受挑战,也是iPhone8不断传出“迟到” 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这次和台系主流配套供应链聊下来,这3款iPhone新机预估今年2H17整体出货量应该介于8,000-10,000只( 但悲观的预期则仅约6,000-8,000万只 ),其中iPhone8大约占60%,剩下的40%是7S系列那2款。而且,由于设计变更和良率问题,iPhone8如果来得及的话,9月份应该还是会在发布会上发表,但真正大量出货会延迟到10月底甚至之后。
这个和我们周报一直阐述的观点相同;7~8月配套零组件全面启动,8~9月开始大量组装,9月份“少量” iPhone8新机跟着7S系列一起发布,然后发布之后顺势变成所谓“饥饿营销”,实际上是因为良率上不来( 所以4Q17检验iPhone新机销量数字会很难看 )。
(a). 苹果手机FPC软板需求持续增长,FPC软板产业前景可期
iPhone8预料新增FPC软板4~5片,主要是新技术的采用,包括无线充电及3D摄像头…等。iPhone8单机使用FPC达22~24片,价值量约22美元以上,单机价值量较iPhone7提升15%左右;明年的新机FPC用量还会继续提升,预测新增2片以上。简单的逻辑就是,当智能手机不断搭载新技术,对FPC的需求就会等同增加,FPC产业前景十分亮丽,我们顺势推荐 东山精密 ,并建议关注 景旺电子 、 合力泰 、 风华高科 …。
(b). 无线充电接收端零组件遭遇产能紧张,东山精密、横店东磁深度受益
目前来看,日系厂商扩产意愿不强,大陆及部分台湾厂商仍积极扩产,尤其是 东山精密 ,是iPhone8无线充电FPC软板的核心供应商,现阶段正积极扩充产能,在无线充电领域算是赢家。另外, 横店东磁 是iPhone8铁氧体磁片的核心供应商,目前也正加紧扩产,发展前景极佳。 东山精密 、 横店东磁 ,都是我们3Q17乃至于2H17十分看好的个股标的。
(c). MLCC及R-Chip有望持续涨价,风华高科因此受益
受到日厂关停部分MLCC产线及需求增长拉动,台湾被动元件大厂 国巨 于4月提升了部分MLCC及R-Chip( 他厂称之为Chip-R ) 的售价,并于6月再次提升了部分MLCC的售价,提价幅度高达15~30%。在日系被动元件大厂陆续关停部分产线,而台系企业扩产也十分谨慎的情况下,我们研判MLCC及R-Chip在未来一年内仍将面临紧缺,尤其是3Q17开始,手机零组件需求全面提升,在手机拉动被动元件的驱动下,MLCC预料仍将继续涨价,这个涨价趋势映射到A股,我们则建议关注 风华高科 。
(d). Flash需求大幅增长,扩产难度较大,供求紧缺仍将继续,有望与5G无缝衔接
Flash持续供不应求,3Q17恐怕是史上最缺货的一次。随着手机库存调整结束,3Q17各品牌手机开始进入一波强劲的拉货周期,不管 苹果 、 非苹果 ,现在通通在拉货,缺货会一直延续到4Q17甚至明年。
以 苹果 手机为例,iPhone7主流存储是32G、64G和128G,iPhone8会是64G和256G,相比之下,内存提升但却无法迅速转到64层,国际主流厂商包括 东芝(Toshiba)、美光(Micron) 还在奋斗中。
研判Flash紧缺有望在明年2H18得到初步缓解,但紧接着2019~2020年开始,5G手机陆续问世、渗透,预料又会让Flash再次面临强劲的增长,中长期Flash都有不错的发展机遇。光就这点,建议可以重点关注A股Flash稀缺厂商 兆易创新 。
(e). 5G通信研发紧锣密鼓,手机先行,射频器件深度受益。
台湾 昇达科 正在为开发5G通信毫米波器件,包括滤波器、隔离多工器...等均已研发成功,根据时间节点,预计明年 华为 将开始为运营商组建5G视点网络。IC载板大厂 景硕 ,则是Skyworks、Avago射频器件IC载板的核心供应商。今年iPhone8在射频器件方面变化不大,也在开始量产, 景硕 也正配合Skyworks、Avago及Qvrvo开发5G射频器件IC载板。5G手机射频器件单价价值量提升约2~3倍,电感器件单机价值量提升约15%,MLCC及R-Chip也有10~20%的提升。关于5G手机产业链,我们重点推荐: 信维通信 、 立讯精密 、 麦捷科技 、 顺络电子 …。
(f). 苹果力推类载板,未来多个产品有望推广应用,三星及华为有望紧随其后
苹果 力推类载板,未来多个产品有望推广应用, 三星 及 华为 有望紧随其后,推荐 超声电子 。
iPhone7以前 苹果 都是用HDI,但今年iPhone8开始, 苹果 全面导入无线充电功能,而无线充电又会占据手机较多的空间( 而且大部分的空间都要节省下来塞电池 ),所以 苹果 顺势缩小HDI主板面积,改采类载板SLP,通过「2+1」的方式大量在iPhone导入类载板SLP设计方案。
将来 苹果 的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也会陆续导入类载板SLP。重点是 苹果 开始用了,预料 三星 及 华为 也有望在2018年的新旗舰机采用类载板SLP,然后 Oppo、Vivo 也有望跟进。
(g). 8寸晶圆持续满载,面板驱动IC晶圆流片量提升,面板下半年积极乐观。
这次我们也拜访了著名的8寸晶圆厂 世界先进 ,它是 台积电 的子公司,从事8寸晶圆代工,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驱动IC,电源管理IC及指纹识别…等领域。 世界先进 的产能利用率不断垫高,流片量从6月份开始已经明显增加,预计3Q17增长乐观,其中面板驱动IC晶显著增加,预示面板厂2H17积极乐观。为此,我们推荐 深天马A ,并建议关注 京东方A 。
一般而言,晶圆厂跑2个月之后,到了8月中旬左右,半导体封测产能就会急速上窜,届时封测板块也会变得很好。A股的 长电科技 、 华天科技 、 通富微电 …等,届时也可望进入另一波荣景( 长电科技随着3Q17中旬旺季到来、与中芯国际紧密合作及人事布局调整,未来趋势逐渐向上、倒吃甘蔗 )。
(h)、GPU、Flash、PA 需求驱动,IC载板前景广阔。
受到比特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矿机需求强劲,GPU出现供货紧张,预计未来2年仍将增长,Flash需求大幅增加,5G驱动,PA数量也将继续增长,另外还有双摄、3D摄像头…等,IC载板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建议重点关注即将上市的 深南电路 。比特币GPU及显卡概念,则首推 华天科技 及 胜宏科技 。
(i). 两年内OLED手机仍是“潮流”,产业链热度不减
苹果 对于OLED手机比较积极,但全市场目前也只有 三星 可以提供OLED屏幕,也就是说,现阶段也只能看 三星 有多少OLED屏幕可以丢到市场上来,如果有的话,也才能满足其他非 苹果 或大陆国产手机之需。快一点的话,明年起才有可能会出现非 三星 的其他OLED产能,反正今年几乎只能仰赖 三星 独家。
把时间轴拉长一点来看,明年、后年都会有新增OLED产能。我们先假设 夏普(Sharp) 的IGZO短期内还不成气候,Micro LED未来这2年内也不足以威胁OLED,那么OLED手机屏幕依然是这2年内的“潮流”( 潮流≠主流 ),而且 苹果 明年2018年的3款手机预料都将搭载OLED屏,因此我们依旧重点推荐: 欧菲光 、 安洁科技 、 科森科技 …。
(j). PCB汽车板、车用镜头、车用连接器,中国大陆成长态势越趋明显
部分曾经辉煌过的台湾企业,在PCB、连接器、关键零组件…等都曾经创造台湾经济奇迹,但随着台湾政府的夜郎自大与故步自封,与民间企业思维脱节日益严重,消费性电子零组件已被中国大陆日渐赶超,而PCB汽车板、车用镜头、车用连接器…等汽车电子零组件,在中国大陆市场集中、聚集经济、政府补贴、成本效应…等因素共振下,中国大陆成长态势越趋明显。
大陆企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未来持续增长可期,我们推荐: 胜宏科技 、 中航光电 ,以及港股的 舜宇光学 ,另外我们也建议关注: 景旺电子 、 依顿电子 、 联创电子 …。
2.库存调整结束,3Q17零组件全面启动,4Q17将更上一层楼
时序正式迈入7月份、步入3Q17旺季以来,各类好消息陆续涌现。不久之前,台系IC设计公司( 包括Driver IC、无线充电、快速充电、指纹识别、Type-C和Lightning…等领域 ) 纷纷表示3Q17营收增幅可望达到2位数,甚至上看20% 以上,这背后的意义说明了手机库存调整已经结束, 3Q17 零组件厂商开始进入密集拉货阶段 ,目前正处在一波旺季的开端 。
犹记 台积电 4月底法说会透露出几个重要的信息;2Q17智能手机客户的需求十分疲弱,使得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库存调整时间因此拉长 ,不过,虽然当时 台积电 表达了2Q17悲观的看法,但它并没有因此调降全年目标;换句话说,在2Q17业绩偏空的市况下,同时也隐含了3Q17~4Q17会来得又急又强。
上周, 台积电 的法说会又再次透露A11处理器10nm制程,预估仅占3Q17营收的10%而已,一直要到4Q17才会大幅上升,也隐藏了苹果iPhone8还要继续“迟到” 的疑虑。 iPhone8真正大量组装要拖到10~11月以后 ( iPhone8零组件7~8月启动、8~9月初步量产,但量产良率大幅提升是10~11月以后的事了 ),所以美国的感恩节档期不一定来得及贩卖,而光靠年底圣诞节档期,然后今年12/31大刀一切,iPhone8销售数字肯定不好看。
不过iPhone8零组件确实在3Q17全面启动了,即便因为设计、良率问题,使得iPhone8量产时程一在延迟, 不过iPhone8题材依然可望在7~8月发酵 ,但这个操作难度会越来越高,我们认为在9月份iPhone8发表之前, 苹果概念股还是可望呈现向上走势,一直到邻近9月份发布会之前,资金就会开始撤出 ,然后选择观望。
简单地说,目前已经进入3Q17旺季,iPhone8零组件也全面启动,但因为卡了一颗A11心脏,以及OLED版设计及组装良率问题, iPhone8真正量产时间还会延迟,因此3Q17零组件先跑一波,4Q17还会有另一波更强劲的旺季在后面等着 。
非 苹果 品牌手机也蓄势待发,各类零组件进入3Q17旺季,这个从8寸晶圆满载就看得出来。而 8寸晶圆产能满载,也预示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春燕归来、无线充电也不会太差 ,整个3Q17旺季基本也不会太差。
别忘了,6月份以来,诸多晶圆厂早已规划3Q17的产能布局,预料8寸晶圆产能会从3Q17一直满到年底( 虽然不排除也有overbooking的现象 )。而除了8寸晶圆,12寸的也不差; 台积电 、 中芯国际 6月中下旬流片量已经开始急速上升, 台积电 的A11处理器7月份开始量产。从这个角度来看, 8月中旬左右,半导体封测产能就会急速上窜,届时封测板块也会变得很好 。A股的 长电科技 、 华天科技 、 通富微电 …等,届时也可望进入另一波荣景( 长电科技随着3Q17中旬旺季到来、与中芯国际紧密合作及人事布局调整,未来趋势逐渐向上、倒吃甘蔗 )。
3. 8寸晶圆产能满载,预示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春燕归来,3Q17旺季又急又快
先和大家简单科普一下,8寸晶圆主要是用来生产一些看似比较成熟、规格标准化、芯片计算难度不太高、单价不算太贵的IC芯片, 下游应用像是:部分摄像头、多数指纹识别、无线充电、Type-C、NFC、MCU、一般面板甚至全面屏的Driver IC… 。如果8寸晶圆满载,也说明了这些下游应用领域变得不错。
时序迈入6月份以来,诸多晶圆代工厂已经开始规划3Q17的产能布局,尤其3Q17的8寸晶圆厂产能排程已经满了,生产周期由过去的8~10周拉长到12周以上,预料8寸晶圆产能利用率会一直满到年底,各IC设计公司早在6月初就已经纷纷下单提前book产能,3Q17旺季会来得又急又强。
而 促使8寸晶圆满载的最大原因,就是摄像头、指纹识别、无线充电…需求暴增,所有的厂商都在抢8寸晶圆产能 ,所以包括 台积电 、 联电 、 世界先进 、 中芯国际 …在内,6月份以来都出现一波抢产能热潮。
由于iPhone8即将进入备货周期,非苹果品牌手机也会准备新机加入战局,整个手机供应链马上开始为2H17新机备战 ( 所以不单是摄像头、指纹识别、无线充电,而是所有的手机零组件3Q17都会活蹦乱跳,整个电子基本面会很强 ),尤其指纹识别从2017年起已经纳入手机标配,特别是HOV及其他国产品牌,清一色全是指纹识别手机,再加上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也都导入指纹识别,使得各相关IC设计公司如 FPC 、 敦泰 、 汇顶科技 …等均开始积极布局,连带出现提前争夺8寸晶圆产能的现象。
8寸晶圆这块领域近期出现春燕归来荣景,近期都有不少客户陆续回补库存,几乎所有两岸8寸晶圆厂都涌入了不少抢产能的订单,也预示了部分下游应用领域的春天提前到来。除了摄像头和指纹识别以外,其他像是:无线充电、Type-C、Lightning、NFC、MCU、Driver IC…等,需求也都大幅度上扬。相关受惠概念股包括: 长电科技 、 华天科技 、 欧菲光 、 汇顶科技 、 晶方科技 、 硕贝德 、 三环集团 、 中颖电子 ( MCU、Driver IC )…,以及港股的 中芯国际 ( 主要配套封测是长电科技 )、 华虹半导体 ( 主要配套封测是通富微电 )。
晶圆产线跑2个月之后,大约8月中旬左右,半导体封测产能就会急速上窜,预料届时 长电科技 、 华天科技 、 通富微电 …等产能都会被塞爆。
4. 手机无线充电浪潮短期内一触即发,中长期产业前景更加辽阔
继 三星 将无线充电引入手机开启了新纪元之后,今年 苹果 iPhone十周年全面纳入无线充电方案,宣告手机无线充电进入全新的际遇。
今年 苹果 iPhone8全面搭载WPC标准的无线充电,而 LG 新机V30也将纳入无线充电, 华为 、 Oppo 、 Vivo 、 金立 、 努比亚 、 魅族 …等国产品牌也都蠢蠢欲动、暗潮汹涌,无线充电手机浪潮一触即发,预料明年2018年将有一半以上的手机搭载无线充电,发展前景广阔。
无线充电虽然 三星 最早推广应用,但 三星 的方案存在充电速度太慢、发热量过大、仅限点对点充电…等问题,用户体验不佳,不过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相关问题陆续获得解决。标榜高端形象的 苹果 今年3款iPhone都将全面导入无线充电,顺势将无线充电提升到另一个新的台阶,而且 苹果 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将无线充电和快速充电结合,2019年的iPhone9也许就看得到。
去年 苹果 iPhone7把3.5mm耳机接口取消、推出无线耳机仅仅是第一步,未来不管 苹果 或是非 苹果 手机设计方向,将全面导向「 全面屏 + 窄边框or无边框 + 少孔洞or无孔洞 + 无线充电 + 无线耳机 + 全面防水 + 支持5G 」等综合方案发展;2019年的iPhone9除了结合无线充电和快速充电之外,预料也将推出全机身无任何孔洞的方案( 所以玻璃机壳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但陶瓷机壳就一定是最终方案吗?这点我们持保留态度 ),未来5G手机用电量将明显增加,电池续航力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出现所谓“共享充电宝” 概念,试图从共享经济的角度来解决手机电力续航的问题,但将来如果基于无线充电的共享商业模式,也许将更具价值和前景。
汽车搭载手机无线充电的构想也没停过,2016年初无线充电联盟WPC宣布,全球共有34款汽车提供车上无线充电的功能,随着技术的成熟及标准的规范,越来越多的车型都将陆续搭载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 无线充电 + 物联网 + 大数据 」,无线充电生态网络呼之欲出,无线充电盛宴亦将开启。可预见的未来,将出现各类无线充电运营商,在诸多店家、商场、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安装无线充电器,为使用者提供无线充电服务并收取费用。无线充电运营商同时可以藉此掌握客户资料,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及增值服务。
我们看好无线充电在手机、智能终端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重点推荐: 立讯精密 ( 苹果iPhone、Apple Watch无线充电发射端核心供应商 ), 信维通信 ( 三星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端核心供应商,国内为数不多的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端解决方案厂商 )、 东山精密 ( 苹果iPhone无线充电接收端FPC软板核心供应商 )、 安洁科技 ( 正在开发无线充电散热模组,2018年有望应用于iPhone新机 )、 横店东磁 ( 苹果iPhone无线充电接收端铁氧体磁片核心供应商 );建议关注: 合力泰 ( 三星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端FPC软板核心供应商 )、 田中精机 ( 苹果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绕线机独家供应商 )、 顺络电子 、 硕贝德 。
5. 3Q17手机零组件全面启动,摄像头产业链随之爆发
在 3Q17手机零组件“基本面” 全面复苏的情况下,摄像头产业链除了跟着雨露均沾外,其实更多的受惠因素,是像素不断提升、双摄渗透率加速、3D摄像头等新技术的驱动。而且,除了手机应用之外,汽车用量也会越来越多。
在 苹果 iPhone8问世前, Oppo 是属于少数敢于发布新机的品牌之一,它在6月初发布了新机型R11,前置摄像头像素提升至2,000万像素,后置采用1,600万广角+2,000万长焦的双摄像头系统。紧接着就是重头戏 苹果 iPhone8,预料将搭载3D摄像头、双摄像头,而 三星 在发布了令人惊艳的S8全面屏新机之后,2H17也还会陆续发布新机,也会搭载双摄像头。另外, 特斯拉 Model 3即将进入批量生产,将搭载8个摄像头。
整体来说,手机端摄像头像素不断提高、单位价值量也随之提升,双摄渗透率集中在3Q17~4Q17迅速提升,3D摄像头在 苹果 带领下,后市发展也势如破竹。而在汽车端,汽车智能化绝对是大势所趋,ADAS渗透率也不断提升,人脸识别、疲劳驾驶侦测、手势识别、智能后视镜、360度环视系统…等,都将使得摄像头在单车的使用数量大幅提升。
现阶段,摄像头产业链部分环节已经出现争夺产能的现象( 就像IC设计都在抢8寸晶圆产能一样 ), Sony 已经优先为 苹果 、 华为 、 Oppo 、 Vivo …供应CMOS图像传感器,其他厂商有钱也抢不到货,必须乖乖在这4家后面排队。
摄像头产业链爆发了,我们首选的推荐组合,主要包括: 欧菲光 ( 摄像头模组 )、港股的 舜宇光学 ( 摄像头模组、镜头 )、 华天科技 ( 芯片封测 ),同时我们也建议关注:港股的 邱钛科技 ( 摄像头模组 )、 合力泰 ( 摄像头模组 )、 水晶光电 ( 蓝玻璃滤光片 ), 联创电子 ( 摄像头模组、镜头 )、 晶方科技 ( 芯片封测 )。关于这些细节,各位可以回去翻阅我们的行业深度报告《手机、汽车齐发力,无限风景在“摄”途》。
6. iPhone8 配套零组件即将启动,3月份炒过的议题可望卷土重来
年初的时候我们说,因为新的iPhone8很难做,要看 富士康 组装良率上不上得来。 苹果 为了保障可以如愿发布iPhone新机,一度罕见地提前在1Q17试产检测,结果当时组装良率实在是太低了,而良率爬坡需要很长时间,因此 苹果 索性把整个备料和组装时程大幅往前拉,使得整个配套iPhone8相关零组件3~4月陆续进入备货周期、2Q17会淡季不淡。
3月份以来电子股那波行情,把大部分iPhone8利好都反应的差不多了。当时乐观的预期是,iPhone8配套零组件提前进入供货周期、2Q17淡季不淡。但是后来iPhone8因为3月底、4月初指纹识别方案受阻,出现“迟到” 的现象,使得2Q17淡季不淡的预期落空。
因为iPhone8采用不少新技术,包括采用了弯曲AMOLED贴合和3D感测技术,这个组装难度相当高( 详见我们之前手绘的“苹果iPhone8 为什么要用OLED” 结构图 ),尤其 苹果 为了消灭Home Key,这次指纹识别甚至舍弃了传统电容技术,改采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为求屏幕上所有东西通通都要Under Glass,使iPhone8表面就像一面镜子,做到真正的无边框、窄边框,成为真正的全面屏。
跳个tone说明一下,一般新机会经过三个测试阶段: 工程验证测试EVT → 设计验证测试DVT → 生产验证测试PVT ,不一定那么绝对,但八九不离十。
iPhone8测试版原型机多达16~17种,经过长期的工程验证测试EVT阶段后,4~5月应该已经进入设计验证测试DVT阶段,目前6~7月进入生产验证测试PVT阶段。如果进展顺利而不再“迟到” 的话, 7~8月配套零组件全面启动,8~9月开始大量组装,那么9月份发布、“少量” iPhone8新机推出还是有可能的 ( 发布初期预料仅有300~400万只 ),然后发布之后顺势变成所谓“饥饿营销”。整个iPhone8量产良率爬坡会延到发布之后、 10~11月以后,等过了这段期间,iPhone8的供应量才能真正大量丢到市场上来 ( 多数消费者如果预订iPhone8,真正拿到手,时间差不多可以for圣诞节礼物,但美国感恩节也许来不及 )。
台积电 for 苹果 iPhone8的A11处理器量产时间预计落在7月份,从这个角度来看,iPhone8在 7~8月配套零组件全面启动,8~9月进行大量组装,9月份发布新机,10~11月良率大幅提升 是合理的。这样的话, 3月份炒过的iPhone8概念股预料即将卷土重来 。
iPhone8受惠的A股企业,“议题概念”及受惠程度较大的包括:HDI手机板概念的 超声电子 、FPC软板及无线充电概念的 东山精密 、前置摄像头和Force Touch的 欧菲光 ,SiP封装受惠的 长电科技 ,配套 日月光 的SiP模组 环旭电子 ,Lightning及天线和声学与无线充电多重概念的 立讯精密 ,天线和无线充电的 信维通信 ,电池的 德赛电池 和 欣旺达 ,2.5D玻璃的 蓝思科技 ,以及搭配上下2.5D玻璃而必须采用的不锈钢金属中框 科森科技 ,还有因玻璃精雕机需求暴增而间接受惠的 劲胜精密 ,功能性器件和光电胶的 安洁科技 ,电声器件相关的 歌尔股份 也算受惠股之一 。
7. 特斯拉Model 3量产在即,电动化及智能化开启汽车电子盛宴
iPhone8短期内不再性感了,我们索性来看看 特斯拉 ,毕竟 特斯拉 Model 3预计在2017年7月正式达产。
特斯拉 Model S及Model X在2016年销量合计7.6万辆,同比增长50%,而1Q17 特斯拉 交付量也已突破2.5万辆( 其中Model S为1.34万辆,Model X则为1.16万辆 ),1Q17已创单季度历新高,同比增长69%。目前Model S及Model X仍持续热销,而Model 3的预订也相当火爆, 特斯拉 2017年预计产量23万辆、2018年上探50万辆,预计2020年正式突破100万辆大关。
Model 3最大续航可达346公里,0到100公里加速只要6秒,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其海外售价3.5万美元起。 特斯拉 之前的车型要价近100万元人民币,让不少人望之怯步,然而Model 3定位为大众消费级,对标传统 宝马 BMW 3系列,性价比较高,颇受市场青睐。
特斯拉 Model 3预计在2017年7月正式达产,4Q17产能也将提升至每周5,000辆,并在2018年提升至每周10,000辆。
回顾当年 苹果 经典iPhone4机型,奠定了 苹果 在之后智能手机市场横扫千军的地位,而如今的 特斯拉 也在积累和酝酿多年之后,面向大众消费者推出Model 3,以其前沿的设计、卓越的性能、合适的价格,预料Model 3将会像当年iPhone4那样成功,在全球掀起一股浪潮,推进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我们看好 特斯拉 产业链,重点推荐包括: 宏发股份 ( 继电器 )、 安洁科技 ( 电池导电连接材料 )、 东山精密 ( 结构件、散热器及FPC软板 )、 蓝思科技 ( 中控触摸屏及盖板玻璃 )、 长信科技 ( 中控触摸屏 );同时我们也建议关注: 法拉电子 ( 薄膜电容 )、 中科三环 ( 钕铁硼磁材 )、 联创电子 ( 智能驾驶摄像头 )…。
特斯拉 概念股当中, 安洁科技 已有多款新产品导入 特斯拉 电动汽车(Model S及Model X) 及 PowerWall ,预计公司在Model 3中的供货价值量将达到100~200美元,该业务未来有望快速增长。 宏发股份 则是继电器龙头,正在为Model 3开发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单车价值量达到人民币500多元。 东山精密 我们讲了很多次了,公司正在为 特斯拉 提供结构件、散热器等产品,它收购的子公司 MFlex 也在为Model 3开发FPC软板板,单车价值达到几十美元。
估计大家比较少注意到的是, 蓝思科技 其实也为 特斯拉 中控触摸屏提供盖板玻璃,并积极拓展产业链,开发汽车中控触摸屏,也有望获得订单。而大家比较清楚的 长信科技 ,也正在为 特斯拉 Model X提供中控触摸屏,单机价值达到500多美元,供货约占30%,有望在Model 3中获得订单,单价价值量300多美元,此外, 比克动力 技术路径与日本 松下 一致,未来也具有想象空间。
其他建议关注的包括 法拉电子 ,它是薄膜电容龙头,产品已通过 特斯拉 认证。 中科三环 在2016年10月已与 特斯拉 签订三年供货协议,主要生产钕铁硼磁材,目前已经开始供货。 联创电子 进入 特斯拉 供应商之列,提供智能驾驶摄像头, 特斯拉 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单车采用8个摄像头,预计Model 3将具备智能驾驶功能,公司有望因此受益 。
8. 宏发股份精益求精、铸就卓越品质,智能制造亦将开启新篇章
宏发股份 是继电器龙头,在继电器行业深耕30多年,全球市占率12.5% 排名第二( 但其家电继电器、智能电表继电器,两个细分领域全球市占率位居第一 ),综合实力已多年位居国内行业首位,综合毛利率不断提升,2016年已经达到39.5%,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传统继电器需求稳中有升、行业空间广阔, 宏发股份 日益受惠。目前公司产能相当吃紧,订单已经排到3Q17末,正在调动资源、提升产能来应付。而公司的电力继电器依旧保持全球第一,尽管受到国网用量下降影响,国内业务增长乏力,但海外业务特别是欧美及亚太地区,1Q17都还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而今年还是全球电网建设小年,明年才是真正的大年, 宏发股份 电力继电器业务还会持续增长。
现在大家都在讲汽车,从行业的趋势来看,汽车电动化绝对是大势所趋, 宏发股份 高压直流继电器未来前景相当可观!在过去,单一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在单车应用上,价值量约1,000~1,500元,但是公司做控制模块( 含高压直流继电器、开关、连接器、薄膜电容…等 ) 之后,这部分的价值量上探到2,000~2,500元。
眼前可以看到的是 特斯拉 Model 3量产在即,目前公司产品正在认证,预料2H17可望进入 特斯拉 供应链,明年2018年Model 3还将大幅增长,公司当然绝对受益。别忘了,进入 特斯拉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公司还与 宁德新时代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洽谈,目前已经展开合作,将成为主力核心供应商, 宁德新时代 电控系统在国内新能源大巴车领域市占率达到70%以上,这一合作,将打开公司在国内市场新局面。
公司自行设计装配的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已经投入生产,未来随着海外关键客户产品测试陆续过关,公司低压产品出口也会快速发展,呈现内销、外销同步增长的态势。从多重角度观察 宏发股份 ,都是近期值得重点关注的好标的 。
9. 安洁科技特斯拉车间完成,苹果及特斯拉新增长点陆续浮出
除了手机领域之外,汽车电子也算是 安洁科技 未来增长动能之一,公司同时也是 特斯拉 概念股。
在汽车电子领域上, 安洁科技 收购了 新星控股 ,给 博世 等客户的供货也正在逐步提升,目前台面上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公司成功进入 特斯拉 ,在电动汽车及 PowerWall 上都已经批量供货,2017年可望大幅增长,为 苹果 智能汽车配套的研发方案也在进行中。
安洁科技 为特斯拉配套的专用车间预料5月份可以完成 ,厂房约10,000平米、整个区约40,000平米,预计公司还将斥资7,000多万元投入。 安洁科技 已有多款新产品导入 特斯拉 (包括Model S及Model X) 及 PowerWall ,预计公司在Model 3中的供货价值量将达到100~200美元,该业务未来有望快速增长。
今年iPhone8十周年纪念款会采用OLED面板,预料 安洁科技 也会有新料号顺势导入,单机价值量将是原来的3倍,所以如果明年 苹果 全部iPhone机型都改采OLED的话,那么 安洁科技 预料更加受益。
目前 安洁科技 有两款新产品有望导入 苹果 ,一个是包装盒上的包裹膜( 采新设计,包裹膜上有3条胶,主要是为了防伪,单价约3元人民币 ),另外一个是手机保护膜( 单价约2元人民币 ),这两款产品预计最快2017年底量产并导入 苹果 。而 安洁科技 子公司 适新科技 ,日前也为 苹果 开发一款新产品,单个价值量高达到十几美元( 我们也猜不出这是什么零件,但是十几美元确实很贵 ),已研发数个月之久,预计2017年也能开花结果。
此外,今年iPhone全面导入无线充电,非 苹果 手机预料也将陆续跟进,趋势对 安洁科技 也是利好。因为无线充电会面临散热的问题,必须大量采用散热、导磁极石墨材料,这些 安洁科技 通通都可以做,只是目前公司还没有给 苹果 做任何配套,倒是已经给非 苹果 的其他客户试样了。
而 安洁科技 另以34亿元收购 威博精密 100%股权,这家 威博精密 主营小金属件,包括:摄像头金属支架、指纹识别金属支架等,是 Oppo、Vivo、华为... 小金属件的主力供应商,因此 安洁科技 在消费性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和 威博精密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安洁科技 通讯类产品也可以因此快速导入 Oppo、Vivo …等大陆手机客户;反过来说, 威博精密 的产品也有望切入 苹果 。
整体而言, 安洁科技 潜在机遇值得期待,公司更长远的“故事”,还包括了:智能家居、VR/AR、无线充电、可穿戴设备…等。
10. 艾华集团铝电解电容龙头,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厚积薄发,华丽绽放
艾华集团 是铝电解电容龙头,公司从腐蚀箔、化成箔到铝电解电容器都有完整的产业链,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是全球排名第四第五,国内第一。产品主要应用于照明、消费电子、消费电源、工控及汽车电子领域,并积极布局军工、航天、医疗等领域市场。
铝电解电容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国内产业也将进一步整合,我们认为,随着 艾华集团 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将在更多市场取得突破,实现快速增长。
虽然全球照明增速放缓,但是LED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动能,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为557亿美元,市场渗透率为36.9%。预计到了2020年,全球LED照明市场将以平均20.3%的增速增长,渗透率达到63.9%。 艾华集团 在节能照明行业全球市占率第一,中高端照明领域市场占据了超过60% 的市场份额,客户涵盖了节能照明领域主流品牌厂商,公司在照明领域业务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在快速充电固态铝电容方面,现阶段下游需求持续攀升。快速充电可解决手机续航痛点,近几年手机快充发展迅猛,充电功率从原来的5V1A提升至5V2A、5V3A,对充电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内部的电容器由全部液态电容器变为固态液态组合,推动固态电容器需求快速增加,单机价值量提升超过50%。
艾华集团 铝电解电容在手机快充充电器的市场份额第一,占有绝对的优势。目前,高分子固态铝电容,市场需求量较大,公司去年单月最高出货量在4,000万只左右,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去年底着手利用现有厂房进行快速扩产。
目前手机快充整体渗透率不到30%,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手机快充将加速渗透, 艾华集团 高分子固态铝电容业务有望实现迅猛增长。
另外,在公司的片式导电聚合物叠层电容器MLPC部分,由于具有体积小、性能好、宽温、长寿命、高可靠性和高环保…等诸多优点,适用于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频化、高速化、高可靠和SMT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服务器上,未来将对部分钽电容及MLCC实现替代,市场前景广阔。
MLPC技术难度较高,目前日本松下公司一家独大, 艾华集团 潜心研发多年后,首期产线已经建成,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艾华集团 原有客户中笔记本电脑、手机、服务器厂商等对MLPC每年均有可观的需求,近水楼台先得月,随着公司市场拓展的推进,MLPC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11. 东山精密财务费用问题解决,传统业务及FPC软板共同起飞
4月底 东山精密 定增获得证监会批文,核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82亿股。2016年 东山精密 自筹39.84亿元收购美国MFlex公司100%股权,每月财务费用高达2,000多万元,资金问题对各项业务运行也造成影响, 这次 东山精密 定增拿到批文以后,公司资金问题解决了,原有业务和MFlex的FPC软板业务,预料将会进一步产生综效 、实现协同发展,整体业绩也可望进一步提升。
传统业务部分,基站天线稳健增长, 华为 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供货占比近50%,2017年预计有20%以上的增长。滤波器2017年有望从2016年的4亿元大幅增长至10亿元,主要增长动能也来自 华为 。小间距LED目前正加紧扩产,2H17有望从年初单月15亿颗增长至25亿颗,主要客户为 利亚德 (约占利亚德需求量的50%)、 洲明科技 、 艾比森 …等;电视代工业务亦有望爆发,2017年可突破400万台,预计销售50亿元。整体而言, 公司各项传统业务2017年预料都将表现不俗 。
大家比较关心的MFlex、FPC软板业务方面,给 苹果 供货量预料将会大幅提升, 新机种料号将从过去的2个增加到5个,单位价值量大幅提升 ,目前公司正在扩充FPC产能,预计2H17产能将提升70~80%。公司同时也正在对MFlex进行整合,有望大幅降低费用,进一步发挥技术、质量及成本优势。
目前产业趋势很明显,在各类电子产品轻薄化、内部结构紧凑化,同时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的趋势下,用到FPC软板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东山精密 是趋势下最大的受惠者( “纯内资” 的FPC只有东山精密,“纯内资” 的HDI只有超声电子,箇中原因昭然若揭 )。
苹果 对FPC的需求也相当较大,每年400~500亿元人民币。 苹果 FPC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日台等地,中国大陆“纯内资” 目前也仅有 东山精密 的MFlex一家,尤其 苹果 采购向大陆倾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MFlex受惠程度当然越来越深。而除了 苹果 之外,国产手机客户如 华为、Oppo、Vivo …,公司FPC也有望加速导入,FPC未来将倒吃甘蔗、越来越甜。
东山精密 除了核心的FPC软板之外,公司的LED、基站天线、射频滤波器、电视整机…等业务,预料2017年也会有不错的成绩,我们持续看好它后市的表现。
12. 信维通信涉足5G射频及天线大有可为,无线充电及整合声学器件“模组化” 速度亦快
之前我们路演一直强调一个现象:任何单一零组件发展到后来,都会结合其他零组件,甚至发展成“模组化” 方案。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已经看到 立讯精密 成功转型( 同时具备了Type-C、Lightning及无线充电,也积极跨足声学领域,将受益于Under Glass的趋势 ),也看到 歌尔 把公司名字由 歌尔声学 改为 歌尔股份 。然而,多个单一零件彼此整合成模组、以天线为核心整合其他零件, 信维通信 算是最好的标的。iPhone8亮点之一的无线充电,显然必须结合多点多模的快速充电方案, 信维通信 在这方面的布局也比较积极。
信维通信 在高端天线具有非常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其射频相关产品包括天线、射频连接、射频隔离及SAW滤波器,公司也早就成立5G研究院,积极研发5G通信射频技术。将来随着5G商用化的逐渐到来,5G天线中势必要用到很多高频器件,如:移相器,耦合器…等,这方面 信维通信 都有望涉及。
信维通信 在 苹果 iPhone、iPad、MacBook等各方面的供货占比也有望逐步提升,尤其是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其实对天线的需求远远高过于手机( 这点可能和大多数人认知不同 ),而 信维通信 在微软Surface上的天线供货占比占超过60%,明显已经是行业龙头了,未来在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趋势下, 信维通信 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苹果 有望在2018~2019年推出具有5G通信功能的iPhone手机, 信维通信 又是 苹果 天线的主力供应商,预料将直接受益。此外, 信维通信 未来也有望主导整个手机射频前端器件的整体解决方案,5G手机射频器件单机价值量可望上探30~40美元,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公司将充分受益5G产业发展。
我们认为, 信维通信 依托在高端天线领域的深厚积累,加大在声学方面的布局力度,为客户提供音射频一体化模组,公司在声学器件方面通过3年的开发,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声学器件2017年也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时搭配 苹果 iPhone手机节约空间的要求,在“模组化” 趋势下,其天线结合电声器件、射频一体化模组方案,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信维通信 在高端天线核心竞争力相当巩固,未来在 苹果 手机、平板及电脑各方面占比都可望再次提升。而非 苹果 领域公司也有所斩获,目前在 微软 Surface系列天线占比已逾60%,而其无线充电接收端整体解决方案,也已成功为 三星 配套供应商,未来增长态势相当明显。此外, 信维通信 也已经成立5G研究院,积极研发5G通信的射频器件技术,将来搭配5G议题,预料公司也将是5G通信的射频器件主要的受惠厂商。
13. 立讯精密多重议题持续发酵,研判苹果AirPods耳机有可能是未来新增亮点
具备多重议题概念的 立讯精密 ,每隔一阵子就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近期我们和两岸投资者及产业界人士互动交流下来,大家对 立讯精密 一直有耳闻它正在布局 苹果 AirPods耳机,尽管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而且我们也询问过公司,发言体系对此的回覆也偏向保守,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公司招聘人才信息窥看出一二。
公司正在招聘iOS App与Wifi BT测试工程师,从常理来看,一般公司不会无端招聘这类的测试工程师,会这么做,显然背后多少有些动机。这对 立讯精密 是一个新增的亮点,一旦成真,对公司基本面也好、议题故事也好、股价表现也好,都有着相当的激励作用。
上面说的这些,是我们自己研判的,不是公司对外说的。而以下都是旧闻,股价多数也都反应过,但我们还是先保留着供大家阅读。
我们推测iPhone8的3款机型都会搭配无线充电功能,而且 还有可能会随 新机附赠无线充电器 ,这么一来的话,提供iPhone8无线充电发射端线圈的 立讯精密 当然绝对受惠了。
此外,我们研判 立讯精密 在声学领域的布局也应该有所斩获,且iPhone音频电源合一的Lightning连接器、iPhone8的无线充电,受惠的也还是 立讯精密 ,后市发展都值得高度重视。
讲到电声器件、声学领域,前面我们也提到,说 苹果 iPhone十周年 “模组化” 趋势明显 , 电声器件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许多单一零件彼此整合成模组、以天线为核心整合电声器件和摄像头模组,我们认为 信维通信 是最好的标的。 以精密器件着称,成功整合电声器件、布局无线充电和天线的 立讯精密 也将脱颖而出。
今年iPhone8十周年大改款, 苹果 为了消灭Home Key,过去屏幕上所有的东西如指纹识别、前置摄像头和扬声器,通通都要Under Glass,使iPhone8就像一面镜子,做到真正的无边框、窄边框。一旦iPhone消灭Home Key之后、不再预留这一大块面积,等于屏幕向下拉长变大了,但上面也要往上推、力求对称,所以前置摄像头和扬声器也Under Glass了。
在Under Glass的设计下, 立讯精密 的大陆 美律 做的振动式speaker外壳不需要打洞,为的就是for 这种Under Glass的设计,使得 立讯精密 成为iPhone8改采Under Glass设计的受惠者。
立讯精密 的另一个亮点就是Type-C( 近期亦有传闻指出iPhone8将舍弃Lightning改采Type-C,或在Lightning基础上加赠Type-C转换器 )。Type-C 从2015年以来一路叫好不叫座,甚至1H16也都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但 立讯精密 3Q16以来,Type-C 确实已经开始大量出。我们认为 立讯精密 携手台湾 宣德 ,很有可能连手拿下2017年全球约50亿颗Type-C需求的25%市占率,成为最明显的受惠对象。
在天线方面, 立讯精密 已布局多年,从全球知名公司引进了一支优秀团队,基站天线目前已量产,智能终端用天线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及认证进展顺利,有望在 苹果 2017年的新品上成为主力供应商。而5G通信基站和终端设备均要采用阵列天线,将新增大量的微基站,基站天线、滤波器数量要增加近30倍,此外, 立讯精密 在光电解决方案和企业级互联解决方案上也有布局,将深度受益5G通信。
14. 胜宏科技获得定增批文,预料扩产和收购都将因此加速
基本上, 胜宏科技 这家PCB厂把自己定位在高端PCB市场,它的毛利率表现确实也优于其他PCB厂。公司在VGA显卡板领域相当强劲,市占率超过40%,算是公司的主力产品。然后它的汽车板、小间距LED板…等市占率也正不断扩大,理论上这对公司高毛利率的维持很有帮助。 现在最好的议题就是彼特币挖矿机,要用到GPU、显卡,议题想象空间十足 !
除了产品组合差异化创造高毛利之外, 胜宏科技 是PCB业界少有采用极端高度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这让公司相当引以为傲,同时也是市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目前 胜宏科技 规划60亿产值厂房已经建好,2H17有望逐步达产。其实PCB谈不上什么先进高科技,在电子产业里经常沦为艰困的传统产业,但公司的作法是透过高度自动化来将人工成本占比大幅降低,有些know how虽然我们暂时也看不明白,但是公司确实也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目前市场关注 胜宏科技 的,主要focus在它60亿产值的这座新厂房,新增产能将主打欧美市场,相对竞争对手日系厂的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公司2017年在显卡板、汽车板,安防及小间距LED板…等各领域,预料都有不错的增长机遇。
和高阶HDI一样,FPC软板和Rigid-Flex软硬结合板,在大陆内地像样的产能不多。公司在PCB硬板布局多时,但在FPC软板、Rigid-Flex软硬结合板方面,公司还是比较薄弱。从整个范PCB全方位布局来看, 研判 胜宏科技 在传统PCB硬板之外,存在极高的外延并购 ,预料将收购FPC软板、Rigid-Flex软硬结合板相关产能,以达成 胜宏科技 独霸一隅的企业战略、完善综合型PCB产能建置。
日前 胜宏科技 已经正式拿到定增批文,研判一旦资金到位后,公司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及物联网用线路板” 项目的实施 。之前公司公告的“新能源汽车及物联网用线路板” 项目,和我们说的5G、物联网、车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致,而为了提前卡位未来商机, 收购FPC软板和Rigid-Flex软硬结合板产能也势在必行 ,使得未来前景极好,近期亦具相当想象空间 。
15.Micro LED 将打开显示技术新疆界,后市议题与趋势都值得关注
Micro LED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通过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尺寸微缩到微米um等级,在一个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数组,每一个像素可寻址、单独驱动点亮,可看成是户外LED显示屏的微缩版,将 像素点距离从毫米mm级降低至微米um级 。
透过巨量转移技术将Micro LED显示器,转移到TFT或是CMOS基板,并且搭配显示驱动电路,从而实现了微型显示屏。
OLED显示技术与LCD显示技术对比,具有自发光、省电、显示效果佳及可柔性化等诸多优点,目前在手机、VR设备及可穿戴设备中渗透较快,但是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在中小尺寸领域,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 三星 一家占据,目前缺货现象严重。
与OLED显示技术相比,Micro LED优势明显,耗电量仅为OLED的一半,亮度是OLED的30倍,在阳光下也清晰可见,分辨率是OLED的5倍,颜色比OLED更漂亮。
OLED无法完全取代LCD,但Micro LED能满足所有需求 。OLED的广色域特性也与KSF或是量子点,差距不远。OLED同时背负着稳定性差、高PPI更难做的包袱,目前只能强调薄型、高对比,同时追求可挠、透明等LCD做不到的特性,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LCD。相较现有的显示技术,Micro LED能打开高画质、高续航、广色域、高反应速度以及无机发光极佳的稳定性,更在透明与可挠的可能性上,与OLED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望打开显示技术的疆界。
当前Micro-LED显示的发展主要有两种趋势。一个是 索尼Sony 的主攻方向,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室内/外显示屏。另一种则是 苹果 正在推出的可穿戴设备(如Apple Watch),该类设备的显示部分要求分辨率高、便携性强、功耗低亮度高,而这些正是Micro LED的优势所在。
苹果 专攻Micro LED的小尺寸应用,2014年 苹果 砸4亿美元,高出对手 英特尔 、 Google 等4倍的价格,从台系厂商手上买下 LuxVue 的所有股权和技术,成为拥有这项技术全球最多专利的公司。
国际大厂包括 苹果、Sony、三星、乐金、日亚化学、夏普 等纷纷布局Micro LED,台系 錼创PlayNitride、友达、群创、晶电、工研院 ,中国大陆 三安光电 也在大力布局。
穿戴设备、VR设备、智能手机与室内显示屏预计将是最快导入Micro LED的应用领域。Micro LED一旦实现突破,面对的是庞大的显示市场,发展空间极其广阔。
如果Micro LED显示技术实现商用,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受益标的: 三安光电 ( 正在研发Micro LED )、 华灿光电 ( 云南蓝晶蓝宝石衬底 )、 水晶光电 ( 蓝宝石衬底 )、 天通股份 ( 蓝宝石衬底 )、 南大光电 ( Mo源 )、 北方华创 ( PSS刻蚀设备 )…。
本文为国金证券电子研究小组出品
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文中投资推荐仅供机构投资者参考,具体以报告为准
详细报告或路演需求请联系研究员或对口销售经理
欢迎阅读老骆电子~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
每日必看军事 · 中美对决:中国惊天大逆转,美国盟友纷纷倒戈 7 年前 |
|
知识分子 · 朱青生:“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导论 7 年前 |
|
军事出鞘 · 中国正式就难民问题表态!网友感叹默克尔要哭了 7 年前 |
|
财富FORTUNE · 10条忠告,助你30岁前坐拥百万身家——第3条绝对是逆耳忠言 7 年前 |
|
仰观阁 · 黑色周评:明牌与暗牌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