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797|为什么?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5-03-22 09:06

正文

Pho:verdure


为什么?
看似是一个问句,因为既然提问,肯定是不知道答案。但这个世界的本质其实是反的,又像阴阳一样相互包裹,生藏在死里,祸藏在福里,喜藏在悲里。
提问本身,即便没有明确的谜底,也是答案的一部分。
之前的文章里写到,我们需要去下意识地生活,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自己是谁,而不应该总无意识的度日。
无意识不等于不清闲,当你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忙碌的时候也是在休息,当你无意识的时候,休息也是在忙碌、焦躁和疲累。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老祖宗的这句话,藏着内心真正平静与否的密匙。
什么是你该问的,什么是你不该问的,什么是你该用心力的,什么是虚妄的愤怒和烦恼,这是最基本的一层。
什么是我们必须要呼吁的,什么是我们不要挣扎的,什么是等着别人来救的,什么是不要等马上就自救的,什么是我们需要积跬步的,什么是一开始就要放弃的,什么是真正的现实,什么是可以改变的现状。
我们的每一次提问,不是为了别人,其实都是为了找到自己以及确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
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建构的?
到底哪些人在起作用?
什么在起作用。
而起决定意义的这些人,是否真的意识得到自己在做什么?
未必。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很局限的一个框架里,除了理解的难度外,还有一层就是实践,因为实践要消耗心力和体力。
因此,意识到和找到阶段性的适配这两个方面,才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必修课。
匹配了,幸福感就强;不匹配,不论你是得到了什么,现实如何高贵,家境如何显赫,你一定不幸福。
而如果不幸福,你所有的获得,在别人看起来的熠熠生辉,其实对你自己,毫无价值。
这些事情,在身边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例子,活生生。
劝不来,根本说不通,不是别人想要问为什么的时候,没必要主动递答案。
因为看不到头尾,看不到因果,所有见到的就是这些,经验不是闭环,自然就只能这样去做了。 所以,就一代代这样付出代价。
我从初中就开始叛逆,就开始折腾,一直到现在,我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来自之前看似完全不合理的路径。
正是这些看似完全不合理的选择,让我现在的处境却看起来更加“合理”。
而不是相反。
我有段时间一直在寻找自己与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加入本地人的球队,和他们一起吃喝拉撒,装得混的很合群。
最后的结果是,我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是不能那么生活的一个人,我和这些生活方式都没关系。
进而才是开始学会接纳自己。
父亲原来对我的评价是,没有一件事能做到有始有终,家里全是写到一半的笔记本,所有立下的雄心壮志没一件能坚持,水烧到98度就永远不是开水。
我就永远不是开水。
十一年前我在豆瓣上看到张公子写的东西,很喜欢,后来也看我爱问连岳,心里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像这样的文字,有这样宽阔的视野,然后有这么多人看。
我会问自己,我应该从哪里开始?我什么也不是。
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又一个不断地动摇,不断地重构,不断地冲击,从未停止。
有很多打击,也有很多诱惑。
然后每一次,我又回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我想做什么?
在一次次地选择中,在一次次别人地不解中,向左走向右走,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朦胧地坚守着自己。
那些不理解,不是来自外人,不是来自陌生人,往往来自身边的人。
对别人,我不需要解释,但是对朋友对亲人,我需要说一说,点到为止。
比如母亲持续不断阻止我写作已经很多年了,什么恶语都说过。
但每一次当我动了很坏的情绪,那其实也说明一件事,就是我的那个“为什么”,自己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究极答案。
如果得到了,那是一种俯视的慈悲,根本不会有任何情绪,反倒会笑。
因为,说明你根本不理解她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局限,你没必要在某个时代留下的局限中作茧自缚,而是能很好降维处理这件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似极端尖锐的矛盾,换一个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空间视角,它们根本不冲突。
但现实世界中,许多人需要制造冲突,因为他们的利益在里面,不得不这么做。
我慢慢理解到,中华文明里的一个深奥内核,就是变换去看这个世间很多矛盾的角度,然后还逐步锻炼自己的能力,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捏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小号写过,我以前也是愤青,也是二极管,但等自己稍微懂事一点,对绝大多数事,就只剩下平和。
遇到问题,辩证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当下最优解。
很简单去处理,尽可能减损内耗,不提不着边际的方案。
往往是,用放下的心态拿起,用不鸡娃的心态去鸡娃,用没有规矩的方式框定规矩,用不坚持的方式坚持,用不严格的方式严格,以退出的方式不退出。
全是反的。
在困境中改变困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另起炉灶,在美元体系里生长去打败美元,而不是掀桌子。
我们只有深刻理解我们的文明,才能从道的层面知道当前大的形势之下国家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什么方式行进,而不是风吹墙头草,跟着舆论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