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那些烫金的律所评级榜单,律师总感觉迷雾重重。这些榜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律所数据哪里来的?上榜的律师为什么上榜?
其实法律服务评级机构的评选过程与标准并不神秘。本文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专业评级的秘密。文末附六大可申报国际榜单评级要素量表。
所有律所榜单或者律师榜单,可以分为两类:可以申报的与不能申报的。
就像米其林评委不会提前告知考核时间,一些榜单也拒绝律师主动申报。这类“神秘评选”分为两类:“数据驱动型”榜单和“调查驱动型”榜单。
“数据驱动型”榜单以《美国律师》推出的美国前100大律所排行榜(Am Law 100)为典型。这类榜单就像用X光扫描行业:年收入、合伙人人均创收、执业人数等客观数据被摆在台面上排名。
这类评级机构的前身大多为信息提供商,这种评比方式可以说是他们的基因决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部分律所主任,并不认可其数据,认为其相较于实际情况有差距,参考价值不大。
而“调查驱动型”的榜单,较为行业熟知的是“Vault Law 100”。他们既不用客观数据评级,也排除了律所和律师“自我表述”的讯息,而是依赖同行和客户对律所和律师的感受——
三万多名律师在保密状态下,为除自家律所以外的同行打分,据此筛选出最后的100强律所排名。
这种同行评议机制,颇有点像医疗界的“金口碑医生”评选。
另一个更被中国律师界熟知的“调查驱动型”榜单是《The A-List》-商法(CBLJ),他们向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公司高管、律师等专业人士广泛征集对律师的提名,但限制不能提名本人、或与自己在同一家律所执业的同事。
另一阵营的榜单则允许律师主动投递材料——如同米其林允许餐厅提交特色菜品。这就是我们耳熟的Chambers、Legal500等榜单的运作方式。
为什么这类榜单近年更受关注?关键原因之一,是它们直击用户痛点:帮企业快速找到合适的“法律外援”。所以法律行业也更愿意关注对买家决策有实用意义的榜单。
与之对应,前述“数据驱动型”和“调查驱动型”的无法自荐的榜单机构,都没那么关注法律服务需求方。换言之,
不以律师的客户为出发点,而是以提供竞争情报和提供职业生涯咨询为宗旨进行评级研究。
他们的研究不以深入了解法律服务的具体情况为必要,而是凭借客观的公开数据,契合榜单的应用场景。
深入分析几大主流榜单,会发现它们不同的“性格”特质:
钱伯斯堪称“客户体验官”:50%的评分权重系于客户评价,每次调研必定深度访谈律师曾服务的代表性客户——这解释了为何其榜单更被律师渴求。
Legal500如“团队诊断师”:除了常规业务指标,重点关注律师团队的化学反应——从资深合伙人的领导力到实习生的专业度,都在评估之列。
ALB则像“材料分析师”:申报材料和媒体报道比重过半,对近年聚焦多个细分领域的亚洲律所(如知识产权)评测时,这种方式更显精确高效。
对需要法律服务的企业来说,前文所述的偏好差异恰是指南针:
·
面对重大疑难诉讼,不妨参考Benchmark这类专攻争议解决的榜单,它的深度市场调研能筛出真正“打过硬仗”的团队
·
涉及跨境金融交易时,IFLR1000对项目复杂度的持续追踪记录更值得关注
·
看重服务体验的客户,钱伯斯积累的海量客户访谈纪录将是重要参考
对律所而言,理解这些“通关密码”同样重要:
擅长先锋案例的团队可主攻LegalOne,以创新案例实力突围;
具备持续服务大客户经验的,则应重点经营钱伯斯的客户反馈路径。
资本市场常说“金钱永不眠”,法律服务市场的真实评价体系同样生生不息。这些榜单如同潮汐表,既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塑造市场秩序的无形之手。看清其中的评价逻辑,无论对企业或律师,都意味着掌握了一把打开全球法律服务的金钥匙。
参看这张2025全年各奖项申报截止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榜单。
※特别说明:下述国际榜单评级要素量表由各大评级机构官方介绍、申报材料要求,结合榜上法律评级研究内部案例库制成。其中内容仅代表榜上观点,供参考之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钱伯斯的评级要素中,
定向调研
(验证调研&推荐人调研)
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尤其以“推荐人调研”为重。在8项要素中,“推荐人调研”占比高达50%。不难看出,钱伯斯在其研究过程中对客户反馈的重视,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会浓墨重彩地强调其庞大的调研团队建制和严谨的客户采访机制。
“我们敬业的全职研究团队全年工作,直接联系律师和客户。他们的职责是审查提交的材料并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进行选定的采访。
200 名
研究分析师能够使用超过
24 种语言
进行交流,并有 6 名研究总监负责监督所有工作,这是一个能够实现的流程。”
“我们的
排名基于对您所选推荐人的真实采访
。参考联系人可以是客户或在过去 12 个月内对您和您的公司有经验和了解的任何人。就这么简单。谨慎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不会透露受访者的身份,并且我们发布的
引述始终是匿名
的。”
——钱伯斯关于研究流程的介绍
Legal500的评级要素中,
证据评估
和针对申报者开展的
验证调研
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这贴合了其将“团队实力评估”作为重点的研究偏好。值得一提的是,Legal500的“团队实力评估”包含着颇具特色的考虑因素如“创新性”的工作表现及“延伸业务”的处理能力。
“在评价律所或内部专业部门的表现时,我们使用多元化的标准,而其中
重点
是团队(从助理到合伙人)的
整体实力
,以及
团队整体实力与团队内个人素质
的一致性。”
“我们当面或通过电话与不同专业领域的
律师
(通常是部门负责人或受到提名的合伙人)进行访谈。我们还采访了律师事务所的
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和高级合伙人以及业务经理
。这有助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律所的发展方向及其战略。”
——The Legal 500关于排名形成及研究流程的介绍
ALB的评级要素中,最鲜明的特征是高度重视
证据评估
,占比过半。作为出身于法律资讯平台的“编辑驱动型”榜单,ALB对评级要素的量化和信息收集的切入角度非常具有信息提供商的特色。当然,他们某种程度上对调研活动抱持的“消极态度”在业界也独树一帜。
ALB将会根据报名表格、采访、编辑部的资源和市场测评来排出亚洲知识产权领域的顶尖律所。
调查访问仅在需要时进行
。
——ALB关于知识产权业务排名形成的描述
作为专注于争议解决领域的评级出版物,Benchmark Litigation的评级要素相较综合评级出版物更为直接和明确。值得注意的是,Benchmark Litigation在
推荐人调研
与
市场调研
中投入了主要精力。相应的,得到的反馈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排名结果。
另外,Benchmark Litigation 的展开的是
定性调查
,最终的排名结果
不仅仅取决于数据
,并努力避免涵盖过多律所。我们的目标是只报道处于精英地位的律所和诉讼律师。
您可提交
不限数量
的客户推荐人。我们确保
与每一位您提交的客户联系
。
我们将律所的观点与我们通过研究市场得到的反馈进行衡量。如果我们的研究与律所的定位相一致,我们将市场反馈和律所成绩视为同样重要。
如果律所观点与市场反馈有明显差异,我们将更看重市场共识
。
——Benchmark Litigation关于调研方法及排名形成的介绍
作为聚焦律师实务表现的新派榜单,LegalOne的评级要素主要集中在
证据评估
和
验证调研
两个类别当中。将案例的社会经济意义纳入研究范畴、在年轻律师奖项中考察其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潜力都是LegalOne值得关注的创新之处。
参选者作为法律团队成员,在其所参与的项目中的具体表现和贡献,将是「实力新锐」评选的重要依据。LegalOne 将关注参选者在项目中所展现的综合实务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领导潜力
等因素。
——LegalOne关于实力新锐(Stellar Novo)30强研究方法的介绍
专门针对金融领域法律服务进行评级的IFLR1000,表示
证据评估
是律所及律师评级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客户反馈本身并不能确保律所或律师获得排名。证据评估项下,除了常见的评价要素如项目复杂性、创新性及影响力之外,IFLR1000将会格外注重申报者执业表现的持续性,并且声明内部编辑资源(其他IFLR出版物的数据)和外部统计数据均会纳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