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懂财经
新三板第一媒体,由资深金融人和资深媒体人创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每个运城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关二爷”|十月行记 ·  14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A股爆了!有人一早赚超52万!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上交所决定:今日测试! ·  3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有什么区别? -20240928222016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懂财经

新三板公司融资记:“太想融资,公司差点被人做局骗走”

读懂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7 20:08

正文


本文作者系读懂新三板特约研究员、新三板独立研究员徐志鹏

 

中小企业融资到底有多难?

 

《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老板蔡成功说,各大行都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放贷。

 

虽然夸张,但民营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贷款,确实太难!新三板有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它们虽然登上资本市场,成为公众公司,但融资也是一大难。

 

我朋友张总的新三板公司,因为太想融资,差点被两家公司做局骗走。

 

这家三板公司的经历多多少少是千万中小企业的缩影。张总给我讲了它们公司融资发生的事,听完后,我只想说,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很可怜了,他们的财富跑不过房价,请不要再去伤害他们了。


融资难,朋友帮忙找到投资机构

张总的公司成立时间不算长,但发展得很好。

 

一年前,张总把公司推上新三板,心想自家公司这样的潜力股,一定会得到投资者青睐。然而,挂牌后,公司在新三板上的日子却是平平淡淡,没有成交没有融资,和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张总难免抱怨,一直想借着公司快速发展的势头,大刀阔斧地干一把,可没钱啊!

 

本来以为,挂牌新三板后,公司能募得些发展资金,更上一层楼,但哪里能想到一直无成交无融资。为了筹钱,张总也前后跑了N家银行,但处处吃闭门羹。

 

公司发展太需要钱了。就在刚才,财务和业务经理还来汇报工作,该给大客户打款了。但把钱给了大客户,就没有多余的钱买新设备,新上的生产线还得再等好几个月,怎么办?

 

张总又去了一趟银行,但又一次无功而返。

 

他坐在自己不大不小的办公室里,桌上的烟灰缸满是烟头。公司陷入融资困境,张总很烦闷,他发了条百余字的朋友圈求助。

 

两天后,张总的一个朋友找到他,“我有朋友可以帮你融资,只是利息有些高。”张总无奈选择了接受,“利息高就高吧,也是没办法,银行那也贷不到钱。”



张总朋友推荐的资金方是南京金邦达投资有限公司,在朋友引荐下,他去了南京拜会这家公司。见面后,双方聊了一上午,签了一份融资意向协议,对方提出要求,“我们要派两名工作人员去贵公司做尽职调查,不过这两个人的差旅费需要你们来承担。”

 

张总琢磨既然是投资做尽调,人家提的这要求也算合理,于是答应下来:“你们来吧,我来承担差旅费。”留下5000元的差旅费,当天张总返回了公司。

 

没过几天,资金方果然派来了两个人。看着他们尽心地提问、收材料、拍照片,张总又是感激又是感动,何曾有金融机构正眼瞧过他们这个企业呢?

 

这两个人尽调完成之后,张总跟董秘说:“毕竟人家远道而来,又是资金方,孙总你要安排好这二位!”

 

于是,吃饭喝酒唱歌,样样不落,并派司机将二人送至机场,走前这俩人对董秘说,“孙总,我们很看好贵公司”。

 

“看好”的结果就是,这一场“尽调”下来,张总又掏了1万多。

 

过了几天,张总接到南京方通知,说可以来南京签合约了,第二天他就动身赶到南京,南京方提出,签约前要找一家中立的机构做评估报告,并顺便推荐“我们在网上找了一家,实力还不错,不过评估费还得由贵公司承担,先付两万,出了报告再付两万,这是行规。”

 

面对4万元的评估费,张总心里犯了嘀咕,但想到这是唯一的一家资金方,再说就算房产评估也得交评估费。一咬牙,交了2万!

 

回到公司后,张总就嘱咐下去,要配合好评估机构的评估。张总跟董秘说,“公司的融资困境马上就能解了,咱们的信息披露记得要及时啊。另外给我把李总他们几个叫来,还得再讨论讨论新项目的事。”


第二天,公司董秘就跟评估机构对接上了,过了两三天,人家给了一份评估报告,公司就交了剩下的两万元评估费。


合作方是空壳公司,这是一场“融资骗局”?

评估报告也有了,张总就等着进一步推进自己公司的融资,可是却等来了南京方的一份通知函。金邦达的合作方,一家叫“卓雋亚洲”的公司,也要投资张总的公司,并让张总到深圳洽谈。



张总点了一根烟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不是说是南京的自有资金么?怎么又来了这家投资机构?该来的不是评估机构吗?我还得在去深圳?怎么融个资这么麻烦……”

 

董秘看到这份通知函后,说:“我们得先问清楚,金邦达和这家公司是什么关系。”

 

张总联系南京方,对方表示卓雋亚洲是他们的长期合作方,也很看好公司的项目。

 

但董秘通过网络查到的“卓雋亚洲”,却令二人震惊,怎么到处都在问这家公司是不是骗人的?



二人还在网上看到另一家公司2016年12月“晒”出的类似函件:

 


又是金邦达!又是卓雋!

 

两人看完资料,基本可以确定,卓雋亚洲和金邦达公司是一伙的。可是,他们到底是不是正经投资机构?

 

此时张总的心情极度沉闷,难道辛苦找来的资金方是骗子?不能吧?

 

而董秘一小时后带来的资料更让张总震惊。

 

在一家叫企望港的公司网站里,董秘看到了卓雋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企望港是一家专门注册境内外公司的机构,并完成这些公司每年的工商年审,如果有人要买此类公司,就转手卖出去。这个网站罗列着数百个香港空壳公司,其中第130号就是卓雋亚洲!

 

为确认事情的真实性,董秘扮演成了购买者,和企望港的人联系,确定了卓雋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在2016年3月被人买走的空壳公司。

 

董秘还说,办公室小王通过某职场社交软件,找到了一个和卓雋亚洲有过业务往来的投资公司职员孟先生。

 

小王说,孟先生讲的经历和自家公司类似,有一些企业也已经缴费了。最主要的是,孟先生还把卓雋的合同发了过来。



张总看过合同之后,大拍脑门,原来真是遇上了骗子。

 

“这是什么狗屁合同!”董秘说,股权质押等过程发生的各种费用要我们承担,我们还要先打保证金?最后拿不到钱,它还不承担责任!

 

“停!”此时,张总已极度愤怒,“这是股权质押吗?这是卖身吧?!这是借款吗?这是诈骗吧!骗差旅费、手续费、保证金,没准这俩公司做的局,可能把我公司骗走啊!”

 

愤怒之余打电话给南京方,质问对方此事,对方回答“你说我诈骗,可以呀,走法律程序。”

 

张总气得差点爆粗口,董秘在一旁安抚说,“张总,他们确实太嚣张了,就是觉得咱们离得远,被骗的钱也少,拿他们没办法……”

 

第二天,董秘告诉张总,联系花4万请的那家评估机构,他们先说不记得咱们公司的项目,然后说想起来了,但是说跟南京金邦达没有任何关系。

 

气愤的张总又给南京方去了个电话质问此事,对方的态度依然让他发狂,“告诉过你是我们在网上找的一家机构啊”、“你可以说卓雋亚洲涉嫌诈骗,但我们没有,我们公司最多涉嫌提前收费”。

 

没有办法,此事只能不了了之。但这样一场风波之后,张总的问题依然摆在那里:钱,要怎么才能融到?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