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球生产率下降的长短期因素
1. 停滞的增长和TFP的角色,金融危机后的各国增长力乏力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产出趋势和实际产出的趋势,实际产出都要明显低于原先的产出趋势。
2. 长期驱动力
从上图可以看出三个不同的经济体对于增长率的贡献和趋势。
3. 从长期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TFP的增长在最近10年中接近于0。缓慢的资本积累加重了TFP的下降,造成了劳动力长期下降。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在劳动力的增长上也有所不同,见下图
发达经济体在2000年之后,保持着可以维持的劳动力下降。新兴国家目前的劳动力增长并没有超过60年代,70年代的高峰。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力增加比较大。
二、驱动力
1. 总的TFP增长同时表现了公司中生产力效率的提高和配置合理性。下图简要的分解了TFP增长的路径。
2. 全球金融危机和长期趋势的驱动力造成全球增长乏力的驱动路径如下:
A:后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 B:长期驱动力问题
这两个问题造成了TFP的增长被技术应用和创新拖累,因为资本投入的效率在公司内部层面下降,并且分配不合理。
A: 后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
a1. 深度危机之后的遗留效果,在发达经济体中,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TFP的下降和产出的下降都是长时间的,并且伴随着长时间的失业率下降,投资下降。
a2. 紧缩的信用和脆弱的企业平衡表
上图可以看出杠杆率的下降,以及负债时间的变化
a3. 信用情况和无形资产的投资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虽然实行了量化宽松,但是有证据表明脆弱的企业平衡表和紧缩的信用情况同时作用在了TFP上,拉低了整体TFP。
a4. 错位的资本配置,危机后特别是一些欧洲大陆上所谓的僵尸企业的救助。
a5. 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紧张的经济局面对于投资和生产力上的打压。
从图上可以看出政策不确定性在金融危机之后上升,尤其是欧洲和中国。并且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对于每一单位TFP的影响。
B: 长期驱动力问题
b1. 创新和技术革新的脚步越来越慢
b2. 外溢效果
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下降从发达经济体外溢到其他国家,从同行业角度,从跨进贸易的角度,都对全球TFP下降做出了贡献。
b3. 人口老龄问题
同样也是一个长期驱动力的问题,从90年后期在发达经济体上的作用到最近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的作用。
从图上可以看出劳动人口的变化比例
b4.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融合
中国在1990年和2000年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发达经济体TFP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融合越来越成熟,贸易热度的停滞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也会影响发达经济体TFP的增长率。
b5. 人力资本积累的缓慢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人力资本在劳动生产力上的贡献越来越少。(同教育密切相关)
b6.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结构改革上的缓慢
从贸易的角度,服务的角度,金融开放程度来看,目前都有所放缓。
三、短期补救方法
1. 提高整体需求,特别是私人投资
2. 在基础建设上的有效支出
3. 加强平衡表
脆弱的平衡表对于信用的获取成本非常的高,同时也会减少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和制约一些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加速负债表的修复,特别是在欧洲,会增强劳动生产力。
4. 减少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四、长期补救方法
1. 创新政策提高技术进步
2. 利用政策来减少人口老龄化的危机(延迟退休,提高技能)
3. 移民政策(劳动力的大迁徙)
上图是关于移民对于劳动力的贡献程度和对生产力的贡献程度
4. 全球贸易体系的深入化,加深全球贸易能够对生产力提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5. 加深对于支持贸易全球化,海外直接投资上的政策扶持
6. 结构性改革
7. 提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五、结论
持续低迷的TFP增长,没有办法提高生活水准,这样也就无法带动消费,投资,创新这一系列循环。
从上面的陈述来看,全球生产力的下降和放缓不仅仅是因为是结构问题,同时也有在危机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包括脆弱的公司平衡表和银行的杠杆率以及负债结构。政策上的高度不确定性,已经达到了后危机时代的新高,尤其是欧洲和中国。这些都会导致私人投资的下降。信息技术的缓慢增长也处于低位。
但是提高TFP的增长绝对不能没有政策支持。所以尽快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去全球化贸易的反对声音是当务之急。如果不能,TFP的增长也或许只能指望类似工业革命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