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车辙系列选题策划《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第四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选题策划梳理和分析一些车企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其中的兴衰逻辑。
传送门:
《
一汽奔腾是如何打烂一手好牌,从高端走向低端的?
》
传送门:
《
江淮汽车的十年“迷局”,向左还是向右?
》
传送门:
《
长安往事
》
传送门:《
传祺,能否成就广汽未来的传奇?
》
➤
论起东风汽车,相信国内上下没有几个人不识得这个双飞燕的LOGO,这个车标也早已深入人心,因为在国内,东风在商用车领域占据着相当大一部分的市场。
作为汽车界的重要国企代表,东风旗下的业务庞杂,虽然在乘用车领域已经开始着重发力,但论影响力,东风在造卡车这方面比起造乘用车似乎要更专业,也更资深。
谁让它是造卡车起家的。
但我们希冀它的崛起,更多的是侧向乘用车业务,尤其是它的自主品牌板块。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年,简称为“二汽”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就已经被立项,然而中间经历过几次磨难,险些胎死腹中。
直到15年后的1967年,二汽的工厂才正式开始建设,并且在1969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汽车。
二汽最初的产品都是卡车,绝大多数都是为军用而设。
当时二汽能生产出汽车并不容易,还得是中央从一汽、南汽、北汽号召一些技术力量去到位于湖北武汉的二汽协助研发、生产,二汽才终于得以一定程度的发展。
▲
历史久远,图片模糊,敬请谅解
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战火的平息,二汽生产的军用车辆需求开始减少,导致二汽利润下滑。
1978年,二汽以3200万元的亏损成为了湖北省亏损最大的单位。
这时候,二汽才转而生产民用卡车,并且是一汽将自己最新的研发成果CA140无偿转让给二汽的,二汽得以继续生存,还真是多亏了一汽。
当然了,这也离不开二汽的自强不息,他们将一汽的CA140拿来并改名为EQ140之后,在EQ140的基础上开发了各种衍生的功能车辆,二汽的民用卡车渐渐地走进更多中国群众的视野。
然而仅仅是生产卡车并不是长久之计,二汽决定要向民用的轿车领域拓展,可当时的中国汽车工业在民用车领域依然是两手空空,怎么办?
合资呗!
从1986年开始,二汽就开始在国际上不断寻找合作伙伴,最终经过多番谈判,在1990年与法国的雪铁龙达成合作关系,双方合资建厂,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神龙汽车了。
大家会对他们生产的第一款车更熟悉,那就是富康。
1992年,“二汽”正式改名为东风汽车公司。
时间进入21世纪之后,在2002年和2003年,东风汽车也分别与标致、日产、本田、起亚、签订了合作协议,至此,东风汽车集团就已经拥有了五个合资品牌,可以说是个合资大户了。
合资让东风集团在民用车领域大放异彩,日、韩、法系品牌齐聚,理应让东风从中学习到不同的先进经验,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
然而在创建自主乘用车品牌,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这件事上,东风似乎还没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东风于2009年推出了旗下自主品牌风神的第一款车型——S30,定位于紧凑型轿车。
这是东风第一次在乘用车领域的尝试。
S30这款车当时是带着一些“光环”而来的。
例如,它的外观是东风风神与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团队——乔治亚罗团队联合设计的。
然而大家这么多年也看了那么多号称是请了老外参与设计的车型,大概也都明白,请他们设计无非也是花钱办事。
花的钱少,人家就马虎些了呗。
S30的前脸就颇有克莱斯勒铂锐的影子,整体气质谈不上什么高贵优雅,只是个很普通的自主品牌轿车罢了。
而S30的机械部分,大部分都来源于东风的“好朋友”——PSA,它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自爱丽舍,然而动力并不强。
底盘也照搬爱丽舍的硬件,然而调教却差强人意。
好在S30的售价仅为7.58万元~9.98万元,不算太贵,作为东风的第一次尝试,S30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试探市场对于他们推出乘用车产品的反应。
其实风神品牌的产品一直以来就与PSA集团的产品联系紧密,这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劣势。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风神品牌推出过一款旗舰车型——东风A9。
东风A9这款旗舰产品,恰恰是东风的一个缩影,因为我们在观察一个车厂对汽车的理解时,最容易通过他们的高端车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作为旗舰,这是一辆车身长度超过5米,轴距达到了2.9米的大车,造型设计也相当稳重,线条都比较平直,符合一款旗舰车型应有的大气风范,有一种社会大佬的既视感。
车厢内的用料也非常下本,只是为了突出庄重感,设计师给弄了一大片桃木装饰,被众人吐槽得不行,这是这辆车在设计方面最大的败笔。
行驶品质方面,东风A9并不是一辆驾驶取向的车型,却是一辆非常重视后排体验的车。
底盘的滤震非常迅速安静,遇到大起伏也能保持安稳姿态。
它还有非常大的后排空间,座椅也相当舒服。
用来作商务接待车型,其实还挺适合。
车辙君曾与这款车相处了好几天,体验下来认为东风A9是一辆产品力不错的车。
可是大家也知道,东风A9的出现一定跟PSA有关。
甚至在东风雪铁龙的生产线上,还有一款东风A9的“亲兄弟”——雪铁龙C6。
而且,东风A9还比雪铁龙C6要早推出一些,可见东风与PSA的合作之紧密。
然而,认得雪铁龙C6的人大概还是会比东风A9多得多,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东风推出过一辆这么高端的轿车。
之所以说东风A9是东风的一个缩影,那是因为,东风A9的做法依然还是传承了以前的习惯,那就是,PSA这棵树上好乘凉。
东风却没能在PSA提供的技术基础上,延展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A9的身上有着太多法系车的影子,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很多自主品牌在还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时,都会走一条歪路,那就是建立多个子品牌。
目前东风旗下有风神、风行和风光三个自主品牌,各个品牌下也有着不少系列的车型。
但是要从中找精品?
一个字:
难!
风神品牌是东风的主梁骨,东风会把最好的技术、设计都放在风神品牌的车型上,例如刚才说到的旗舰车型东风A9。
风神还有一系列的SUV产品,从AX3到AX7,都是东风家族比较重要的车型。
风行品牌的产品数量不少,景逸是风行耕耘已久的系列,风行近些年还推出了好几款SUV产品,例如风行T5、T5L等,只是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算亮眼。
此外还有以CM7为代表的一系列MPV车型,它们身上有着很浓厚的借鉴痕迹,在路上倒是偶尔能见到。
而菱智系列的MPV则更加侧重于货运领域。
风光品牌的待遇相比之下就比其他两个品牌要稍微低一些,他们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微面市场,虽然近年来也有推出SUV产品,但是在市场上依然是默默无闻的状态。
最亮眼的一款车莫过于前不久刚上市的轿跑型SUV,风格ix5,这也是风光品牌定位最高也卖得最贵的车型了。
不过相比其他自主品牌的轿跑SUV,风光ix5依然算是最便宜的。
这款车的出现也表明了风光品牌有着要做新尝试的规划。
上述三个品牌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产品繁多杂乱,却找不到一款有实力也有代表性的作品。
D139,这串字母+数字看起来就像某趟动车的号码,但这其实是东风汽车集团在去年北京车展上发布的未来发展战略。
“D”代表东风,“1”代表“同一东风”,“3”代表三大工程,分别是“品质东风”、“智慧东风”、“和悦东风”,而“9”则代表九大行动,分别是……算了,太多了,列举出来也意义不大。
车辙君想说的是,“1”。
他们的诠释是“同一东风”,而不是“一个东风”,他们是要打造规范一致的品牌形象,坚守共同的品牌承诺,但并没有说那些个子品牌会不会精简合并为一个核心的品牌。
当然了,新能源领域也要探索,目前东风风神已经发布了AX5纯电动车和AX7插电混动车,只是一直都没有正式发售。
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上与“D139”战略共同发布的还有一款新能源高性能跑车e.π,具有5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