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1月5日红牛商标案审结结果的曝光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毫无意外,在经历了又一波口水战。
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无疑是:
中国红牛还能卖多久?
自从2016年,天丝首度发难将华彬旗下多家工厂及其供应链企业告上法庭后,关于红牛还能卖多久的话题似乎就没有停过。
四年过去了,中国红牛仍然正常销售。
2020年疫情之年还取得了逆市增长,中国红牛在失去商标权后,为什么还可以继续经营呢?
回顾整个红牛事件中华彬的应对策略,可以拆解为四套逻辑:
第一套逻辑:商标的权属之争,不过这一赛点的争夺随着最高法判定红牛系列商标归天丝后,暂告段落。和之前王老吉品牌争夺案不同的是,因为本案涉及经营协议等在诉案件的综合考量,这一次
最高法并没有在判决书中做出禁止华彬继续使用红牛商标的禁令。
第二套逻辑:
50年协议的有效性
,2019年,华彬在深圳前海法院就《50年协议书》合同纠纷提起诉讼,之间因天丝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原因至今仍未审结。而50年协议是否有效,就看法院第一次如何判定,如果判定有效,天丝则会上诉,如果判定无效,华彬则会提起上诉,这个时间一定不会短。
第三套逻辑:红牛维他命公司股东资格确认,这一案件在2019年5月29日作为最高法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开庭的“第一槌”做过公开的庭审直播,直至目前仍未有判决结果,这一案件的关键在于,判定红牛维他命公司中代表天丝一方的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否为严彬的代持方。
如果确认,则天丝一方无权发起对北京红牛的清算,更无法阻止红牛维他命公司的正常续签。
这场官司为初审,无论面临什么结果,都将会面临长达半年的二审。但这场官司尤为关键,结果将决定红牛维他命公司是否得以生存。目前在审,未出结果。
第四套逻辑:红牛商标40年许可合同。这个赛点之前很少被媒体报道,直到这一次商标权属案的判决书中被显示出来。除了95年的合资合同外,
华彬一方还有当年所签的40年商标许可合同
,关于这一合同的相关诉讼案件目前还没有,这也就是说,一旦50年的《95年合资合同》不被认定的话,华彬还有这个期限为40年的商标许可合同作为最后的底牌。
上述四套逻辑除第一套逻辑外,其余三个都能够为华彬所经营的中国红牛续命,现在说红牛还能经营多久,显得为时过早。
这几年,天丝动作不断,投入不小,其2020年全年的销售数据还未公布,从去年5月份公布的半年销售数据来看,天丝新品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售点覆盖了全国24个省、直辖市等227个城市。
天丝医药CEO还在发布半年销售业绩的同时,宣布未来三年在中国进行10.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按照当下的投入产出比来算,目前的天丝亚历山大。
所以,天丝急于通过商标一案的诉讼结果来得到中国市场的迫切心情也可以理解。
纵观全球市场,除了奥地利红牛经营的欧美市场和中国市场外,红牛很难有拿得出手的样板市场。
相较于比较精通的资本运作,泰国天丝在市场上的操盘确实相形见绌,2020年,天丝将旗下的产品红牛安奈吉,将北方市场交由拥有自己主打产品六个核桃的养元饮品来操盘。而南方部分省市则交由百威啤酒来运作,直到百威啤酒官方辟谣,才知道,南方市场是由百威的经销商成立新公司接盘。
有信息显示,安奈吉已经被养元饮品边缘化了,其经销商不再被强制销售红牛安奈吉,工作重点已转回六个核桃。南方市场则过于混乱,在被百威官方辟谣后,又传红牛安奈吉交由做亚洲汽水的广州香雪在经营。
而之前运营全国安奈吉的深圳普盛目前则把重点压在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上,模式依然没有太多变化,依旧是延续之前安奈吉的区域代理承包制,交由当地代理商负责线下市场的整套运作。
虽然,这样可以在运营人员成本上节省大量开支,
但在产品运营上仍然无法和拥有完整销售体系和渠道体系的华彬相提并论
。
一边是希望借助资本化运作,无论是生产供应链还是销售团队都是轻资产操作的泰国天丝。一边是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拥有多家工厂和配套产业链的华彬集团,纯市场PK ,天丝很难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