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奥国际
关注梅奥医疗,掌握医疗行业最新动态!在这里,我们每天都会精选医院管理和医院营销好文来与你分享。作为国内首家专业的医疗品牌服务商。梅奥用实力来树行业标杆!梅奥国际官网:www.mayocc.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北的梦呓  ·  接入AI之后,跨境搞钱的速度飞快 ·  22 小时前  
小北的梦呓  ·  接入AI之后,跨境搞钱的速度飞快 ·  22 小时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科普】“薛定谔的猫”到底是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梅奥国际

超194万老人签家庭医生,国家鼓励举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梅奥国际  · 公众号  ·  · 2018-11-25 17:40

正文

北京市卫健委开展“家庭保健员培养”工作,目前累计培养家庭保健院23万人。为实现对居家失能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培育社会评估机构23家,评估员近700人,对全市16.5万失能老人进行能力评估。推进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截至2018年8月底,全市已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

1、医养加强结合

居家养老健康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临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医与养有待进一步融合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与四级养老机构之间的医养结合有待深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老年人之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待夯实。

下一步,将继续充分发挥市老龄委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卫生健康、民政、发展改革、人力社保、财政、教委、经信等部门力量,进一步完善价格、财政投入、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和人力资源培育等政策。市区两级联动,盘活养老及医疗存量,推动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机构转型或增加相应服务资源;医疗机构通过开设家庭病床逐步提高居家上门医疗服务能力;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挥辐射居家医疗护理作用。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目前,已培育发展美鑫护理集团、医护到家、青松康护等专业机构,像是能老年提供康复护理服务。越来越多的家政服务企业开始增加此类服务,业务规模年增长率约为50%。社会办老年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机构运行成本高,服务收费高,老年人不易接受,长期护理险等保障政策尚不成熟,制约社会力量老年医疗护理和长期招呼服务积极性。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报告显示,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有利于促进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的原则,继续加快推进本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收付费体系;务实探索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的支持政策。研究给予社会办护理中心、护理站优惠政策,规范互联网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事项,鼓励社会力量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拓展老年医疗服务供给。

3、拓展上门医疗服务

哪些有家庭和个人支付以及如何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一是居家上门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是上门医疗服务存在医务人员人身安全风险;

三是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间信息尚未实现完全的互联互通,老年人健康信息不能实现动态监测。

目前还存在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政策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开展和市场发育。虽然在多方推动下,解决了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法律认知障碍,已明确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执业行为,但还未出台针对上门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风险保障的具体政策,导致基层落实执行和企业开展服务存在困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的普及率和知晓度不够,家庭病床发展缓慢,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激励机制不足,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主体上门服务亟需规范。

北京超194万老人签约家庭医生 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

北京已建成34个紧密型医联体,覆盖全市16个区;现有194.3万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2677名中医专家进社区;社会力量正积极参与居家养老健康服务……11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北京市副市长王宁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提到上述内容。

34个紧密型医联体覆盖16区

根据报告,截至今年6月,北京已建成34个紧密型医联体,包括核心医院34家,合作医疗机构89家,覆盖北京市16个区。2018年1月至6月,综合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患者共计7.5万人次,同比增加6.1%。下级医院医师到大医院进修约1900人,上级医院派出专家1.2万人次。

目前,北京的医联体建设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推动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北京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免费为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提供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等健康管理服务,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94.3万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于2017年印发《关于提升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有关工作的通知》,统一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供各区参考。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194.3万,为老年人提供出诊服务10.3万人次。

同时,北京对老年人实行“三优先”服务。即优先就诊、优先出诊、优先建立家庭病床。今年1月至9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2547.4万人次,对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60岁以上户籍人口)免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约2332.7万人次。

在用药方面,据王宁介绍,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各医院药品采购已实现平台目录双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对符合条件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四类慢性病患者,提供2个月长处方服务。

2677名中医专家进社区

北京3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名中医团队进驻,共有2677名中医专家开展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已在北京市实现全覆盖,组建了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组成的健康养老联合体54个,在105个试点单位设立中医养健康养老服务专区,首批1011名中医养健康养老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北京启动的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中,调动150支中医专家团队2000余名专家,治未病管理近18万人。在北京市3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名中医团队进驻,组建374支市区两级名中医团队,共有2677名中医专家开展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健康服务

北京现已建立康复治疗师培养和管理制度,在三级医院中遴选确定25家康复人才培训基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家庭保健员培养”工作,旨在调动家庭防治慢性病积极性和主观性,目前已累计培养家庭保健员23万人。

北京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将驿站、护理站相关居家护理服务项目纳入流量补贴范畴,目前已培育发展美鑫护理集团、医护到家等专业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越来越多的家政服务企业开始增加此类服务,业务规模年增长率约为5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