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刚刚,三亚辟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王智强、程恩富:开放经济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经济循环与经济增长研究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1-25 19:30

正文



文章标题:

开放经济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经济循环与经济增长研究

作者及单位:

王智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本文引用格式:

王智强、程恩富,2024:《开放经济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经济循环与经济增长研究》,《经济研究》第7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顺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经济循环畅通与否关乎经济增长潜力。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以经济循环为切入点研究产能过剩与经济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平稳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学界在社会再生产理论及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方面展开广泛研究,但多数是以社会再生产平衡条件得以满足为前提,因而未考虑经济循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普遍忽视了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平衡条件不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具有无限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而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失衡的必然性。产能过剩、经济循环、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分析这三者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拓展的社会再生产公式分析产能过剩的成因,将产能利用率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产能过剩、循环受阻如何减慢经济增速,从这一视角深化对新发展格局的认识,说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和意义。
//
主要内容和结论


经济循环是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交错,经济循环畅通要求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流回到它的起点,要求拓展的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和竞争的强制规律使循环畅通的条件难以满足,技术进步单纯作为价值增殖手段的资本积累引起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循环受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收缩、预付资本增殖能力降低,经济增速因此下降,这可从基于拓展的再生产平衡公式构造的纳入产能利用率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得到说明。
产能利用率、经济循环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正向关系,结合国内国际经验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较高的同向变动趋势。在世界经济繁荣时期,我国的经济循环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循环遇到阻碍,在微观上表现为产能利用率下降,在宏观上表现为经济增速减慢。然而,我国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循环不畅、增速放慢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循环中断、增长停滞是周期性的、无法根除的。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拓展到开放经济领域,构建国家—部类×国家—部类维度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第二,根据拓展的社会再生产和货币流回规律阐释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第三,根据资本积累理论和拓展的社会再生产公式,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阐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能过剩的成因;第四,构建纳入产能利用率的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结合经济循环分析产能过剩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
政策启示和建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不会打破生活资料的总产品价值增长率与社会消费需求增长率的平衡性,以及生产资料的总产品价值增长率与不变资本需求增长率的平衡性;能够避免产能利用率、经济循环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历史重演,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循环畅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本文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将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化解结构性过剩,畅通国内大循环。一方面,坚持创新发展,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资本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坚持共享发展,缩小贫富差距。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保障劳动者财产权利,使劳动者能够分享更多利润。再次,对获取超额利润甚至垄断利润的企业按照累进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将这部分税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最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保证劳动报酬提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基本同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