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汇
新财富学院创建于2016年3月,是新财富服务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重要尝试。它依托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金牌董秘、新财富最佳投行、新财富中国最佳私募投资基金经理TOP50等评选资源,邀请资本市场顶级大咖详解金融资本运作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市场监管  ·  事关无理由退货!5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昨天  
西藏市场监管  ·  事关无理由退货!5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昨天  
西藏发布  ·  西藏跨省异地就医人员注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汇

家乐福“闪婚”苏宁!阿里腾讯新零售终极之战,张近东是最大变量?

新财富汇  · 公众号  ·  · 2019-06-25 22:36

正文



不是阿里巴巴,也不是腾讯,更不是永辉超市,苏宁易购作价48亿元将家乐福中国80%股权拿下,并有机会在两年后100%控股家乐福中国。 近年来,线下零售业务受到互联网严重冲击,是家乐福在苦心经营24年后退出主要原因。

而线上零售业务则有集中到两大阵营的趋势,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豪门作为竞争主角,纷纷拉帮结派。 然而苏宁集团实控人张近东先后出手豪买万达百货,投资恒大地产,此番再拿下老牌零售商家乐福中国,为其智慧零售大业不断完成拼图,志应不在仅仅作为马云盟友。 新零售终极大战中,张近东是否会成为X变量?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
作者:鲍有斌



0 1

曾与腾讯系“私定终身”,最终“闪婚”苏宁


苏宁易购(002024) 6月23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与Carrefour Nederland B.V.(转让方)及家乐福集团签订《股份购买协议》,苏宁国际向转让方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交易已经苏宁易购董事会审核通过,无需股东大会审批,家乐福集团董事会通过审批,尚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该交易非常突然。就在1个多月前,彭博社报道称,家乐福将作价10亿美元剥离家乐福中国部分或者全部股份。但该说法遭到家乐福发言人否认,称出售中国业务不在议程之内。


更早些时候,即2018年1月23日,家乐福全球网站发布公告,称与永辉超市(601933)和腾讯控股(00700.HK)签署初步战略合作协议。家乐福称,家乐福全球零售优势、腾讯卓越技术和永辉丰富运营经验,尤其是在生鲜行业的深厚知识积累,可以很好结合;并称三方合作范围包括以下主要领域:数据、智慧零售、移动支付、店内体验和数据分析,旨在提升家乐福客流量。通过战略合作,家乐福将提升其线上曝光率、提高线上与线下零售业务流量,并利用腾讯先进的数字和技术专长开发全新智慧零售项目。


联手永辉超市和腾讯,让家乐福期待颇大,甚至已经写入公司长期战略规划中。就在2018年1月24日,家乐福中国网站刊登“家乐福2022集团新目标”纲要,来源是“公司新闻”,应是集团长期战略规划,文中表示,腾讯和永辉有可能参股家乐福中国,而家乐福将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家乐福表示,这将为家乐福在中国带来巨大机遇,特别是食品网络零售方面。


最终,永辉超市并未参股家乐福中国,而腾讯控股与家乐福中国战略合作,是否顺利落地,也未有更多消息发布。 家乐福中国网站新闻显示,与腾讯品牌合作倒是有一项,2018年9月,家乐福中国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


0 2

48亿元是白菜价?


苏宁易购48亿元人民币买下家乐福中国80%股权,意味着家乐福整体估值为60亿元。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交易价格隐含的股权价值/收入倍数为0.2x。通过与A股主要同行业上市公司2018年平均股权价值/收入倍数的平均值0.88x及中位数0.7x相比(表1),苏宁易购表示,交易估值水平“较为合理”。


表1:部分零售企业股权价值/收入倍数

数据来源:苏宁易购公告


但外界认为,苏宁易购便宜买了家乐福中国。 以永辉超市为例,截至6月24日收盘,市值为998亿元,其2018年收入为705亿元,价值/收入倍数为1.42倍,是家乐福中国价值/收入倍数的7倍多,看似是家乐福中国按照“白菜价”卖给苏宁。


但是便宜与否不仅一个参考维度。家乐福中国截至2018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9.27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将给苏宁易购带来较大商誉。而永辉超市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超过205亿元。


苏宁易购也还需警惕,同城兄弟南京新百(600882)曾有收购海外百货公司却最终破产之先例。 2014年4月,南京新百曾经斥资1.55亿英镑(约合1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老牌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HOF)89%权益。标的公司2014财年收入大约12亿英镑,营业毛利为4.31亿英镑,营业利润率3.92%。看似不错的标的,其后几年却连续亏损,成为南京新百累赘。南京新百无奈之下,只有切割,2018年曾经计划HOF的51%股权转让给千百度(01028.HK),最终因为千百度股价大幅下跌而宣告重组终止。


2018 年 8 月 10 日,HOF及其经营实体被英国当地法院裁定进入破产托管程序,由于股权仍在南京新百名下,因此全额计提1.55亿英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折合人民币 13.86亿元。2018年报显示,南京新百全额计提对 HOF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4.91亿元。不到4年,南京新百收购HOF草草收场。


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家乐福中国具有较强供应链能力,丰富线下运营经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等优势,且近两年网络优化效应逐步显现,亏损收窄。苏宁易购对收购家乐福中国期望也不小,想通过收购家乐福中国,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智慧零售场景布局,加快大快消类目发展,这将有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另外,虽然家乐福中国2018年净亏损5.78亿元,不过2018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5.16亿元。苏宁易购称,标的公司拥有较高提升空间。


未来,苏宁易购如何将3000万家乐福中国忠诚会员融合到苏宁会员体系中,家乐福中国200多家大型超市和24家便利店,又如何与苏宁易购门店产生联动效应,仍然需要观察。


0 3

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有退有进


家乐福集团成立于1959年,迄今有60年历史,是世界500强企业。家乐福进入中国则要晚很多,于1995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主营大型综合超市业务。截至2019年3月,家乐福中国在国内拥有约3000万会员,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店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


家乐福选择退出中国,与近年经营步履维艰有关。 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冲击,家乐福中国虽然积极应对,但仍带来了阶段性经营亏损。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分别为324.47亿元、299.58亿元,2018年和2017年相比,收入下滑7.68%。净亏损分别为10.99亿元、5.78亿元。


表2:中国连锁百强前20强

数据来源: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5月公布的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显示(表2),百强销售同比增长7.7%,家乐福中国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销售额为474.64亿元,排在第12位,同比减少4.7%,门店数为302个,同比减少5.9%。上述统计口径与苏宁易购公告家乐福中国财务数据有差异,是因为前者是指家乐福大中华区地区数据。


沃尔玛(WMT.NYSE)比家乐福进入中国要晚一年。1996年,沃尔玛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正是在同一份榜单中,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8年销售额为804.9亿元,排在第五位,同比增长0.3%,门店数保持不变为441家。苏宁易购则以3367.57亿元销售额(含线上)高居第一,且同比增长38.4%,门店数更是突破万家,达到11064家,同比增长183%。


沃尔玛近年在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与腾讯系尤其是京东(JD.NASDAQ)合作深入到资本层面。 2016年6月21日,京东宣布,向沃尔玛发行大约1.45亿股普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5%,作为对价,沃尔玛则将1号店全部交给京东。沃尔玛后又增持京东,截至2019年5月10日,沃尔玛持股京东比例为9.91%,为仅次于腾讯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第三大股东。


至于沃尔玛与腾讯也有深度战略合作,根据2018年6月双方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产业的优势,重点围绕购物体验提升、精准市场营销、全面支付服务、强大会籍增值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的数字化和智慧化零售合作。


沃尔玛虽然在中国紧抱腾讯和京东电商两条大腿,但经营其实也不乐观。中国连锁百强整体增长7.7%,沃尔玛中国2018年销售额仅仅增长0.3%,远远小于平均水平,可以看出其也面临困境。


沃尔玛全球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12个月,收入为34478亿元,同比增长2.81%;沃尔玛中国在全球收入占比,大约为2.33%;而上一年占比为2.53%,这也显示出沃尔玛中国在全球地位在衰减。若沃尔玛中国未来几年在全球地位持续下降,家乐福中国现在的结局,或许预示着沃尔玛中国的未来。


不仅是家乐福,外资超市在华境遇普遍不佳。 乐购、乐天玛特、易买得等外资零售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对于中国市场,全球零售巨头也是有退有进。


6月初,德国最大折扣零售商、百年老字号ALDI(奥乐齐)在以电商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约2年后,突然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起了实体店,在上海静安体育中心附近以及上海古美生活广场一口气开出两家门店。全球最大会员超市Costco(COST.NSDQ)即将登陆中国,首家店将在上海开业。


0 4

阿里巴巴和腾讯新零售终极之战,仍有变量


正如苏宁易购在公告中揭示那样,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冲击明显。同时有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苏宁易购在2018年营业总收入却有超过30%增速,达到2450亿元。苏宁易购实现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208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自营商品销售规模1498亿元,同比增长54%;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586亿元,同比增长100%。线上业务激增背后,苏宁易购线下店布局也是功不可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