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现象级”剧的出现,都有其耐人寻味的原因。
这个原因,往往与时代氛围紧密相关。
90年代初,中国进入消费时代,阶级的差异逐渐拉开。
《渴望》应运而生。剧中的刘慧芳,让依然怀念“中国式好人”的大众产生强烈共鸣,一时万人空巷。
16年后,《渴望》的形式、内容、三观都已不再流行。
小资主义,反英雄概念兴起。
《武林外传》适时接棒,它颠覆了武侠片的套路,着重于描写平民精神的温情,以荒诞的手法暗喻、影射我们的现实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
如果一不开心 就寄希望于“如果当初”
那你永远都不会开心
幻境再美终是梦 珍惜眼前始为真
《武林外传》的收视率曾达到
9.49
,当老年观众得知它与春晚持平时,“我们”能够从“他们”迷惑和鄙夷的眼神中,读到一个时代的远去。
现在,多年过去了。有一部剧,本来可以因为满足时代的需要,成为经典。
可惜,缺了口气。
你知道我在说谁——
《欢乐颂2》
必须诚恳地说,跟第一部相比,《欢乐颂2》的制作水准下滑到了惊悚的地步。
或许是孔笙
(第一部的导演)
的离开,使节奏变得异常拖沓,前几集几乎沦为
MV+广告
的组合拳。
一言不合就用飙歌替代实打实的情节内容。
广告更是多到令人发指。
挑一个代表性的说说——
邱莹莹一个人走向电梯,口中哼着跑调、歌词错乱的《龙卷风》,只为了搭配身后周杰伦代言的广告。
几秒钟的单独画面,竟和剧情毫无关系!
杰迷不能忍,正确歌词明明是:我不能再想
无端重复前作中的闪光点,也是让我犯尴尬癌的原因之一。
前一部,邱莹莹的夸张行为张弛有度,你有时候觉得她傻,但傻得可爱,甚至可以友善地称其为“小傻瓜”。
而现在,邱莹莹的“卖萌”却变得刻意,沦为尴尬的表演,不断重复,只能令我多次冷笑,或毫无意义地傻笑。
不顾情节的卖萌,让可爱的“小傻瓜”一跃而成可耻的“大傻逼”。
诸如此类的注水制作,除了圈钱,显然也有导演把控力不及格的原因。
以致于,豆瓣评分比前作下滑了整整
2.1
,从优良剧变成不及格剧。
可,它的收视依然飘红,稳坐目前的全国第一。
同期开播的史诗IP大剧《白鹿原》,耗资三亿,豆瓣评分
9.2
,首播份额却仅相当于这部“烂剧”的四分之一。
这到底为什么?
当然不能简单用
人民热爱低俗
来回答。
在娱乐的大方向下,《欢乐颂》一定打到了我们心照不宣的痛点。
这是一部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
共鸣
——为了这个共鸣,许多人甚至愿意忍受它制作上的粗制滥造。
这个共鸣的深处,在我看来,是一种“
类似孤独
”的都市病。
说它类似,因为不能完全等同。
一个开脑洞的比喻,营造孤独的高手,王家卫,他的作品,与《欢乐颂》其实有某种相似性——
《重庆森林》的香港,不就是《欢乐颂》里的上海。
这两地,都是一个繁华、人口密集的城市。
《重庆森林》的王菲,663, 不就是《欢乐颂》里的“五美”。
你每天和无数人相遇,却一个比一个孤独。
每个人都在喧嚣中过着独处的生活,就如陈奕迅那句歌词:
挤满体温,室内更冷
。
但这只是表面,骨子里它们大相径庭。
王家卫的孤独是对抗时间,
我如何在时间的洪流里,做不随波逐流(不变)的水滴
,它寻找的是变化里的恒常,就像《阿飞正传》那句台词——一只无脚鸟,只能不停地飞,至死方休。
而《欢乐颂》的孤独,
是如何融入这个裂变的时代
。
换言之,它的主角,是“有脚”的,
只是
在
偌大的城市中,找不到一方小小的落脚之地
。
不是吗,只要改变外界条件——
给樊胜美一个金龟婿,让安迪弟弟完全接纳她,曲筱绡争赢了家产……
她们平时的那些嚷嚷,全都能消停下来。
这不怪她们肤浅,是时代让她们的肤浅,变得理直气壮。
这种肤浅的背后,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急于向上的焦虑。
这种焦虑因为我们
没有
归属感
。
在非血亲中找不到归属感。
片名《欢乐颂》,但我们看到,22楼更像是编剧生造出来的一个乌托邦。
因为恰好住在同一层楼,阶级、背景悬殊的“五美”,结成紧密的小圈子,共同畅谈爱情、事业、人生。
(要现实中好多人连邻居都没打过招呼)
她们以姐妹相称,同吃同住,共享悲喜。
但彼此真的走入各自世界吗?
没有吧。
安迪不懂,邱莹莹为何要读鸡汤成功学,樊胜美为何死爱面子活受罪。反之亦然,邱樊也不懂安迪,甚至看不上她高上的姿态。
我也搞不懂了
既然压力那么大
又干吗那么着急买房子
她们每天见面,却对对方一无所知,这种疏离受制阶级,也受制于被各自阶级(人生)塑造的三观。
第二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过年的情节。
孤儿安迪羡慕别人,过年有家人相伴。而别人却羡慕安迪,无拘无束,独自远游,多快活?
七大姑八大姨的轮流串门
无聊死了
哪像人家安迪姐呀
去国外度假了
肯定特别开心
所以,谁该羡慕谁?
好,
非血亲
找不到归属感,
血亲
就有吗?
抱歉,也没有。
不管主创承不承认,
《欢乐颂》始终对原生家庭抱以强烈的抗拒和质疑。
且不说安迪父亲抛弃妻女,樊胜美父母榨干女儿这样的“极品家长”。
就算是在“正常”的家庭,你也看不到温暖、依靠、亲切这些传统内涵。
曲筱绡要暗中和哥哥较劲,要向父亲邀功,要“笑顺”奶奶,家庭之于她,更像是戏台和战场。
关雎尔回到家,她的苦笑是尴尬的,长辈们的大笑是空洞的。
一群无法坦诚的人,被人情锁在一块儿强制沟通,表面上气氛热烈,内心里永无止境地循环尴尬与空洞。
面对家人轮番的相亲安排、催婚、逼问,关雎尔的选择是,尿遁。
不难看出,成立家庭、同学聚会、春节团聚,这些中国古老的,为安放归属感设立的圈子,在现代,越来越成为一种摆设。
我们开始从一个个抱团的集体,分裂成拥有自己的个体。
前几天,我去影院看《银河护卫队2》,发现坐满人群,且口碑不错,我看到时代的变化。
《银河护卫队2》讲的是什么?是主角如何杀死自己亲生父亲,而在友情和养父身上,寻找到人生真谛。
这样的故事在过去,被视为大逆不道。
中国式思维,是
家庭为重,父权为上
。为了大家庭的利益,父亲可以逼儿子“割骨还肉”。
《哪吒闹海》
而,《欢乐颂》对于家庭的描绘,某种程度,是“弑父”的。
这在过去决不允许。
在第一部中,樊胜美怎么获得幸福?
一开始,她忍耐
(注意是忍耐,不是爱)
父母的攫取,独自扛下一切,拒绝朋友的好意,用“尊严”将自我牢牢紧闭,是最外向也是最孤独的一个人。
后来,她撑不住了,她被父亲的疾病置于绝地。
她只好求帮忙、借钱,低下高昂的头,在众人面前撕碎自己,将自己的丑陋与无能,血淋淋摊出来,让大家看个清楚。
她把自己的家庭摆上台面,也把自己想隐藏的那部分生命向大众公开。
没有任何隐藏。
也因此,她重新收获了友情,爱情。
再看安迪,这个位居食物链顶端的精英人士。
她怎么做——
从一开始,她就没有委屈自己,面对抛弃了自己母亲,如魔鬼般的外公和父亲,安迪选择抗战到底,不给他们“买心安”的机会。
安迪为什么能当“成功人士”?
她没有家人和朋友,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她的世界,只把解题当作人生乐趣。
换句话说,她小时候,就是自闭症弟弟的2.0版。
冷酷和因绝望而不断强化的冷酷,是她在这个冷酷世界获胜的王牌。
时代变了,因为今天剧烈的社会转型,注定了新的一代人要告别自己的故乡和土地——
父辈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乃至物质财富,都没剩下太多可以让你继承的东西。
就像邱莹莹失业,父亲买了成功学的书,“为你好”,可帮不上忙。
说白了,《欢乐颂》传递出来的,是我们当今的普遍焦虑——
这种焦虑由贫富差距带来,又不因一夜暴富而消失。
你必须撕碎过去,重建自我,才能新生。
这也是我认为《欢乐颂》真正流行起来的原因——
它
不再囿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
我们开始逃离,开始反抗,开始在获得别人认可和自我需求间摇摆不定。
这种“两难”的处境,使得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如岳敏君的画所说的,“
外向的自闭者
”。
这也是当《欢乐颂》五美在荧屏哭诉他们的“孤独”,“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时,我们心有戚戚的原因。
这句话几乎适用于剧中所有人——
“他们都只是为了自己开心,其实没有人真的关心你。
”
所以我说,从立意来看,《欢乐颂》绝不该像今天这样。
尤其是第二部,成为一部仅能够制造话题的不及格剧。
失败的原因,来来去去就那些,就不多谈了。
我失望的是——
这本来有可能是一部看见时代的喧嚣,并记录下这个喧嚣时代的经典,最终却因为自己静不下心,自乱阵脚,被“喧嚣”牵着鼻子走。
它本该飞到更远更辽阔的远方,却因为短视,落在半途而废的道路上。
可惜了,《欢乐颂2》。
如果,《欢乐颂2》投放广告的方式,能像我一样耐心、走心,在一篇4000字干货文章的最后嵌入。
那么,也许它就不会因此而招致骂声。甚至可能,
大家会被创作者的诚意所感动
,耐心地将广告看完。
是的,有人问我:《欢乐颂》中最喜欢谁?
答:曲筱绡。
曲妖精的性格古灵精怪,洋溢着热情与活力。
这样的性格,再搭配她小巧依人的身躯,没法不使我等“妹控”融化。
难怪,她在戏中能征服儒雅医师赵启平,而现实中的前男友,据说也有霸屏帅哥贾乃亮。
正所谓:一瘦解千愁,一胖毁所有。
曲筱绡的扮演者王子文,虽仅重80斤,但为了前程,她依然每天坚持吃减肥餐,削减自己的体重。
她说:要想改变,就要先从身材开始。
想减肥的人很多,成功的却很少,关键是没能找准自己的体质类型,有针对性地瘦身,这样瘦下来才很难反弹。
一般而言,肥胖有几种常见的原因——
饮食性肥胖、遗传性肥胖、神经内分泌失常性肥胖、能量代谢异常性肥胖、产后性肥胖。
饮食性肥胖
林佳身高160cm,2016年初和男友分手,导致内分泌失调,作息饮食不规律,身体无法自我调节导致新陈代谢细胞下降,狂吃到122斤,圆滚滚啊;2016年4月,根据瘦身调理老师改变调节身体体质的方法花了2个月时间,瘦了20斤,现在一直保持在100~104斤左右。
老师点评:吃的太多没有消耗掉,导致肥胖也就是从食物中所得到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而过剩的热量即转成为脂肪,累积在脂肪细胞而形成肥胖!
遗传性肥胖
小慧,2016年11月14前的体重是64.5kg,2017年2月4日是50.5kg,从家族遗传史哪里遗传肥胖基因,常规减肥根本没办法瘦身,自从通过针对性了解自己的体质后,根据瘦身调理老师调理改变身体体质的方法减重14kg。终于从胖子变成微胖界人士。
老师点评:遗传性肥胖症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 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极为罕见,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肥胖症的发病率突出表现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青春发育期、40岁以上成年期。婴幼儿期及青春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症,而且肥胖程度较重。
产后性肥胖
妊娠过程引起下丘脑-性腺功能暂时紊乱,这妹子产后时期的穿法是不是很熟悉?为了隐藏妊娠纹大肚腩,只能用非常宽松的衣服来遮挡,但是这样并不会显瘦,只有真正瘦了,才可以想穿啥穿啥啊。
老师点评:一方面是因为妊娠过程引起下丘脑-性腺功能暂时紊乱,特别是脂肪代谢失去平衡。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我国有传统的“坐月子”的理论,在产后的头一个月内,为了哺乳,让妈妈吃下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食品,使摄入的营养量大大超过需要量,而极少的体力活动又使能量消耗大为降低,最终使机体脂肪细胞充盈。
看了这些瘦下来的姑娘,不禁感叹: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啊!
不过也奉劝姑娘们在保持身材的同时也要注重健康,瘦身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针对性瘦身。
这位导师提倡健康减肥,毕竟减肥这项事业,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简单一刀切。
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等你瘦下来就知道了,总之,瘦和胖的人生会大有不同。
坦荡露肉的夏季就要来临,还不快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收获好身材的同时,也能收获美满的人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测试你是否属于易胖体质哦
更能查看更多成功减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