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设计联盟 ID: zshid001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根据统计,现在购物中心约5000家,业界整个业态占比、业种构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去改变?这不仅仅是规模和硬件的问题,更大是思想的问题,也就是说,太多传统的百货从业人员在理念上、思想上没有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许多海外的新型购物中心已经开始改变,开始创新,如果从业人员在这方面没有深刻认识,那我们就落后了。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东郊,这个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Eastland购物中心(Eastland ShoppingCentre),现已彻底改造完成,
这个项目吸引了附近大量的居民。
▼Shard作为商场的出入口,是广场中心突出的一个体量。这个体量由透明的玻璃围合,顶部则有一个起伏的屋顶。
▼中央商场的室内也进行了翻新,设计了一个玻璃的覆盖层,将其与新的城市广场连接起来。
▼室内和室外空间的有机组合,使得商场顾客有更为丰富的空间体验。
▼1960年代内向性的城市规划已经被现在外向型的空间取代,为该地区的市民提供了一个适合聚集的公共场所。
▼商场与公园合二为一,让人们在这里重新感受人与城市、人与商场、人与自然的关系。
▼城市广场的铺装使用了不同尺度的拼接方法,从开放空间到较小区域的渐变暗示了人流的移动。材质上尽可能使用了当地的 Bluestone 石材,创造出一个融入植被的硬质景观空间。
▼图书馆外貌。夜间,这个庞大的盒体如同一个发光的灯笼照亮广场,成为Ringwood公众活动中心最闪耀的新星。
▼晚上,从酒店客房透出的光线,将整栋建筑变为一盏光线不断变化的灯笼。当汽车高速驶过时,呈现出一种动态感。
▼晚餐时间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都会世界各地玩各种看,他们也见过很多有创意的购物中心,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就会在内心有个比较,形成一类主流的偏好。
以前的百货业以零售为主,现在的购物中心以全业态的综合性为主。以前是购物,现在是吃喝玩乐,作为消磨时光周末家庭聚会的场所,功能不一样。
所以可见,当下精神消费是最新的概念,所以变则通,与其在原来的项目上费神,还不如完全打破。
在购物中心“泡公园”,也就是打造购物中心的主题化公园,可将购物变成享受!
消费习惯改变商业类型,而商业类型也引领了存量商业在改造过程当中所需要思考的一个点。放眼市场我们看到:有些把比较高的楼层改成共享办公室,租金得以提升。也看到部分购物中心把不太好租的地方引入大的展览,反而变成一个亮点。还有在非核心区域开放式物业引入主题式街区作为特性吸引大量的客流,配套增加了餐饮销售服务比,种种变化都是为了使人感受到:我很享受这刻!
我们知道现在的都市人工作忙碌,去了公园耽误逛街,只逛街又没地方舒压。同Eastland购物中心一样,许多国外的项目都将酒店式的长租公寓加上商业配套和办公融合在一起,甚至打造成了一个主题化公园,这种一站式体验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这可能也是未来国内商业地一个新的趋势!
文章来源:环球设计联盟 ID: zshid001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
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实践中我们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更新项目,如何通过前期尽职调查判断获取物业的安全性?
✦城市更新项目前期,如何评估资产价值,测算投资回报?
✦如何结合区域特点来做项目定位与功能提升,实现可持续运营?
✦城市更新项目核心运营团队应该如何组建和培育?
✦如何通过内容与创意赋能老旧空间,活化老街?
✦面对产权、股权关系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有哪些合作方面的机制创新?
✦如何通过社群运营构建社区微生态,成就企业品牌,带动社区增值?
✦文创产业园如何聚焦布局产业,拓展招商渠道?
✦文创产业园如何通过创新业态与场景营造实现运营提升?
✦如何抓住消费者心理,将人潮转换成钱潮?让你的文创园区好逛也好买!
✦联合办公项目获取核心区域物业关键策略与核心竞争力?
✦消费升级背景下,如何设计代表未来的非典型办公空间产品形态?
✦城市更新背景下,收购型物业与租赁型物业项目分别有哪些融资渠道?ABS、CMBS、REITS在不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可能性?
6月22日-24日
3个教学模块,11个城市更新案例
1场围炉夜话,2个实地考察
共同聚焦:
“
文创园区&创新业态
”
多维度解读:
“
内容与创意赋能,运营提升资产价值,
融资模式与资本退出,设计提升空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