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田俊国讲坛
教育学的本质是促进人有效改变的学问。一切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都是花拳绣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2 天前  
湖北邮政  ·  第2136期 新年第一课,紧抓风控合规保健康 ·  3 天前  
湖北邮政  ·  第2136期 新年第一课,紧抓风控合规保健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田俊国讲坛

让课堂不再枯燥,让学习更加有效

田俊国讲坛  · 公众号  · 培训  · 2020-09-07 19:08

正文


成年人在课堂上注意力非常容易转移,动辄就开了小差。为了持续抓住学员的注意力,大约每15分钟,讲师就需要让动一下或笑一笑,以便学员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到课堂上了,我把这个动作戏称为 调频 ,即保证全班学员和老师处在同一频道上。


调频的方法很多,比方说让学员集体鼓掌、集体叫好、讲一个与内容相关冷笑话逗大家全体一乐、让大家抄写一段文字……举例说,讲师讲课途中发现某学员打盹了,这时候讲师就需要调频。讲师可以就某观点征询大家意见,让同意的同学鼓掌,全场一片掌声,惊醒了打盹的同学,一个激灵他醒过神来,就重新聚集到课堂上来。所以调频很关键,特别是要兼顾学员的左右脑信息输入,这样一来即便是演讲,学员也不会觉得困。



用友大学三周年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90分钟的演讲,因为那天大家都很兴奋,各议程严重拖堂,等我讲的时候已经是11:55了。我上来就说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顿精神大餐,大 家可能要饿着肚子听我演讲。我当时在台上就给自己确立了一个标准:只要有5个人失去兴趣选择离场,我就收场结束我的演讲。


这时候所有的听众 的确都饿了,也困了。为了保证效果,我每10分钟之内必做一次调频,要么一个笑话大家哄堂大笑、要么让大家集体鼓掌、要么大声征求学员意见……总之, 我想尽一 切办法来保证当我讲重要内容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在听我的演讲。 就这样,我一直讲到下午1:40,中途竟然无人离场。最后,大家都吃了残羹冷饭,但人人都异常兴奋。好多人都向我反馈说:“今天享受了一场难得的精神大餐,饿一会肚子绝对值得。”


我在演讲中就恰当调用了大家的左右脑。 比如,给情境就是调动学员的右脑,情境要尽可能具体生动,满足右脑的审美需要,好的情境,还能激活学员的镜像神经,驱使学员产生移情,达到所谓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右脑就找到了参与的乐趣。同时还要善于发问,一个评价性的问题就把学员的大脑引导到左脑思维状态,老师可以引导学员分析、归纳、总结、评价。我们 应该 把左右脑的驱动提前到课程设计与开发环节 ,从而使调动学员左右脑交替思考不再属于艺术范畴,而演变成科学的设计。



既然要把调频提前到课程设计环节,那我们就要深挖一下:为什么我们上数学课的时候容易觉得枯燥?


因为老师不断地给学生左脑输入信息,步步都是逻辑推理,学员一走神就不赶趟了,很多老师觉察不到学员在推理过程中的困惑,以至于学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感觉很枯燥,因为 老师光给左脑输入,右脑觉得无聊。


相反的情况也一样,比如让我们去欣赏一幅家字画,价值几千万,我们围绕那幅画看了看,几分钟也学就烦了,不就是一幅画吗?又看不懂。假如这时有人来向你介绍如何鉴赏一幅字画,告诉你要从构图、色彩、意境、运笔等几个方面去看,你看这意境,这构图,这色彩,再看这笔法啊……你看出门道来了,就越看越来劲。因为 干瞪着眼看画是给右脑输入,左脑看不出门道,也就疲倦了。



为什么Flash这种表现形式非常招人喜欢?把小品做成Flash版的甚至比真人版的还看着有趣,为什么呢?


因为 Flas h这种表现形式能够有很好地调动观众的左右脑。 比如姜昆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虎口遐想》,一说老虎,Flash画面上马上就有一只打老虎,迷瞪着眼睛,尾巴还一摇一摇的,其实这时候我们的右脑就是需要一个形象的老虎图像,即便画面没有,右脑也会想象出一个老虎。


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诗词名句,也许 正因为既惟妙惟肖、又深蕴哲理,兼顾了左右脑的思维需求,才能流传千古。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看到这句话,你脑子里一定有一幅画像,它刺激了读者的右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结论性的语言,又是说给理性的左脑听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