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场与风险
独立市场风险动向;财经政策解读;市场热点分析;立足市场,把控风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刚刚!腾讯元宝超豆包!仅次于DeepSeek ·  23 小时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昨夜,美股经历了2025年以来最差的一天 ... ·  昨天  
华尔街见闻  ·  福建按摩大佬,9个月“躺赚”1个亿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深夜,中国资产大爆发! ·  2 天前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新商业文化洞察】以春节营销为例,从烟火气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市场与风险

为什么债券供给依旧没有恢复

市场与风险  · 公众号  · 财经  · 2022-07-09 23:10

正文

今年上半年信用债表现要好于利率债,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债的供需矛盾。今年信用债供给下降是市场的共识,但到7月依然没能恢复,这不禁要思考一下原因是什么。


债券供给下降是结构性的。城投债供给是下降的,产业债是上升的,这样符合年初以来监管机构鼓励产业债发行是一致的,至于背后的目的或许就是在为城投债供给下降未雨绸缪。


区县级城投发行下降快于地市级,这也符合城投在隐债管控背景下,审核趋严的结果,去年以来一系列的发行管控,以及各地对于弱区域弱资质国企发债的管控,都造成了这种结构化的差异。


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大幅净减少。这背后是多个因素造成的,abs市场的供给大户一个是银行的信贷资产,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消费金融和租赁类。银行由于经济下行本身就缺资产,所以发行证券化的动力也就下降了。房地产市场既涉及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也涉及房地产公司的供应链等资产,地产行业目前销售依然艰难,房企本身也处于风险暴露过程中,而发行场所也一度收紧了相关资产的发行,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幅净减少。至于消费贷主要是受到审批的影响,不过最近有放松的趋势。


上面这些因素最后都导致了信用债供给的下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被动因素。债券发行审核都是有一些审批标准,但房地产下行导致卖地收入下滑后,实际也被动触发了一些审批指标下降。


一边是供给下降,一边是需求上升。需求的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权益市场上半年的熊市带来的债券市场资金流入,二是银行本身在信贷与债券市场的再均衡,三是非标资产减少后部分机构对标债的需求,四是今年宽松政策带来的资金增加和杠杠成本下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