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最后1天报名丨《社会学知识体系十讲》带你系统 ... ·  15 小时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芝加哥大学教授:3种方法快速读懂学术文献!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社科研究必学!Python文本分析课程来袭,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AFM | 贺永:柔性电子的全3D打印制造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19-11-06 07:00

正文

我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液态金属-硅胶墨水,并提出相应的多材料3D打印工艺,用来制造全打印的液态金属基柔性电子设备。


▲论文 :All‐Printed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Electronics with Pressing or Freezing Activatable Liquid‐Metal–Silicone Inks
论文第一作者 :周璐瑜;
论文通讯作者: 贺永
通讯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推荐人 :李浩然(化学系教授)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具有出色的可变形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柔性电子设备在软机器人,人机接口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各类柔性导电材料中,液态金属由于其高导电性和本征可拉伸性而被广泛使用。


受限于液态金属大的表面张力和低的粘度,当前很难用一种简单的方式高效、高精度的打印液态金属 此外,液态金属的强流动性也使得在局部破坏发生时极易产生泄漏,进而导致柔性器件的失效,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液态金属基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和应用。


课题组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持液态金属优异特性基础上解决这些应用瓶颈。 我们猜测将液态金属变成能与柔性基底产生粘接的混合物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开始近两年的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的研究,然而在反复试验后,尽管配置的墨水的确能够与硅胶基底产生粘接,但是和我们预设相反的是它打印出来后几乎不导电,这让我们的研究停滞不前,甚至一度打算放弃。


后来我们决定搞清楚不导电的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的微观结构,发现其分散后的液态金属微滴被硅胶阻隔,不能够手拉手实现导电,而令人兴奋的是,因为液态金属具有流动性,只要液态金属微滴之间的距离足够近,它们之间的阻隔就能被机械力破坏从而连接导电!但是如何拉近它们之间的距离呢?如果只是简单的混合,液态金属含量太低了就无法激活,液态金属含量太高就无法有效分散。那么将低浓度的混合物浓缩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在尝试之后, 我们发现在离心浓缩之后液态金属微滴的确紧紧地挤在了一起,在固化后用手轻轻一压,就能导电! 就这样,几番波折我们才找到这种方案,能够同时解决液态金属难打印和易泄露的局限性。


研究亮点

针对上述挑战,课题组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相应的多材料3D打印工艺可以制造 全打印的液态金属基柔性电子设备

这种 液态金属-硅胶墨水 是一种液态金属微滴和硅胶的浓缩混合物,具有独特的 电气性能 :初始状态不导电,但在机械激活(按压或冷冻)后导电。激活后的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继承了液态金属出色的导电性、可拉伸性和对变形灵敏的电气响应,是一种理想的柔性导电材料。同时,该墨水还具备 出色的 可打印性 ,能够在用简单的挤出打印设备实现柔性电路的高速度、高精度打印。此外,由于与常用的柔性材料——硅胶具有相同的组分,液态金属-硅胶墨水能与硅胶基底形成 可靠的粘接 ,从而避免了局部破坏时导电材料的泄漏,提高了柔性器件的可靠性。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的这些优点使得高效、高精度的打印高度可靠的液态金属基柔性电子器 件成为了可能。


看图说话

▲图: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的制备和相应的多材料 3D 打印工艺


▲▲
▲图:使用液态金属-硅胶墨水和相应的多材料打印工艺打印的柔性电子器件


▲图:利用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独特的激活特性制造的按压/冰冻开关


分享更多

我们通过特殊的墨水设计及多材料打印工艺 解决了液态金属难以打印,液态金属易泄漏的难题,实现了基底及电路全部采用 3D 打印一次性成形。


本研究来自于课题组 在 3D 打印领域长时间的积累及对细节的刨根问底。 课题组自2016 年布局可穿戴设备这一领域,希望从制造层面解决一些瓶颈问题。17年针对液态金属难以直接打印,我们提出了液态金属/柔性材料的共生打印,通过外喷头高粘性的硅胶与内喷头的液态金属时刻接触,抑制液态金属的挤出时的成球效应从而成功实现液态金属 3D 打印(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8, 10(27): 23208-23217;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2018, 5(3): 195-203.)。18年针对大部分硅胶材料不具有可打印性能,我们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材料硅胶打印策略,首次报道了超过 2000 % 拉伸率的高弹性硅胶能打印成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 23573-23583)。


液态金属流动性强极容易招致电路中的液态金属易泄露,一旦泄露柔性电子就会失效,课题组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持液态金属优异特性基础上解决这一应用瓶颈。我们猜测将液态金属变成混合物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开始近两年的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的研究,然而和我们预设相反的是配置的墨水打印出来后几乎不导电,一度要放弃这一研究。后来我们决定搞清楚不导电的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液态金属-硅胶墨水的微观结构,发现其分散后的液态金属微滴被硅胶阻隔,不能够手拉手实现导电,这才提出了用机械力破坏硅胶的包裹,实现液态金属连通的柔性电路激活方法。


认识课题组

浙江大学EFL(Engineering for life)课题组致力于医工交叉,聚焦于 3D 打印在再生医学、健康诊断中的应用及转化。团队针对细胞 3D 培养、生物 3D 打印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已被国内外 100 余个从事再生医学的研究团队所应用。


课题组主页:
https://person.zju.edu.cn/heyongzju


课题组微信公众号:

研之成理各版块内容汇总:
1. 仪器表征基础知识汇总
2. SCI论文 写作专题汇总
3. Origin/3D绘图等科学可视化汇总
4. 理论 化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