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跟刚成年的小孩谈一点买房的观念,入门级别的,我想干脆写下来,叫小孩记住,至于要不要听,我也没办法了。
如果你家里也有即将走入社会的小孩,其实你也可以指导他,或者分享给他这个文章,省的他说你太罗嗦。
-
对我们普通底层人民来说,即使历史证明股票或者其他投资长期回报有可能超过房产,但是我们收到公平信息的概率低于那些有内部信息来源的人,所以所有的投资品项当中,房产是排在第一位的,除非所有人都不住房子了都找到房子以外可以居住的地方,否则房产永远是投资第一位。
-
社会总财富一定是每年都以银行一年定期存款至少两倍到三倍持续递增的,之后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财富胜负取决于你持续的选择会越来越多,而取决于你是否努力会越来越少。
-
所有的投资品种都必须选择有孳息的,那些没有孳息能力的投资项目,一律远离,比如比特币、期货、黄金等等,不具有孳息效果,与赌博一样,超过50岁的人如果有人还在靠这种纯猜涨跌而且他不是从事该行业的,只能说他们的运气真的非常非常的好,并且这种人极少极少,你绝对不要幻想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
-
永远要记住当前社会上总有一些投资项目高于银行一年定存利率的三倍到四倍,而且风险很小,并且不要拒绝任何风险,零风险的项目只有银行存款,并且是有限额的,死守银行存款的人最后下场都不好。
-
房产投资需要长期关注自己周遭城市相关信息,这种关注与股票完全不同,不需要额外花太多时间,比如路过中介店,停下脚步看看行情,每次都看看,会发现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价格的变化,与朋友交流的时候,遇到此类话题可以多展开讨论,积年累月下来,你会掌握当地的发展趋势,当你有足够资金的时候,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入各种房产群也是学习异地知识的渠道。
-
年轻人不必用拒绝父母的资助来证明自己多么独立
,如果本身具有投资兴趣,能说出一套道理,向父母借点钱提早投资并不是坏事,前几笔投资可以选择比较安全的种类,日后再调整方向,比如投资房产第一套就一定是住宅,而不可能是店铺或者公寓办公楼等等。
-
学会正确货币与时间的观念,知道这个公式代表什么:1.075^20 = 4.25, 让小孩知道自己的财富一年能有7.5%的收益的时候,坚持二十年,就有四倍的增长,随时想着把资产放在有这种收益的领域去。
-
我建议配比投资是房产四分之三,股票八分之一,其他八分之一用于周转(包含放在余额宝理财通的也算是周转),对刚开始进入股票市场的年轻人,远离不分红过于投机的类型股票,只先追求长期没有暴跌记录的股票,最保守的投资方式先进入。
-
20到35岁之间,除了必须出门去增加阅历的部分外,我认为可以尽量省钱做好理财规划,把赚钱的一半拿来追求资产配置,这些存下来的钱会在上年纪的时候让你的生活变得轻松,买超过生活需要的贵重物品比如车子或者其他高价电子产品什么的,日后有得你后悔(就算出门旅行,对年轻人来说,硬卧硬座都是第一选择)。
-
建议刚入社会或者即将入社会的人,一定要每周至少查看一小时的经济新闻,具备这些观念相当于为年老的财富做准备,你至少可以避开某些不恰当的投资,因为现在中国还处于中高速发展期,看的时候,务必先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推测,什么是估计,什么是一手消息,什么是二手消息等等,现代社会是任何你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搜索就懂,只怕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懂。
-
年轻人更清楚新一代的人的想法,也许在投资方向有更敏锐的观察,相对于年纪大的人可能现在都在找哪里天气好,哪里可以养老度假,年轻人可能更能清楚计算搭乘地铁的时间消耗与工作发展方向等等这方面的计算评比,是不是大家会变得更懒,更不要大房子,宁可窝在小房间,不要客厅,不喜欢每天至少走路十几分钟从地铁站走到家里等等等,都
可能对上一代的投资行为做出纠正,而你比其他年轻人更用力观察,发现了,就是一个极大投资机会。
其实很多不是相关商学科系的小孩,对与借钱贷款投资这方面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这点作为家长的,如果能提早在小孩刚长大的时候给予详细介绍,对小孩日后有极大帮助。 告诉小孩,只要有工作了,具有还贷能力,就可以开始研究自己熟悉的区域的房子,总有便宜的房子可以去看看。
看到后,开始计算如果自己想要拥有,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其实那些我们老看到的新闻说房子都是父母买给小孩的,实际生活案例中,也许刚好在看我的文章的人的家庭都是有这个观念,看不到我这个文章的,八成家庭没有这个概念。
未来的社会各种变动绝对不会停下来,我举个例子,即使在台湾,经济活力已经接近每年只有1.5%的GDP成长率,台北的房价波动还在继续,人口还是在移动,资金在消长,环境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