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团队准备解散了!” ·  昨天  
新周刊  ·  这个老北京粤语说得比你好,不服来战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体检报告,中年人的“恐怖盲盒” ·  2 天前  
新周刊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  2 天前  
新周刊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热搜第二!那个在巴黎夺冠的贵州小伙,不就是第二个全红婵?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7-31 12:22

正文





又一个全红婵式的寒门天才,出现了。

7月28日,巴黎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00后的小将谢瑜一鸣惊人。

他以240.9环的好成绩,夺下冠军,也为中国队揽下本届奥运的第三金。


这块金牌的含金量有重?

你可能不知道,上一次我们在这个项目夺金,已经是08年的北京奥运。

这是一场足足等待了16年的胜利。

壮志未酬,新人交替,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十几年,才换来了此刻的圆满,如何能不感到心潮澎湃?

而反观夺冠后的谢瑜,没有得意忘形,脸上只有淡淡的笑。


在夺金之前,他的个人最好成绩是全国赛亚军,世锦赛第8。

在国际射联上记载的资料,更是一片空白。

甚至他原来只是一个省队队员,因为在选拔赛上表现不错,才拿到了巴黎的入场券。

没人料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在中国射击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当你真正走进谢瑜的真实人生,了解他真实遭遇之后,就会觉得唏嘘不已。

为什么这么说?

看谢瑜的家庭背景就知道了。

一般的奥运健儿在外出征,家里的场景是怎么样的?

一般都是祖祖辈辈、老老少少,把家里围得水泄不通,都是过来打气加油的,老家的电视机前永远挤满了人。

可能连当地的领导都会过来陪同,不是欢呼声起,就是鲜花锦簇。

可是,当镜头对准到谢瑜家,网友们都坐不住了。

昏暗老旧的房间里,只有谢瑜父亲一个人,紧张等待着儿子每一枪的结果。


他说,自己一个人在家,忍不住激动地拍手。

网友却只觉得心酸: 别的父母都是亲戚陪着,就他孤零零的,连个第一时间分享喜悦的人都没有。


没有亲戚欢聚的热闹,也没有邻居好友的陪伴,他就独自一人,见证了儿子最荣耀的时刻。

破旧的沙发,发黄的墙壁,无一不透露出来这个家庭的平庸。

再看看谢瑜父亲那双被晒得黑白分明的胳膊,看起来就是常年在户外干体力活的结果。


昨天, “谢瑜一枪击破家徒四壁” 的词条上了热搜第二。

但据红星新闻报道,一枪击破家徒四壁的说法还是有点不妥,他们家老大和老二还有父母都在外务工,经济收入稳定,而学校想接父亲去看比赛,是没有打通电话。


他们就是一般的农村家庭,虽然没有到家徒四壁的程度,但经济情况也并不是特别好。

谢瑜在农村长大,家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

因为父母都要外出务工,很小的时候,他就成了留守儿童,一直跟着叔叔长大。

后来被无意展露出了运动天赋,才被招进了射击队。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憨憨的娃娃,能有这么大的出息。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 贵州人,贵州毕节的,还是毕节农村的,只有贵州人能懂这背后有多么不容易。

是啊,从山村到巴黎,从留守儿童到奥运冠军,谢瑜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逆袭。

预赛第六,总共就参加过三次大赛,从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可偏偏他最争气。

值得细品的是,夺冠之后,谢瑜的境遇也发生了变化。

不仅所在的学校沸腾了。


相关部门发了致贺信。


昔日的好朋友接受采访。


父老乡亲的“温暖祝福”也开始送到了。


甚至参观谢瑜母校的视频都在网上火了。


这一前一后的变化,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笑称:

都夺冠了,你这加的油是不是来得慢了。


这一枪,可能把20年不联系的人都打出来了。


“一枪打直了爸爸弯着的腰,一枪打活了谢瑜家的亲戚”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扎心吗?但足够现实。

人性不就是如此赤裸吗?

当你寂寂无名时,不会有人在乎你的感受,甚至有的人还会来踩你一脚。

但你要是功成名就,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都会蜂拥而至。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向来如此。


黄渤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以前身边的人都有各种小心机,各种看不起你,但成名之后,身边每一张脸都是洋溢的笑脸,身边全是好人。”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大家都对你客气了,不是他们的素质变高了,而是你变得足够优秀了。

全红婵就是最好的例子。

成为冠军之前,全红婵的家庭简直可以用“寒门”来形容。

妈妈身体不好,家里孩子又多。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连当时全红婵去训练的场地都因为经费不足只能选最破最差的。

有谁曾帮过这个贫苦的孩子吗?没有。

有谁想过借钱给妈妈去看病吗?没有。

而夺冠之后呢?

是朋友也多了,亲戚也来了。

但凡全红婵张口,就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

全红婵无意说了一句想吃辣条,几大箱辣条立马堆在了家门口。


她说家里人身体不好,医护领导立马到病房慰问,请她放心。


家里家外挤满了人,有的见过但不熟,有的压根没见过。

奶奶的电话接了整整一天。

最后全红婵的妈妈都无奈了:“从来不知道家里有这么多亲戚。”


甚至她家门前的那条路,连夜搞起了基建。


当你春风得意、扬名立万的时候,往来的朋友就多,谁都认识你,谁都给你最好的待遇;

而一旦你失势,一旦你没有名气,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谁都不会在乎你。

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现实。

正如郭德纲曾在相声中说过一句话:

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

世态人情,自古如此。

说一个我老家亲戚的故事吧。

他家里条件很差,差到全家最值钱的家电,是一口小电饭锅。

村里的人都瞧不起他。

逢年过节,不仅没人来他家送礼,就连他去别人家里拜年,还会被各种冷嘲热讽。

还好他的孩子很争气,考上了一所985高校,毕业的时候又顺利通过了国考。

考上公务员后,他一路平步青云。

而那些曾经讥讽他的亲戚,不仅开始主动上门了,隔三差五地还会送点时令鲜货过来。

老两口受宠若惊,以为是亲戚们变好了。

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出息了。

你把人家当亲戚,人家把你当资源。

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也无关善不善良,而是取决于你的强弱,你手上能与别人交换的筹码够不够多。

这个社会,弱肉强食是规则,恃强凌弱是本能。

弱者哪怕没做错什么也会被人苛待,而强者即便真的做错了也自有人去宽容。

你没有价值的时候,温顺得像只猫,别人都会嫌你掉毛。


考研名师刘晓艳在一次课堂上说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她从小在姑姑家长大,亲戚家还有很多哥哥姐姐。

但她从初中一直读到大学,没有一个哥哥姐姐去看望过她一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