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两天依然是垃圾时间,市场还是在节前的3200-3400的区间持续震荡换手。
震荡换手完成以后想要向上突破这个区间,需要新的增量刺激刺激因素出现。
从这个角度看,很重要的是看节后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什么时候会落地。
整个假期最大的亮点就是deepseek这类人工智能大模型,试用以后感觉确实也是不错的。
今年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元年,未来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能看到增量的领域也就在这里了。
所以我们看到海外的巨头们都加大了在这个领域的投资,美国的几家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资都有几百亿美元的样子。
从过往的经验看,海外对科技的投入往往会映射到国内来,所以这轮大科技增量投资热潮中,国内大概率也是往人工智能这个方向投的。
大幅增加的资本开支会带动人工智能领域上下游的需求,就像当年移动互联网年代一样。
那时候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先是经历了基础设施的铺设,之后就是智能手机的不断迭代。
在这个过程中先是硬件不断迭代,之后是软件和系统以及应用的持续更新迭代。
不管是硬件上下游还是软件和系统上下游,都因为这波增量投资带来了一系列的造富浪潮。
从种种迹象看,这波大科技的主线大概率是人工智能相关了,而且这个投资增量带来的需求增加会持续很久。
我们觉得现在的主要风险还是集中在房地产市场,我们看到春节前后万科已经出现了流动性问题
整个行业里的优等生都已经这样了,那些不是优等生的房地产企业是不是压力更大,这个是需要多加关注的。
最后还有个需要关注的事情,是美国的二次通胀会不会来,会不要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这对全球宏观经济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了。
其他在现在的时间节点,也没啥新东西要讲的,该讲的之前在《
进可攻退可守
》里面,已经讲过基本的态度了,我们会选择
”
在
能力范围内尽量足额配置组合
”
因为如果你相信市场后面还是牛市的话,那么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筹码足够多,屁股足够沉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态度依然没什么变化,这里会进一步加大对组合的配置力度
因为从估值的角度看,在这轮暴涨之前的市场整体估值依然处于相对低位,在这个位置已经趴了很久了。
数据来源:集思录
再比如观察全市场收益率的话,国庆前一周暴涨之前那段时间整体已经要摸到5%以上,也是属于低估的位置。
数据来源:集思录
国庆节前后一两周时间,虽然市场经历了一轮暴涨和中间的巨震,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估值还处在合理的水平
数据来源:集思录
从过往几年的历史数据看,组合的过往情况是大幅跑赢比较基准的
要知道这是在过去几年时间公募基金的平均跌幅,达到两三成情况下达成的
当然历史不代表未来,但是相信在主理人的努力下,未来这个情况依然会持续
所以在目前的状态下,在这个位置依然还是考虑逢低加仓,继续跟投组合
本次跟投的参考金额是10000元,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现金流,选择是否跟车买入。
如果选择跟车,在蛋卷APP输入到跟车金额,会按照组合中基金的比例自动分散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