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分成两大类: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
先说逻辑芯片,这个行业在二战以来,巨头不断涌现,可以说是半导体革命的主流战场。
从大型计算机时代的IBM power系列芯片,个人计算机时代的英特尔、AMD,手机时代的苹果A系列、高通。
数字时代,计算能力的迭代演进是主旋律,技术门槛极高,也因此一直都被美帝占据着武林霸主的地位。
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个领域,欧洲日韩都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却从没有非份的举动。
我国高层曾经恨过,也曾经大力政策补贴,搞自主可控,可惜控出来了“汉芯”这样的骗子项目,后来也就不了了之,断了念想。
那么,中国有没有机会呢?
其实是有的,逻辑芯片要做大,关键是两点:起得早、技术好。
比如手机芯片时代,各家安卓芯片用的都是英国ARM公司设计的架构技术,这种技术功耗低,天然适合电池瓶颈突出的移动设备。
那么,ARM在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这种技术的呢?
1985年,也就比英特尔晚了几年。
可惜在PC电脑时代,ARM芯片只能用在一些低端电子设备上,光芒被英特尔掩盖,但正是因为起得早,技术成熟,当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英特尔想追都追不上了。
改朝换代就这样发生。
在传统芯片领域,技术已经成熟和完善,我国想追上,其实是很难的,几乎不存在机会。
但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传统的技术架构已经陈旧,注定难以适应,新的机会其实非常多。
比如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英伟达的GPU芯片得以广泛被应用,股价在过去3年暴涨了14倍。
另一家公司赛灵思,他的FPGA芯片被广泛用在数据中心上,在云计算的云端领域占到先机,股价3年翻倍。
还有一家以色列公司Mobileye,其芯片在智能驾驶辅助芯片上占有了90%的市场份额,2017年被英特尔以150亿美元收购,收购前同样是3年翻倍。
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是海量的,应用市场却是分散的,几乎每个应用领域都需要定制化的专用芯片。
这就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机会。
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一些美国的新兴公司,中国近几年也是层出不穷。
比如
寒武纪
的芯片架构,被集成到了华为海思芯片里,成为世界上第一款人工智能专用通讯芯片。
比如
比特大陆
,其区块链芯片技术垄断了这个行业80%的市场,独步全球。
比如独角兽创业公司地平线的无人驾驶芯片、云知声的语音识别芯片。
特别说一下,目前我国在人脸识别算法领域的几个独角兽公司,
商汤、旷视、云从、依图
,目前的估值都超过了150亿元,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的几个。
由于我国政府的重视、资本的泛滥、和下游巨大的应用市场,在人工智能的芯片研发和算法上,中国AI行业龙头纷纷获得了超额估值,发展速度强劲,在金融、安防、手机、汽车等不同行业都极为繁荣。
相反,美国的科技行业由于被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五大巨头垄断,创业公司得到的资金扶持其实在减少,创新动能趋弱。
目前美国AI行业的创业公司,获得高估值的并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以及相关的芯片、软件、零部件。
两国在业界上的地位,已经不分伯仲。
回到A股市场上,由于龙头AI公司普遍都还没有上市,因此值得关注的主要是一些垂直细分领域的公司,比如做智能音箱芯片的
全志科技
、做安防视频芯片的
富瀚微
、做指纹识别芯片的
汇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