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高手,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
巴菲特信仰价值投资,借助数十年复利的力量,成为投资领域世人敬仰的一代宗师;贝索斯以长期价值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带领亚马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任正非带领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成为中国科技领域最闪亮的名片。
长期主义是专注长期价值的认知方法与行为模式。
长期主义的态度是专注,始终面向未来,才能穿越周期,用长期的确定性,对抗短期的不确定性;长期主义的方法是深耕,不刻意追求短期的极致效果,注重大量单次动作累加后的精彩;长期主义的收获是水到渠成,是做时间的朋友,借助复利的力量,实现价值的飞跃。
我们从第一天起,就奉行长期主义,九宇资本专注新经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六合咨询专注新经济产业与公司研究,三思智库专注
GNEC
新经济系列峰会,扎根产业,研究驱动,投研一体,无论是创业、投资,还是研究,都是长期的马拉松,拼得是实力,更是耐力,只有聚焦长期价值创造,才能跳出短期利益的视角,时间最为公正,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定会收获丰厚的回报。
昨天起,六合咨询新增
“
长期主义
”
栏目,我们搜集整理巴菲特、贝索斯、任正非等长期价值实践者的致股东信、公开演讲
/
交流或媒体采访等一手信息,让我们一起重读经典,复盘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汲取顶尖企业家的思想养分,做时间的朋友,做一名长期主义者。
本周末推送两期,分别是
巴菲特
(昨天已推送,点击即可阅读)与贝索斯致股东的信各一期;下周开始,每周六推送一期,与各位一期一会。
我们本期选择贝索斯第
1
封致股东的信(
1997
年),作为长期主义系列的第
2
篇文章,希望各位
enjoy
!
贝索斯与亚马逊概述:
1964
年,贝索斯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市;
1986
年,贝索斯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进入纽约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FITEL
,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
1988
年,贝索斯进入华尔街,任
Bankers Trust Co
(信孚银行)副总裁;
1990~1994
年,贝索斯参与组建基金管理公司
D.E. Shaw & Co
,
1992
年起任副总裁。
1994
年,贝索斯关注到美国互联网用户正快速增长,且当时微软已逐渐发展起来,决定辞职创业,做互联网浪潮中的弄潮儿;
1995
年,贝索斯创立
Cadabra
网络书店,是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之后将公司名改为亚马逊,以世界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来命名。
2000
年,贝索斯创立商业航空公司蓝色起源(
Blue Origin
);
2013
年,贝索斯以个人名义,以
2.5
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
2018
年,贝索斯获评《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9
年,贝索斯以
1,310
亿美元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
1
位,是
2018
年登顶后蝉联榜首。
亚马逊
1995
年成立,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是全球最大综合网络零售商之一;
1997
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AMZN
;业务起始于线上书店,之后商品逐渐走向多元化,并从美国,拓展到各主要国家和地区。
亚马逊
2002
年推出
AWS
(云计算服务),
2005
年推出
Prime
服务(会员增值计划)、
2007
年发布
Kindle
电子阅读器,同年开始向第三方卖家提供
FBA
服务(物流配送),
2010
年推出
KDP
服务(
Kindle
数字出版),从电商平台,逐步转向综合性服务提供商。
贝索斯是长期主义者,早在
1997
年第
1
封致股东的信中,系统阐述了亚马逊的价值观,即所有业务都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而实现该目标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之后每年贝索斯都会将该信,附在其致股东的信之后,以重申亚马逊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因此亚马逊被视作,基于长期主义成功的典范,截至
2019
年
6
月
14
日,亚马逊市值
9,205
亿美元,是全球第
2
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正文:
贝索斯致股东的信(
1997
年)
致我们的股东:
亚马逊在
1997
年跨过了许多里程碑:截至年底,我们服务的用户超过了
150
万,营收增长了
838%
,达到了
1.478
亿美元,并在当前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了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
但是这只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
“
第一天
”
,也只是亚马逊发展道路的
“
第一天
”
(如果我们在未来能够做得更好的话)。如今,电子商务为用户节省了开支和宝贵的时间。在未来,通过
“
个性化
”
服务,我们将会加速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的探索之旅。
一直以来,亚马逊都在用互联网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能建立起经久不衰的专营权,不管是对于既有的市场抑或是更大的市场。
我们为卖家提供了一个投入资源、寻求网络商机的平台,也为愿意建立崭新关系的买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购平台。这种极富竞争性的视野,正在迅猛地进化。很多卖家已经通过网络信用支付,将其业务搬到网上,并致力进行持续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以获得关注、流量及销售业绩。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其它新的电子商务领域追求网络商机的同时,尽快强化并拓宽自身目前的市场地位。我们在目标市场中,看到了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机会。这种发展战略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它需要审慎的投资和果敢的执行力,以对抗那些已经建立起根深蒂固的专营权的所谓行业领导者。
一切以长期价值为中心
我们相信,衡量我们是否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在于我们是否为股东创造了长期价值。这种价值,直接来自于我们巩固并拓展市场领导地位的能力。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越强大,我们的商业模式越具有竞争力。强大的市场领导地位,能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利润,更快的资金周转速度,以及更强大的资本回报率。
一直以来,我们所做的每个决策都反映了这一点。从一开始,我们就将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指标化:用户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用户复购率、品牌实力。为了建立一个持续的专营权,我们已经并会继续发起投资攻势,借助杠杆的力量扩大用户基数,强化我们的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专注长期发展,我们所做的很多决策,以及衡量得失的方法,都有别于其它一些企业。因此,我们希望与您们分享我们的基本管理和决策方法,以向我们的股东证实这完全符合您们的投资哲学:
•
我们将继续毫无保留地,专注于用户至上的理念。
•
我们的投资决策,将继续基于
“
长期市场领导地位
”
这一目标,而非关注短期的盈利以及华尔街的短期反应。
•
我们将继续批判地,评估我们的项目以及投资决策的有效性,以果断抛弃那些不能提供相应回报的项目,而追加投资那些运作良好的项目。同时,我们将继续从我们的成功及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
我们将毫不犹豫地,投资那些有助于提升我们市场领导力的机会。这些投资有的可能会得益,有的或许不会,但我们至少能从每一个案例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
如果一定要在最优化
GAAP
报表和最大化未来现金流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我们会选择后者。
•
我们在做大胆的投资决策(竞争压力可行性范围内)时,会与您们分享我们的战略决策流程,以让您们评估这样的长远投资决策是否理性。
•
我们会努力优化精简开支,保持我们精益生产的企业文化。我们明白持续建立合理管控成本这种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亏损的项目。
•
我们会平衡长期盈利与资本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把市场增长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相信,一定的企业规模是实现我们这种商业模式的潜能最为核心的基础。
我们会继续专注于雇用并留住那些全方位发展、极具天赋的人才,继续向他们提供更多的股权激励,而非现金。我们深知,我们能否取得成功,就在于我们能否吸引并留住那些积极进取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一定是能从公司的主人翁地位出发进行思考的人。
我们不敢贸然宣称我们的上述战略就是
“
正确
”
的投资哲学,但这至少就是属于我们的投资哲学。而我们如果连自己已经采取并会继续使用的发展方法都不清楚,那只能被解释为玩忽职守。
在此基础上,我们准备回顾一下我们的业务重点,我们在
1997
年取得的进步,以及我们对未来的展望。
关注用户需求
一开始,我们就专注为用户带来价值。我们意识到,网络曾经是、并且仍然是举世瞩目的焦点。因此,我们开始为用户提供一些他们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取的东西,并开始向他们提供图书销售服务。
我们向用户提供比实体书店更丰富的选择(我们现在的仓库面积相当于
6
个足球场大小),我们所有的书籍商品,都能随时随地、方便地搜索和浏览。我们坚持提升购物体验,并于
1997
年大规模对我们线上书店进行优化改进。
亚马逊目前能够提供优惠券、一键购物,更多评论、内容、浏览选择、以及产品推荐等多种功能。同时,我们大幅降低商品售价,更大程度提升用户价值。口碑依旧是我们吸引用户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十分感激用户给予我们的信任。高用户复购率和良好品牌口碑,共同铸就了亚马逊在线图书销售市场的领导地位。
1997
年亚马逊在各指标上均取得突出成绩
•
销售额从
1996
年
1,570
万美元,增至
1.4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8%
。
•
累计用户账户从
18
万增至
151
万,同比增长
738%
。
•
回头客的订单所占比例,从
1996
年
Q4
的
46%
,增至
1997
年
Q4
的
58%
。
•
据
Media Metrix
统计,亚马逊网站用户使用率排名,由
90
名,升至
20
名。
•
我们和
America Online
、
Yahoo
、
Excite
、
Netscape
、
GeoCities
、
AltaVista
、
@Home
、
Prodigy
等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
1997
年为了支撑我们快速增长的流量、销售、以及服务水平,我们努力扩大了公司基础设施:
•
亚马逊员工,从
158
人大幅增至
614
人,管理团队也进行了重要扩充。
•
仓储配送中心,从之前
5
万平方英尺(
0.46
万平方米)扩充到了
28.5
万平方英尺(
2.65
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我们扩充了近
70%
的西雅图设施,以及
11
月在特拉华州建立的第二个仓储中心。
•
截至年底,我们库存增加到了
20
万种,这使得我们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
我们的现金及投资余额,在年底达到了
1.25
亿美元,得益于亚马逊
1997
年
5
月
IPO
及
7,500
万美元贷款,充裕的资金保证了我们战略执行过程中更具灵活性。
我们的员工
过去
1
年的成功,是我们这群极具天赋、聪明能干的员工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自己是其中一员感到自豪。打造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招聘流程体系,是我们一直以来并将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因为这是亚马逊未来成功道路上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工作并不那么容易,当我面试求职者时,我对他们说,
“
完成一项任务,你有三种方法:长时间工作、非常努力地工作、或者非常高效率地工作;但是在亚马逊,这三种方法必须同时使用,缺一不可
”
。
但我们会努力建立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关系到我们用户的内容,这甚至是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子孙们讲的一些东西,这一切并不容易。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拥有这样一群乐于付出、拥有牺牲精神、并极富激情的团队,是他们打造出了今天的亚马逊。
1998
年的目标
对于怎样通过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为我们用户创造新的价值,我们目前仍处于早期的学习阶段。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巩固并努力拓展我们的用户群体,以及提升我们的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我们加大对系统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以便为我们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多选择的服务。我们计划将音乐纳入我们的产品范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相信其它一些产品也将会是我们谨慎的投资对象。
我们也相信,提升服务海外用户的能力,包括缩短配送时间,以及增强更好的用户体验等,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确切说,一个对我们目前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不是寻找新的商业扩展途径,而在于如何划分我们投资的优先级顺序。
相较于亚马逊刚刚建立之日,我们现在对电子商务了解的更加透彻,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尽管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紧迫感。在实现我们长期愿景的路途中,我们将面对如下一些困难及挑战:那些激进的、有能力的、资金丰富的竞争对手;持续增加的挑战与运作风险;产品与市场扩充,所带来的风险;市场扩张中,不可避免的持续投入资金。
然而,正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总体来看,网络书店,以及电子商务将会被证明是一个具有巨大机会的庞大市场,极有可能有很多企业会从中获取巨大收益。我们对目前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满意,也对我们将来要做的事情感到兴奋。
1997
年是非凡的一年。亚马逊向我们所有的用户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业务支持与信任,感谢所有辛勤工作的每一位员工,同时要感谢我们的股东,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您们的支持与鼓励。
杰弗里
·
贝索斯
亚马逊创始人、
CEO
优质研
报
推荐
:
长期主义第1期: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56~1959年
【珍藏版】六合宝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3年,210万字超5,000页,重磅推荐
九宇资本赵宇杰:九宫格分析法,语数外教育培训领域的道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