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居君在“广州珠江旧改”公众号上获悉:7月初,荔湾区增滘村代表团到访珠江投资集团,意对参与增滘村更新改造工作合作意向投标的珠江投资集团进行实地考察。
这也就意味着,增滘村旧改已经进行到意向合作企业招标阶段。
地处荔湾、旧改进程较为低调,增滘村让乐居君有了实地探访的兴趣。
汽车经营规模化,
交通较为便利
从广佛线菊树地铁站D出口,北行数百米至龙溪大道,便可抵达增滘村驻地。此段步行路程,以洪石坊路为界,南北对比分外鲜明。
南段基础道路欠佳,雨天更是积攒起一个又一个水坑;路旁支起简易的装卸厂棚,人车了无踪迹,让人心生荒凉之感。
北段
路况要好很多,沿途档口众多,多与“车”有关,比如车辆办证大厅、汽车俱乐部、汽车快修店、二手车行、名车行等。可以说,汽车经营在这里形成规模。
龙溪大道更是车流如织。
作为广州西南出入口之一的龙溪大道,西跨佛山河道五丫口大桥,接连佛山市南海区。
可以说,增滘村是广州西南咽喉之地,交通优越。
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乐居君走访村子发现,该村厂办分布数量并不少。环增滘村村委会周边有大众汽车4S店、陶瓷实业、汽车服务和养护中心,部分厂房较有年代感。
而荔湾区芳村体育中心、荔湾区人民法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则自西向东沿龙溪大道南侧分布。
沿龙溪中路东西延伸,各大经营档口鳞次栉比。各类配套均能找到踪迹,比如
增滘小学、增滘市场、快递点、KTV、银行等等,甚至在与水秀二街十字路口,还分布有一处综合购物商场和麦当劳。
花地河畔楼盘林立
村内巷道相形见绌
行走街边,一眼便能看到不远处的高楼林立,颇成阵仗。
据了解,彼处沿花地河,自西向东分布有路劲隽泷湾、保利公园、荔湾国际城花园等楼盘。
相比之下,增滘村范围内则相形见绌,显得落后破败。
深入村子内部街巷,房屋间距尚可。
村内巷道经营的档口,生意冷清,不少店铺处于闭门歇业的状态。
一处商场特价宣传栏上,张贴有招聘、旺铺转让的小广告。
以房租出租为收入来源
单间月租金低至350元
房屋出租广告随处可见,单间月租金可低至350元,两房一厅也不仅在千元上下。
据乐居君了解,增滘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依靠房屋出租。而外来人口,则主要是在增滘村附近的工业园厂区打工。
不得不说,相对较低的物价、便捷的交通、可提供岗位的工厂,使得一些外地人能够在此安身立命,打工谋生。
相比于有些城中村,增滘村的环境方面也还不错:河涌清澈;天气晴朗之时,村中心的风水塘自成令人惊艳的风景。
年初引入合作企业表决
同意率约87%
乐居君在增滘村村委会及海龙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一些旧改情况。
2019年1月16日,增滘联社4楼会议室召开股东代表会议,对增滘经济联社旧村更新改造项目是否引入合作意向企业事项进行表决。
会议应到会73人,实际到会66人,占应到会人数的90.14%。
表决结果为:同意64人,反对0人,弃权2人,同意人数占实际到会人数的96.97%,同意人数占应到会人数的87.67%,同意引入合作意向企业开展增滘经济联社旧村更新改造项目。
5亿元验资!3年开发100万㎡!
3家房企表达旧改意向
2019年6月17日,增滘经济联社发布《关于公开接受旧村更新改造项目合作意向企业报名的通告》,对旧改竞标企业进行了条件要求:
(2)具备房地产开发经验,在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批准本公告文件下发之日起往前推连续三年的开发项目面积达100万㎡以上;
(3)验资证明:注册资本(实缴资本)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法人企业;
(4)有开展三旧改造经验的企业(旧村已经同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改造合作协议并开展前期工作的或旧厂、旧城项目已经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
(5)原则上不得引入正在实施我区的旧村庄更新改造且尚未完成整村补偿安置工作的企业或者联合体企业。
村长、村支书均对旧改问题避而不谈;乐居君从村民采访处得知,目前有
贵州中建、融创、珠江投资三家房企有意向参与旧改
。而不只是珠江投资,村民代表此前也对另外两家企业进行了参观。
据了解,三家企业在广州旧改的布局并不算多:融创此前与中鼎联合拿下增城金星村旧改;珠江投资也只是介入了海珠五凤村旧改;贵州中建更是鲜有听闻。
有村民表示,房屋数据测量工作此前曾有进行。
但具体哪家公司进行服务,村民并未能说出一二。
据了解,增滘联社共有8个小队,村集体收入在海龙街道并不非常出众,主要来源于厂房出租、土地征收补偿等,股民每人每年分红仅有2000元左右。
“旧改,越快越好!”
目前,包括增滘村在内,海龙街道有3条城中村展开旧改(另外两条村分别是海北村、龙溪村,两村分别由勤诚达、星河操刀);
荔湾区
有旧改动作的城中村约有20余条。
2019年4月,旧村庄更新改造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被纳入荔湾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可见城市更新在荔湾工作中的分量。
而或许是因为海北村、龙溪村旧改影响,又或者是村民对荔湾其他村落旧改相关情况的口耳相传,再掺杂着改善生活环境及分得拆迁补偿等因素,村民对旧改的抗性显得微乎其微,
甚至表达了几乎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