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arbon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ng advances in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n carbo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arbon Research

Carbon Research | 聚乙烯微塑料削弱老化生物炭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潜力

Carbon Research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20 11:5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索了聚乙烯微塑料和生物炭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生物炭和聚乙烯微塑料的干扰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微生物残体碳积累、土壤团聚体分布和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都受到了影响。聚乙烯微塑料的共存会降低生物炭在CO₂减排和稳定微生物残体碳方面的潜力,而生物炭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减少土壤N₂O排放。研究还强调了将微塑料视为全球变化因素,纳入元素循环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物炭和聚乙烯微塑料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研究发现生物炭和聚乙烯微塑料的添加会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微生物残体碳积累、改变土壤团聚体分布和酶活性以及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

关键观点2: 聚乙烯微塑料对生物炭减排效果的影响

聚乙烯微塑料的共存会降低生物炭在CO₂减排和稳定微生物残体碳方面的潜力,但其与生物炭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影响了土壤碳氮循环。

关键观点3: 生物炭对土壤N₂O排放的影响

生物炭通过降低nirK基因的表达和增加nifH基因的表达,减少了土壤N₂O排放。这是生物炭影响土壤氮循环的一个重要机制。

关键观点4: 研究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该研究强调了将微塑料视为全球变化因素,并在全球传输的背景下将其纳入元素循环研究的必要性。这对于理解微塑料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摘要

生物炭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但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会改变生物炭的固碳减排潜力。为评估生物炭在微塑料干扰下的减排效果,本研究探索了聚乙烯微塑料( 1%~5% wt)和长期生物炭(老化生物炭)添加对Fluvic Cambisol中碳氮循环的交互影响。在91天的培育过程中,老化生物炭和聚乙烯分别减少了49%和18%的 CO₂ 排放量。这主要是由于土壤团聚降低,溶解有机质(DOM)含量减少及芳香性增加,从而减少了微生物生物量及与土壤有机质(SOM)分解相关的几丁质酶的活性,这最终导致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稳定碳库的贡献增加。有趣的是,聚乙烯微塑料的共存降低了生物炭在 CO₂ 减排(+44% 82%)和稳定 微生物残体碳 (-18%~23%)方面的潜力。这是因为聚乙烯微塑料与生物炭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大团聚体的形成和DOM的积累,降低了DOM的芳香性,从而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和分解SOM的几丁质酶活性。与土壤碳动态相似,老化生物炭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土壤 N₂O 排放(-54%),这是由于 nirK 降低而 nifH 基因增加。聚乙烯微塑料在无生物炭添加和老化生物炭添加土壤中分别增加了5%和25%的 N₂O 排放量,可能是通过上调 nirS nirK 基因表达 以及 下调 nifH 基因表达实现的。因此,聚乙烯微塑料可能会弱化生物炭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优势,这突出了将微塑料视为全球变化因素并在全球传输的背景下将其纳入元素循环的必要性。

图文摘要


亮点
  • 长期生物炭添加可将土壤 CO₂ N₂O 排放量分别减少49%和54%。
  • 在未添加生物炭的土壤中,聚乙烯微塑料降低了 CO₂ 排放,但增加了 N₂O 排放。
  • 单独添加生物炭或聚乙烯微塑料会增加土壤微生物残体碳。
  • 在长期施加生物炭的土壤中,聚乙烯微塑料将土壤 CO₂ N₂O 的排放增加了23%~82%。
  • 在长期施加生物炭的土壤中,聚乙烯微塑料降低了真菌残体碳对土壤稳定碳库的贡献。


要点图例

图1 生物炭施用与1%和5%的聚乙烯添加对91天实验室培养过程中 CO₂ (a)和 N₂O (b)累计排放的影响

图2 新鲜/老化生物炭和/或聚乙烯处理后土壤 DOM 的含量和 分子组成变化:生物炭和聚乙烯添加对 DOM 含量和芳香性的影响( a );使用FT-ICR-MS分析的基于H/C和O/C比值划分的DOM中七个组分的相对丰度( b );基于范式图的DOM分子的H/C和O/C分布和基于维恩图的土壤公式分配( c、d

3 长期生物炭 施用 与短期1%和5%的聚乙烯 添加 对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
图4 长期生物炭 施用 与短期1%和5%的聚乙烯 添加 对土壤团聚体 粒径 分布和土 壤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室培养91天后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 (a); 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 (BG)活性 b ); 土壤β-N-乙酰氨基葡 萄糖苷酶(NAG)活性( c

图5 长期生物炭 施用 与短期1%和5%的聚乙烯 添加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于距离的冗余分析探究土壤团聚体粒径 分布、 DOM 结构和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a); 氮循环途径和相关 功能基因( b );16s rDNA 基因的丰度(c); 与氮循环相关的 nirS nirK nifH 基因的丰度 (d–f

结论

  • 老化生物炭和聚乙烯添加通过影响土壤团聚、DOM含量和结构以及微生物活性影响土壤碳氮循环。
  • 聚乙烯微塑料的共存降低了生物炭在 CO₂ 减排(+44%~82%)和稳定 微生物残体碳 (-18%~23%)方面的潜力。
  • 生物炭通过降低 nirK 和增加 nifH 基因的表达,减少了土壤 N₂O 排放(-54%)。
  • 聚乙烯微塑料通过上调 nirS nirK 以及下调 nifH 基因表达,促进无生物炭添加和老化生物炭添加土壤的 N₂O 排放。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陈雅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励耘博士后, 主要从事生物炭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环境效应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GCB、ES&T、CEE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含共同一作3篇),H指数12。

通讯作者
孙可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生物炭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环境效应的研究。在GCB、ES&T、SB&B等期刊上发表高质量SCI论文110余篇,他引7000余次,H指数为50。

赞助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2125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299)、Project RSF 24-17-00134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44246-024-00170-9





Carbon Research 简介

高被引论文 (点击题目阅览)






改性生物炭:合成及其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机制

Modified biochar: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for removal of environmental heavy metals

更好地理解土壤中铁循环对碳的稳定及降解的作用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Fe cycling in soil for carbon stabilization and degradation

功能生物炭的制备及其修复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研究进展 Engineered biochar for environmental decontamination in aquatic and soil systems: a review





















木质素衍生碳材料:当前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Lignin Derived Carbon Material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土壤有机碳影响潜在有毒元素的氧化还原转化过程

Redox-induced Transformation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with Organic Carbon in Soi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