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意写作坊
分享写作技巧,交流写作经验,提供写作练习,给予写作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明天凌晨,改变国运,影响世界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正午阳光招聘! ·  4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体坛周报》、《中国新闻报》招聘! ·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想换掉泽连斯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意写作坊

十三邀 / 徐峥:我们需要渴求知识,但不能被知识束缚

创意写作坊  · 公众号  ·  · 2020-01-14 17:51

正文

本文由公众号单读(ID:dandureading)授权转载。


《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囧”系列电影、《我不是药神》……徐峥在 40 岁左右获得了大众名声,他无疑是当今娱乐时代重要的冲浪者之一。在青年时期,徐峥也曾是个苦闷的文艺青年,对话剧充满了热爱,并在 26 岁就获得了白玉兰奖。许知远称他是一个早成和晚熟的人,而这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宽阔的路。


这一期十三邀,许知远采访徐峥。在许知远看来,徐峥在那个被名声和金钱裹挟的世界里,仍能有很好的驾驭自我和创作的能力,他具备被卷入多个领域的健全的常识。因此,许知远想知道他如何处理自己跟时代、周围人的关系。




徐 峥

许 知 远


十三邀·第四季


演出是一个漫长的高潮

许知远: 是不是站在舞台上,感觉就立刻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徐峥: 对。其实很多观众不知道,对演员来说,站在舞台上看裸的台的时候,感觉是特别美的。我觉得一个戏在装灯的时候——所有钓竿全部降下来,一个一个灯往上装,再调光的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美的。

许知远: 还有什么让你感到特别兴奋的过程?


徐峥: 那个过程会比较长,我不把演出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演出,我觉得演出其实是一系列的活动。 从开始准备排这部戏,活动就已经开始了,这个活动会一直延续到演完以后,包括大家对戏的评论、评价和讨论。 做一部戏,不仅仅演出本身,大家的评论也是有意义的,他们是整部戏的一部分。


许知远: 所以是一个漫长的高潮。


徐峥: 对。


许知远: 我记得你说过戏排得差不多之后会去观察他们买票。


徐峥: 是这样的。 我在演出的时候会很早到剧场,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就会把所有戏全部都过一遍。 之后我就开始在外边溜达。


许知远: 溜达,就为了看大家的感受?


徐峥: 观众会在票房这里聚集,就可以观察到很多人,他们在这里等待,怎么样取说明书,怎么样去买票。 看到他们的状态特别有意思。


许知远: 这对你舞台上的反应会有直接的改变吗?


徐峥: 你看到观众这样的状态,就会想这个演出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 你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好像你得跟他们有一个连接点,我觉得这是所有创作的基础。 你看到他们在议论,在选择,就会想,他花钱买票来看这部戏,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动机,戏里面所传达的核心主题跟他有什么关系。


许知远: 演出完之后呢?


徐峥: 演出完了,我们会去旁边那个酒吧,聊一聊今天演出怎么样,哪些方面不对,对的应该是什么样子。


许知远: 不对的时候会很沮丧吗?


徐峥: 很沮丧。 有一次我演完《艺术》,有一个特别古板的老知识分子说,你们演错了,你们根本就不应该这样子。


许知远: 你会跟他争辩吗?


徐峥: 我觉得所有意见都要听。 其实当你对自己的作品没有很清晰的判断的时候,你听到别人的议论就会很容易被带着走,但你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哪个评判是有用的,哪个是没有用的。



我的理想就是有一个自己的剧团


许知远: 什么样的空间让你最自在?


徐峥: 剧场的空间。 虽然我现在在拍影视,但是我的理想就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剧团,最好家里人都在剧团里面。 但是有自己的剧场的话,还要顾及很多经营方面的问题。 如果不去顾及那些问题,创作和生活完全在一起,其实是一种很舒服的生活状态,也很充实。


许知远: 除了剧团以外,还有没有什么想要实现但很难实现的狂野想法?


徐峥: 我没有什么狂野想法,有一个剧团已经是很好的想法了,演得好不好也不重要。 如果有一个自己的剧团,你的家庭也在这个剧团里面,你一定会找到你很想拍的戏,一定会选择你最想拍的戏,而且它一定是好的。


许知远: 老是在这么一个封闭的小团体里,会不会觉得很厌倦,没有感受呢?


徐峥: 其实不会,因为它的内容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要有新的内容进来。 我希望能够早点离开影视圈,早一点有这个剧团,有自己培养演员的系统,有自己训练的方法,有自己的老师,我们可以把排戏当成日常。


许知远: 真是有意思。 因为你小时候的经验,走来走去都没离开那个邮政编码,它是一个温暖的、封闭的小空间,长大之后你还是觉得要创造类似的氛围。


徐峥: 是的,家乡其实就是自己真正居住的地方,那是真正的家乡的概念,对于我来说这个地方和整条街就是我的家乡。



中国大部分亲子关系是一种被控制的关爱


许知远: 最初有新片的这个想法大概是什么时候?


徐峥: 大概去年四五月的时候,当时就想怎么样再拍一个“囧”。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矛盾的地方,我相信大部分观众对“囧”系列的认知就是爆米花电影。 但是我自己知道,不是。 我只是之前做得不够成熟,才做得有点像“爆米花”。 但是随着我越来越深入,我必须让它脱离爆米花电影的感觉。


许知远: 你说这是炸薯条电影,不是爆米花电影。


徐峥: 因为这几部“囧”系列电影里面,探讨的问题都是我们的生活偏离了轨道,怎么样可以回到这个轨道上面来。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主人公在这个故事里面有没有成长。 我们这次讨论到哪里去“囧”一下,有人提出俄罗斯。 一个编剧就说,有一辆 K3 火车从北京经过乌兰巴托,经过西伯利亚,最后到莫斯科,乘客六天六夜全在火车上,而且在火车上没有办法洗澡。 六天六夜全关在火车这么小的一个空间里,这故事做出来挺“囧”的。 我说如果再极致一点,一个中年人跟自己的妈妈被关在这个火车上六天六夜,那基本上就疯了。 然后我们就开始回顾自己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一种共性,就是中国的原生家庭里大部分的亲子关系是一种被控制的关爱,父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孩子身上,使得孩子承载过重,有很多越线的部分。


许知远: 爱的专制。


徐峥: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里面,会变成我这是为你好。 在爱的前线有很多捆绑、控制,我爱你就是要控制你。 而这种关系会影响到我们成年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姻关系也是这样,由此带来很多矛盾。 所以我们试图通过一部电影,或者说一段旅程,完成一次大家的放手,让彼此舒服一点。 我们希望有这样的一个“囧”途,可以修复跟妈妈的关系。


许知远: 你说这部电影想摆脱“爆米花”,核心在哪里呢? 做到什么就不“爆米花”了?


徐峥: 就是那个喜剧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我让你抽离出来,看到日常生活当中一种现实的关系,你也会觉得很好笑。 它不是通过外在的东西让你笑,那种其实大家已经看得很多了。 现在的观众很难伺候,他每天刷抖音,看成千上万条短视频,那里面充满了奇观,而且是没有原则的奇观。 他抓一条鱼掉到水里面去,你也会觉得很好笑。 但是我怎么样在日常里面建立一种会心的微笑呢? 而且作为一个故事片的任务,你必须得承担人物的成长。 那我在影片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必须有所不同,我做出了一些努力、改善,这些改善让我们获得了一种不同的体验。


许知远: 我很好奇,过去我们做一个影像作品,是为观众创造奇观,因为日常生活的平淡。 你刚才说得特别准确,过去这些年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奇观社会了,这对你做电影时内心的改变是什么呢?


徐峥: 每部电影都在寻找自己的奇观,但是我觉得奇观的概念不一样。 有的是用大量的特效,用视听语言不断造奇观,比如开一枪就让你觉得很刺激、很紧张; 有的电影是造成了一种感觉,我们俩在说话,你就已经非常紧张了。 奇观在每部电影里面的语境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一开始的语境就是建立在现实、真实上面,我们俩在这说话,突然我做一件事情,你就会觉得很刺激; 但是在一个特效大片的语境里面,好像到最后把东西砸得你都晕了,你也没觉得有多奇观。 所以奇观是相对而言的。 我们的电影其实还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的,我们只是把日常生活展示给你看,当把整个故事浓缩在一个火车上,浓缩在六天六夜的时间段里,我觉得已经可以让大家看到很多的奇观了。


《囧妈》剧照


文艺青年的包装是不得志


许知远: 你现在还有文艺青年的苦闷吗?


徐峥: 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有那样的苦闷。 因为所谓的文艺青年,特别容易把自己包装起来。 这种包装其实就是不得志——我这么有才华,但是我不得志。


许知远: 而且根据文艺青年传统,大家应该崇拜不得志的。 成功是一个可疑的事情。


徐峥: 成功是可疑的,成功意味着一种世俗。 但是后来我选择去拍《猪八戒》,就已经脱离那个系统了。


许知远: 这个克服过程对你来说困难吗?


徐峥: 还好,我当时没有犹豫太长时间。 因为在拍《猪八戒》之前,我排了两个比较先锋的实验话剧,当时就受到很多质疑。 别人说你的戏我看不懂,当时我很激动,还跟别人争辩。 但是后来一想,如果这个人看不懂,我怎么去影响他? 如果这是一个无效的传播,就谈不上影响。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有能力去感染他。 我不应该为这一种看不懂而感到生气,就是我没有 get 到你所有的东西。 还有一种看不懂是我好感动,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被感动。 我觉得作品应该达到后者,观众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打动了,他不需要分析出里面的道理来,但是他被击中了,那我也影响到他了。 我后来准备去拍《猪八戒》的时候,问了很多也是文艺青年的好朋友,我问他们觉得我应不应该去。 我发现文艺青年好朋友内心还是很善良的,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歧视成功,而不给你指条路,他们说你应该去。


许知远: 上海文艺青年还是实在。 90 年代时,你心中理想的文艺青年是什么样子的?


徐峥: 首先得没什么钱。


许知远: 贫穷是高贵的标志。


徐峥: 对,贫穷意味着你的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


许知远: 而且还有一种感觉。 我们那一代文艺青年,满脑子是上大学了要读尤金·奥尼尔、易卜生的作品,要关心当年巴黎演什么,纽约演什么。 但其实这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反差,你听鲍勃·迪伦(Bob Dylan)的音乐,但出门是吃生煎包子。 好像我们这代人普遍生活在很大的分离里,去找西方现代派是什么样子,却不关心中国自己发生的事情。


徐峥: 高屋建瓴是我们建立艺术院校基准的一种价值理念,我们希望从最高的样子开始。 但是这和落地创作之间缺少了一个连接。 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可以,而是应该在一个空间内,既让你看到最高端的东西是什么,也得让你知道基础从哪里开始。 后来我了解到,在美国学习电影特别不一样,学生一开始就学做通告表,从最基础的制作环节开始。 我认为这两条路应该一起走,应该走到当中,有一个连接。



没办法吸干知识大海的每一口水


许知远: 你觉得你现在对人的揣摩、感受,哪方面还是欠缺的?


徐峥: 很肤浅,作为导演,不管是文学修养,还是阅读量,都远远不够。 等到进入真正的阅读期了,我发现我根本就做不到,看书看着看着就头晕了,看视频,看图画,我更能接受。 你让我像傅雷要求的那样去看书,我做不到! 我知道那东西是好的,我也知道如果我读了,消化了,肯定有更深的理解。 但是我渐渐不这样去考虑问题,我觉得文化在于你解读和消化的能力。 我消化自己能消化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以一种比较谦逊的态度去更广泛地接触,就够了。


许知远: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这点其实是很重要的?


徐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产先生  ·  明天凌晨,改变国运,影响世界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正午阳光招聘!
4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体坛周报》、《中国新闻报》招聘!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想换掉泽连斯基
3 天前
新身体  ·  想增肌做大肌霸,你得这么做!
8 年前
阿门教你PS  ·  IOS中最值得设计师学习的33个APP图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