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张学友,传来好消息! ·  12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张学友,传来好消息! ·  12 小时前  
苍梧晚报  ·  胡歌,突发新消息! ·  昨天  
苍梧晚报  ·  胡歌,突发新消息!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差点成影帝!章子怡提问杨子《再见爱人》是演的 ...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差点成影帝!章子怡提问杨子《再见爱人》是演的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人民日报:IPv6,如何联通未来中国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7-11-27 06:10

正文

2017 11 26

来源:《人民日报》( 2017 11 27 12 版)

本报记者 王瑨 余建斌

李志轩提示

什么是 IP 地址? IP 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 IP 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简单来说,每一个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需要一个称为“ IP 地址”的编号,用以链接全球在线网络。

以下为正文

原标题: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发布 IPv6 ,如何联通未来中国

2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 )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了推进 IPv6 部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部署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并从互联网应用、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关键前沿技术角度,安排了实施步骤。 根据《计划》,要用 5 10 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 IPv6 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计划》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非常重要和及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IPv6 是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平台,它给中国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说。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的缩写,是由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 IETF 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 IPv4 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协议,对过渡、路由、网管、传输、安全等已有比较成熟的标准。 为什么要推 IPv6 ?网络技术层面 IPv6 有啥优势?将会如何影响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老地址池已近枯竭, IPv6 发展迫在眉睫

作为最早从事 IPv6 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计划》的发布让吴建平非常欣慰: 首先,此次规划非常详尽扎实。从基础网络到应用,从市场到政府都有详细要求与需要达到的指标,容易考核,责任也比较明确。比如到 2018 年末活跃用户达到 2 亿,占比不低于 20% ,国内用户排名前 50 的商业应用网站以及应用全面支持 IPv6 ,到 2020 年用户则达到 5 亿,占比超过 50% 等。其次,在实施上,也明确了各自角色: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在策略上,强调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着力弥补 IPv6 应用短板,以应用拉动需求等。

吴建平认为,此次虽然是 IPv6 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计划,但必将对中国未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步与应用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影响,使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迈上新台阶,成为世界 IPv6 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引擎,为中国未来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奠定重要的基础。

截至 2016 10 月底,亚太、欧洲、拉美、北美等地区 IPv4 地址池已完全耗尽。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我国 7.51 亿互联网用户仅有 3.38 亿 IPv4 地址,人均 0.45 IP 地址。

IPv4 地址为 32 位编码,可产生 40 多亿 IP 地址。 IPv6 IP 地址量为 2 128 次方,其海量规模被形容为让地球上每颗沙粒都有一个 IP 地址。 IPv4 IPv6 的转变,可简单类比为当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原有接线板插孔不够用而需更换的道理。 此外, IPv6 还可避免采用私有 IP 地址给互联网管理带来的不便。如在技术上具有数据加密和完整性,可对网络对象进行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还可开发大规模的实时交互应用等。

全球 IPv6 发展迅猛,国际上已有内容服务商利用 IPv6 给用户提供新服务,谷歌、苹果、脸书等企业纷纷要求合作伙伴必须支持 IPv6 才能允许入网。谷歌的 IPv6 访问流量显示, 2015 年全球 IPv6 流量较 2012 年增长 10 倍。美国政府在 政府 IPv6 应用指南 / 规划路线图 中明确运营商将能提供支持纯 IPv6 的服务,到 2014 年政府内部办公网络全面支持 IPv6 2012 年,欧洲 IP 网络资源协调中心指导大型企业网络和运营商开展部署 IPv6 截至 2016 10 月底,全球 42 个国家 IPv6 部署能力超过 1% 17 个国家超过 10%

迎来升级换代机遇,但网络技术应用还有差距

据吴建平介绍, 2003 年国家就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CNGI ,试图抢占 IPv6 技术带来的发展先机。 2008 年中国就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 IPv6 下一代互联网,并取得了一些领先的技术和应用成果。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年来中国 IPv6 的推广部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逐渐拉大了差距。国际上 IPv4 地址消耗殆尽,许多国家在推动 IPv6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上进展很快,更使我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这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符,更与我国互联网用户和应用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只有迎头赶上,才不会错过这次互联网升级换代、创新发展的绝好历史时机。 吴建平说。

在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星看来,中国的运营商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相观望的情况,运营商认为 IPv6 信息少,信息提供商认为没有足够多的 IPv6 用户。

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我国也存在差距。 我们一直采用私有 IP 地址转换来应对 IPv4 地址不足的问题,从而落入了对私有 IP 地址依赖的陷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说。

国外运营商使用公有 IP 地址,中国由于接入互联网较晚,一般采用 NAT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私有地址转换的方法来扩大公有 IP 地址的使用率。 使用私有 IP 地址问题不少。一是网络效率低,一个端口转换出多个私有 IP 地址,相当于同一单位的人都要在出口把内部证件换成公用证件才能出去;二是安全性差,发生问题无法追溯到经过认证的源地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